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排水立管连接件和单立管同层排水管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69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排水立管连接件和单立管同层排水管件,其中上排水立管连接件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上端用于与上排水立管连接,所述连接筒的下端能够插设在单立管同层排水管件的导流筒中,所述连接筒插设在所述导流筒中的部分为旋流加强段,所述旋流加强段的内壁设有螺旋形的第一筋条。在使用的过程中,当上排水立管中的污水进入所述连接筒后,在所述旋流加强段中的第一筋条的导流作用下,污水的旋流状态增强,形成中空,从而使得气体能够较流畅的排出,减少噪音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排水立管连接件和单立管同层排水管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给排水
,特别是涉及一种上排水立管连接件和单立管同层排水管件。
技术介绍
在建筑给排水
,常采用单立管排水系统作为污水排出系统的重要管件。而单立管同层排水管件主要用于排水立管和横支管的连接,从横支管中排出的污水在单立管同层排水管件中发生旋流,形成中空,使得气流能够从各个排水立管和单立管同层排水管件中排出,避免室内出现异味,增大下泻水流量。但是一般的单立管同层排水管件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气流无法流畅排出,噪音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气流无法流畅排出,噪音大的问题,提供一种上排水立管连接件和单立管同层排水管件。一种上排水立管连接件,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上端用于与上排水立管连接,所述连接筒的下端能够插设在单立管同层排水管件的导流筒中,所述连接筒插设在所述导流筒中的部分为旋流加强段,所述旋流加强段的内壁设有螺旋形的第一筋条。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上排水立管连接件,在使用的过程中,当上排水立管中的污水进入所述连接筒后,在所述旋流加强段中的第一筋条的导流作用下,污水的旋流状态增强,形成中空,从而使得气体能够较流畅的排出,减少噪音的产生。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流加强段的长度大于所述导流筒中横支管入水口的最低点与导流筒上端的距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筒的外壁设有连接限位件,所述连接限位件能够与所述导流筒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限位件为设置在所述连接筒外壁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外缘部向下倾斜,所述限位环能够盖设在所述导流筒的顶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筋条的高度为3cm~6cm。一种单立管同层排水管件,包括导流筒和上述上排水立管连接件,所述旋流加强段从所述导流筒的顶端插设在所述导流筒中,所述导流筒上设有用于与横支管连接的第一横支管接头和第二横支管接头,所述第一横支管接头和第二横支管接头均与所述导流筒连通,所述第一横支管接头沿所述导流筒盘旋设置,所述第一横支管接头的盘旋方向与所述第一筋条的螺旋方向匹配。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单立管同层排水管件,从上排水立管排出的污水在所述连接筒的导向作用下,经过所述第一筋条的引导作用下,旋流状态增强,使得气流能够较流畅的从旋流形成的中空部分排出,进而减少噪音。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支管接头对应的横支管入水口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一端与所述导流筒内壁连接,所述导流板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横支管接头的螺旋方向延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立管同层排水管件,还包括积水排除器和积水排除器安装套,所述积水排除器安装套套设在所述导流筒上,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导流筒转动,所述积水排除器安装套位于所述第一横支管接头和所述第二横支管接头的下方,所述积水排除器的出水端通过积水排除器安装套的排水孔插设在所述导流筒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积水排除器安装套的排水孔设有安装筒,所述积水排除器的出水端插设在所述安装筒中,所述安装筒通过所述排水孔插设在所述导流筒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立管同层排水管件还包括旋流筒,所述旋流筒的上端与所述导流筒的底端连通,所述旋流筒的下端能够与下排水立管连通,所述旋流筒中设有螺旋形的第二筋条,所述第二筋条的螺旋方向与所述第一横支管接头的螺旋方向一致。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上排水立管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述上排水立管连接件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所述单立管同层排水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3中所述单立管同层排水管件的剖视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设有第一横支管接头和第二横支管接头的导流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中旋流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单立管同层排水管件,11、上排水立管连接件,111、连接筒,1111、旋流加强段,1112、第一筋条,113、连接限位件,12、导流筒,121、第一横支管接头,122、第二横支管接头,123、横支管入水口,13、导流板,14、积水排除器,15、积水排除器安装套,16、安装筒,17、旋流筒,171、第二筋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上排水立管连接件11,包括连接筒111,所述连接筒111的上端用于与上排水立管连接,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连接筒111的下端能够插设在单立管同层排水管件10的导流筒12中,所述连接筒111插设在所述导流筒12中的部分为旋流加强段1111,所述旋流加强段1111的内壁设有螺旋形的第一筋条1112。本文中上排水立管是用于将上层的污水导通到所述连接筒中的管件,下排水立管是用于将本层的单立管同层排水管件中的污水导通到下层的管件。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上排水立管连接件11,在使用的过程中,当上排水立管中的污水进入所述连接筒111后,在所述旋流加强段1111中的第一筋条1112的导流作用下,污水的旋流状态增强,形成中空,从而使得气体能够较流畅的排出,减少噪音的产生。而且,当上述上排水立管连接件11装配到单立管同层排水管件10中后,在使用的过程中,上层的污水从上排水立管排出,进入上排水立管连接件11,当污水达到旋流加强段1111时,在所述第一筋条1112的导流作用下旋流状态增强,而从连接在连接筒111上的第一横支管接头121和第二横支管接头122流入的污水也呈旋流状态,而第一筋条1112的螺旋方向与所述第一横支管接头121的螺旋方向匹配,从而使得上层污水与本层污水混合时,旋流方向大致相同,进而减少混合时的水流撞击,进一步降低噪音。同时也使得混合后,旋流形成的中空部分能够方便气流向上排出。而且从旋流加强段111流出的污水即将与第一横支撑接头121和第二横支管接头122流入的污水混合,从而在所述旋流加强段111中设置所述第一筋条能够有效的提升即将混合的污水的旋流状态,保障污水混合时撞击较少。而具体地,为使得所述第一筋条1112能够达到导流效果,同时考虑到成本问题,将所述第一筋条1112的高度设置为3cm~6cm。优选的,所述第一筋条1112的高度为3.2cm,既能够达到较好的导流效果,也为中间气流的流通提供空间。若所述第一筋条1112的高度过低,则所述第一筋条1112对流过的污水无法起到导流的作用,无法形成旋流;若所述第一筋条1112的高度过大,则一方面第一筋条将影响连接筒中的空间大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制造成本。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旋流加强段1111的长度大于所述导流筒12中横支管入水口123的最低点与导流筒12上端的距离。即如图4所示,当所述上排水立管连接件11安装到导流筒12中后,所述连接筒111伸入到导流筒12中的端部超过所述横支管入水口123,从而进一步减少本层排出的污水冲击上层污水,降低噪音,并且避免本层污水流入连接筒111中时破坏上层污水的旋流状态。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连接筒111的外壁设有连接限位件113,所述连接限位件113能够与所述导流筒12连接。当连接筒111插设到导流筒12中后,在所述连接限位件113的作用下将所述连接筒111限位固定在所述导流筒12上。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限位件113为设置在所述连接筒111外壁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外缘部向下倾斜,所述限位环能够盖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排水立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上端用于与上排水立管连接,所述连接筒的下端能够插设在单立管同层排水管件的导流筒中,所述连接筒插设在所述导流筒中的部分为旋流加强段,所述旋流加强段的内壁设有螺旋形的第一筋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排水立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上端用于与上排水立管连接,所述连接筒的下端能够插设在单立管同层排水管件的导流筒中,所述连接筒插设在所述导流筒中的部分为旋流加强段,所述旋流加强段的内壁设有螺旋形的第一筋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排水立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加强段的长度大于所述导流筒中横支管入水口的最低点与导流筒上端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排水立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的外壁设有连接限位件,所述连接限位件能够与所述导流筒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排水立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限位件为设置在所述连接筒外壁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外缘部向下倾斜,所述限位环能够盖设在所述导流筒的顶端。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水立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条的高度为3cm~6cm。6.一种单立管同层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筒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上排水立管连接件,所述旋流加强段从所述导流筒的顶端插设在所述导流筒中,所述导流筒上设有用于与横支管连接的第一横支管接头和第二横支管接头,所述第一横支管接头和第二横支管接头均与所述导流筒连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相帅欧伟基林细勇何旺枝曹勇周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日丰企业佛山有限公司日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日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