潜孔锤用动力头转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270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29
一种潜孔锤用动力头转动装置,中间支撑座具有座体A和一对延伸连接臂A;座体A外部的右侧与基础支架的右端铰接,座体A外部的左侧固接有连接耳板A,基础支架的左端固接有连接座A;连接耳板A和连接座A通过固定连接在滑动销轴连杆上的滑动销轴连接;动力头承载座具有座体B和位于座体B上部的一对延伸连接臂B;一对延伸连接臂B的上部与一对延伸连接臂A的上端前部之间分别铰接;上翻油缸的两端分别与座体A的下部和座体B的前部外侧铰接;侧翻油缸设置在基础支架的下部,侧翻油缸的两端分别与基础支架的右部和座体A的左部铰接;滑动销轴油缸的缸筒固接在基础支架上,其活塞杆端与滑动销轴连杆连接。该装置能提高钻杆拆装过程中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潜孔锤用动力头转动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及桥梁施工设备
具体,具体涉及一种潜孔锤用动力头转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潜孔锤施工中,通过动力头带动钻杆旋转成孔。潜孔锤中相邻的钻杆之间通过销轴进行连接。在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拆装钻杆,同时,其操作过程极为不便,这不仅降低了作业效率,而且给操作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劳动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潜孔锤用动力头转动装置,该装置能提高钻杆拆装过程中的便捷性,能有助于提高作业效率,且能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负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潜孔锤用动力头转动装置,包括基础支架、中间支撑座、动力头承载座、上翻油缸、侧翻油缸和滑动销轴油缸;所述中间支撑座具有座体A和位于座体A前侧的一对延伸连接臂A;中间支撑座设置在基础支架的前侧,座体A外部的右侧与基础支架的右端通过竖向设置的侧翻转轴铰接,座体A外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带有销孔的连接耳板A,基础支架的左端对应连接耳板A地固定连接有带有销孔的连接座A;所述动力头承载座具有座体B和位于座体B上部的一对延伸连接臂B;动力头承载座设置在中间支撑座的前部内侧,一对延伸连接臂B的上部与一对延伸连接臂A的上端前部之间分别通过一对上翻转轴铰接;一对上翻油缸分别设置在中间支撑座的左右两侧,且上翻油缸的一端与座体A的下部外侧铰接,上翻油缸的另一端与座体B的前部外侧铰接;所述侧翻油缸设置在基础支架的下部,侧翻油缸的一端与基础支架的右部铰接,侧翻油缸的另一端与座体A的左部铰接;所述滑动销轴油缸竖直地设置,滑动销轴油缸的缸筒固定连接在基础支架上,滑动销轴油缸的活塞杆端通过连接板与竖向设置的滑动销轴连杆连接以驱动滑动销轴连杆在纵向上的移动,滑动销轴连杆在纵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连接在滑动销轴连杆上的滑动销轴可滑动插装于叠合后的连接座A和连接耳板A上的销孔中。在该技术方案中,动力头承载座可在上翻油缸的作用下绕上翻转轴相对于基础支架向上部旋转,进而可以装配于其中的动力头向上翻转至水平状态,中间支撑座可在侧翻油缸的作用下绕侧翻转轴在水平方向侧向旋转,进而可以使位于水平状态的动力头在水面方向旋转连接位置。该装置能灵活地调整动力头翻转角度和安装位置,能方便钻杆拆装的过程,能助于提高作业效率,且能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负荷。进一步,为了便于提升动力头,所述基础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滑轮支座,滑轮支座中可转动地连接有提升滑轮。进一步,为了提高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座体A的外部右侧在纵向上设置有相间隔的两个连接耳板B,所述基础支架的右端在纵向上设置有与两个连接耳板B相对应的连接座B,相对应的连接耳板B和连接座B之间均通过侧翻转轴连接。进一步,为了提高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连接耳板A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相间隔地设置在座体A外部左侧的上部和下部;连接座A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相间隔地设置在基础支架左端的上部和下部,滑动销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动销轴的下端分别连接在滑动销轴连杆的上端和下端,每个滑动销轴用于连接相对应的连接耳板A和连接座A,滑动销轴连杆在纵向移动过程中可带动两个滑动销轴由下向上地穿插于两个连接座A上的销孔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侧翻油缸,2、上翻油缸,3、滑动销轴连杆,4、滑动销轴油缸,5、滑动销轴,6、提升滑轮,7、动力头承载座,8、中间支撑座,9、基础支架,10、侧翻转轴,11、上翻转轴,12、座体A,13、延伸连接臂A,14、连接耳板A,15、连接座A,16、座体B,17、延伸连接臂B,18、滑轮支座,19、连接耳板B,20、连接座B,21、动力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潜孔锤用动力头转动装置,包括基础支架9、中间支撑座8、动力头承载座7、上翻油缸2、侧翻油缸1和滑动销轴油缸4;所述中间支撑座8具有座体A12和位于座体A12前侧的一对延伸连接臂A13;中间支撑座8设置在基础支架9的前侧,座体A12外部的右侧与基础支架9的右端通过竖向设置的侧翻转轴10铰接,座体A12外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带有销孔的连接耳板A14,基础支架9的左端对应连接耳板A14地固定连接有带有销孔的连接座A15;所述动力头承载座7具有座体B16和位于座体B16上部的一对延伸连接臂B17;动力头承载座7设置在中间支撑座8的前部内侧,一对延伸连接臂B17的上部与一对延伸连接臂A13的上端前部之间分别通过一对上翻转轴11铰接;一对上翻油缸2分别设置在中间支撑座8的左右两侧,且上翻油缸2的一端与座体A12的下部外侧铰接,上翻油缸2的另一端与座体B16的前部外侧铰接;所述侧翻油缸1设置在基础支架9的下部,侧翻油缸1的一端与基础支架9的右部铰接,侧翻油缸1的另一端与座体A12的左部铰接;所述滑动销轴油缸4竖直地设置,滑动销轴油缸4的缸筒固定连接在基础支架9上,滑动销轴油缸4的活塞杆端通过连接板与竖向设置的滑动销轴连杆3连接以驱动滑动销轴连杆3在纵向上的移动,滑动销轴连杆3在纵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连接在滑动销轴连杆3上的滑动销轴5可滑动插装于叠合后的连接座A15和连接耳板A14上的销孔中。所述基础支架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滑轮支座18,滑轮支座18中可转动地连接有提升滑轮6。为了提高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座体A12的外部右侧在纵向上设置有相间隔的两个连接耳板B19,所述基础支架9的右端在纵向上设置有与两个连接耳板B19相对应的连接座B20,相对应的连接耳板B19和连接座B20之间均通过侧翻转轴10连接。为了提高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连接耳板A14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相间隔地设置在座体A12外部左侧的上部和下部;连接座A15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相间隔地设置在基础支架9左端的上部和下部,滑动销轴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动销轴5的下端分别连接在滑动销轴连杆3的上端和下端,每个滑动销轴5用于连接相对应的连接耳板A14和连接座A15,滑动销轴连杆3在纵向移动过程中可带动两个滑动销轴5由下向上地穿插于两个连接座A15上的销孔中。作为一种优选,滑动销轴连杆3的上部横向折弯后再向上延伸,并且其上端固连接有位于上侧的连接座A15的下方的连接座C,一个滑动销轴5的下端通过螺栓与接座C固定连接,滑动销轴连杆3的下端固定有位于下侧的连接座A15的下方的连接座D,另一个滑动销轴5的下端通过螺栓与连接座D固定连接。使用时,将动力头21固定装配在动力头承载座7中,通过上翻油缸2的作用下驱动动力头承载座7绕上翻转轴11相对于基础支架9向上部旋转,进而可以装配于其中的动力头21向上翻转至水平状态,通过侧翻油缸1的作用下可以使中间支撑座8绕侧翻转轴10在水平方向侧向旋转,进而可以使位于水平状态的动力头21在水面方向旋转连接位置,这样,在连接时,不需要将钻杆完全提起来即可以与动力头21进行连接。在拆除过程中,可以通过提升滑轮6将基础支架9提起,并通过上翻油缸2和侧翻油缸1的配合实现动力头21位置的灵活调整,以便于将钻杆从动力头上拆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潜孔锤用动力头转动装置,包括基础支架(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支撑座(8)、动力头承载座(7)、上翻油缸(2)、侧翻油缸(1)和滑动销轴油缸(4);所述中间支撑座(8)具有座体A(12)和位于座体A(12)前侧的一对延伸连接臂A(13);中间支撑座(8)设置在基础支架(9)的前侧,座体A(12)外部的右侧与基础支架(9)的右端通过竖向设置的侧翻转轴(10)铰接,座体A(12)外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带有销孔的连接耳板A(14),基础支架(9)的左端对应连接耳板A(14)地固定连接有带有销孔的连接座A(15);所述动力头承载座(7)具有座体B(16)和位于座体B(16)上部的一对延伸连接臂B(17);动力头承载座(7)设置在中间支撑座(8)的前部内侧,一对延伸连接臂B(17)的上部与一对延伸连接臂A(13)的上端前部之间分别通过一对上翻转轴(11)铰接;一对上翻油缸(2)分别设置在中间支撑座(8)的左右两侧,且上翻油缸(2)的一端与座体A(12)的下部外侧铰接,上翻油缸(2)的另一端与座体B(16)的前部外侧铰接;所述侧翻油缸(1)设置在基础支架(9)的下部,侧翻油缸(1)的一端与基础支架(9)的右部铰接,侧翻油缸(1)的另一端与座体A(12)的左部铰接;所述滑动销轴油缸(4)竖直地设置,滑动销轴油缸(4)的缸筒固定连接在基础支架(9)上,滑动销轴油缸(4)的活塞杆端通过连接板与竖向设置的滑动销轴连杆(3)连接以驱动滑动销轴连杆(3)在纵向上的移动,滑动销轴连杆(3)在纵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连接在滑动销轴连杆(3)上的滑动销轴(5)可滑动插装于叠合后的连接座A(15)和连接耳板A(14)上的销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孔锤用动力头转动装置,包括基础支架(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支撑座(8)、动力头承载座(7)、上翻油缸(2)、侧翻油缸(1)和滑动销轴油缸(4);所述中间支撑座(8)具有座体A(12)和位于座体A(12)前侧的一对延伸连接臂A(13);中间支撑座(8)设置在基础支架(9)的前侧,座体A(12)外部的右侧与基础支架(9)的右端通过竖向设置的侧翻转轴(10)铰接,座体A(12)外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带有销孔的连接耳板A(14),基础支架(9)的左端对应连接耳板A(14)地固定连接有带有销孔的连接座A(15);所述动力头承载座(7)具有座体B(16)和位于座体B(16)上部的一对延伸连接臂B(17);动力头承载座(7)设置在中间支撑座(8)的前部内侧,一对延伸连接臂B(17)的上部与一对延伸连接臂A(13)的上端前部之间分别通过一对上翻转轴(11)铰接;一对上翻油缸(2)分别设置在中间支撑座(8)的左右两侧,且上翻油缸(2)的一端与座体A(12)的下部外侧铰接,上翻油缸(2)的另一端与座体B(16)的前部外侧铰接;所述侧翻油缸(1)设置在基础支架(9)的下部,侧翻油缸(1)的一端与基础支架(9)的右部铰接,侧翻油缸(1)的另一端与座体A(12)的左部铰接;所述滑动销轴油缸(4)竖直地设置,滑动销轴油缸(4)的缸筒固定连接在基础支架(9)上,滑动销轴油缸(4)的活塞杆端通过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昆仑任城钰李小敏贺广迎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雷曼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