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联络通道的土体转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2592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联络通道的土体转运方法,采用皮带输送机进行,所述皮带输送机包括:第一皮带输送机;所述隧道联络通道的土体转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开挖隧道联络通道的上台阶;将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置于隧道联络通道已形成的上台阶上;将上台阶的土体置于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上;启动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输送新开挖的上台阶的土体至隧道联络通道开口外。施工人员将开挖上台阶产生的土体放置在第一皮带输送机上,通过运转第一皮带输送机,将土体输送到隧道联络通道开口外。伴随隧道联络通道上台阶的开挖,其产生的土体直接被运输到隧道联络通道开口外,土体不会滞留在隧道联络通道内,且转运速度高,提高了隧道联络通道的开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联络通道的土体转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开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隧道联络通道的土体转运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盾构施工逐渐成为城市地铁修建的主要工法。为了满足区间紧急疏散及集排水的要求,区间左右线间设置隧道联络通道,部分隧道联络通道内部设置泵房。盾构隧道联络通道设置在两条隧道中间,施工完成后成为两个隧道之间的一条通道,起连通、排水及防火等作用。若一条隧道整体出现问题,行人可通过连接通道转移到另外一条隧道,行人的安全系数也将大大增加,因此有“逃生通道”之称。也方便在一条隧道出现问题的时候,救援人员可以从另外一条隧道到达联络通道,然后再通过隧道联络通道进入需要救援的地方(发生事故的隧道),达到快速救援的目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施工工法为矿山法。矿山法施工过程中,为保证盾构成型隧道安全需要利用台车对管片开口处附近的管片进行支撑。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隧道联络通道的基本在盾构隧道施工完成后才开始施工,土体采用电动三轮车在隧道内部向外部转运。在工期较紧时,也存在盾构隧道与联络通道同时开挖的情况,隧道联络通道内部的土体需要人工转运到隧道联络通道开口外,转运速率低,严重影响了隧道联络通道的开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联络通道的土体转运方法,将联络通道内开挖的土体置于第一皮带输送机上,通过运转第一皮带输送机,就可将土体输送到隧道联络通道开口外,能够提高隧道联络通道的开挖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联络通道的土体转运方法,采用皮带输送机进行,所述皮带输送机包括:第一皮带输送机;所述隧道联络通道的土体转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开挖隧道联络通道的上台阶;将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置于隧道联络通道已形成的上台阶上;将上台阶的土体置于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上;启动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输送新开挖的上台阶(的土体至隧道联络通道开口外。优选地,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包括:输送带、第一滚筒、第二滚筒、传动装置、能移动的框架;所述框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滚筒转动的设于所述框架第一端,所述第二滚筒转动的设于所述框架第二端;所述传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滚筒转动,和/或,所述传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滚筒转动;所述输送带张紧地设于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周向外壁的相背两侧,且所述输送带环绕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转动。优选地,还包括:随着隧道联络通道开挖深度的增加,增加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的数量,设置多个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多个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依次衔接,且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的放置高度沿土体运输移动方向依次降低;输送土体自上方的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的第二滚筒端落到下方的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的第一滚筒端,或,输送土体自上方的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的第一滚筒端落到下方的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的第二滚筒端。优选地,相邻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的框架之间设有倾斜连接板。优选地,所述皮带输送机还包括:第二皮带输送机;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相同;所述隧道联络通道的土体转运方法还包括:开挖隧道联络通道的下台阶;将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置于隧道联络通道底板上;将下台阶的土体置于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上;启动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输送新开挖的下台阶的土体至隧道联络通道开口外。优选地,还包括:开挖隧道联络通道的上台阶且未贯通到第二隧道内时,开挖隧道联络通道的下台阶;将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输送的上台阶的土体转输送至下台阶的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上;输送上台阶的土体至隧道联络通道开口外。优选地,所述皮带输送机还包括:第三皮带输送机;所述第三皮带输送机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相同;所述隧道联络通道的土体转运方法还包括:设置所述第三皮带输送机在隧道联络通道开口所在的第一隧道内,所述第三皮带输送机位于隧道联络通道开口处支撑隧道管片的台车上,输送已输送至隧道联络通道开口外的土体到远离隧道联络通道开口的另一侧。优选地,还包括:通过土斗提升已输送至隧道联络通道开口外的土体到所述第三皮带输送机上。优选地,所述框架的长度为3米至8米。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设于输送带承重面的上方。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城市地铁)建设中,采用盾构施工法来修建城市地铁所在的隧道,一条城市地铁线路具有上行和下行轨道,两条轨道设在相邻的两条隧道(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内,为满足隧道区间内紧急疏散和集排水的要求,在第一隧道和第二隧道之间设置隧道联络通道。隧道联络通道开挖后,需要将隧道联络通道产生的土体运输到隧道联络通道开口外。当采用正台阶法开挖时,首先开挖隧道联络通道的上台阶,将第一皮带输送机置于隧道联络通道已形成的上台阶上,施工人员将开挖上台阶产生的土体放置在第一皮带输送机上,启动运转第一皮带输送机,第一皮带输送机运转,就可将土体输送到隧道联络通道开口外。伴随隧道联络通道上台阶的开挖,其产生的土体直接被运输到隧道联络通道开口外,土体不会被滞留在隧道联络通道内,避免在隧道联络通道开挖完毕后将土体向外转运,与正第一隧道的施工争抢运输设备,互相影响施工效率,且转运速度高,提高了隧道联络通道的开挖效率,同时优化了隧道联络通道施工工序,使得第一隧道和的施工可与隧道联络通道的施工同时进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隧道联络通道开挖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隧道联络通道上台阶土体开挖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设置多个皮带输送机的开挖的示意图;图4是皮带输送机的轴测图;图5是皮带输送机的主视图;图6是皮带输送机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表示为:1、输送带;2、第一滚筒;3、传动装置;4、框架;5、第二滚筒;10、倾斜连接板;20、托辊;100、隧道联络通道;110、上台阶;120、下台阶;130、隧道联络通道开口;140、第一隧道;150、第二隧道;160、支撑隧道管片的台车;1610、平台;1620、H型龙门架;1621、第一横梁;170、地层;210、第一皮带输送机;230、第三皮带输送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联络通道的土体转运方法,采用皮带输送机进行,所述皮带输送机包括:第一皮带输送机210;所述隧道联络通道的土体转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开挖隧道联络通道100的上台阶110;将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210置于隧道联络通道100已形成的上台阶110上;将上台阶110的土体置于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210上;启动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210,输送新开挖的上台阶110的土体至隧道联络通道开口130外。可理解地,在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城市地铁建设中,采用盾构施工法来修建城市地铁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联络通道的土体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皮带输送机进行,所述皮带输送机包括:第一皮带输送机(210);所述隧道联络通道的土体转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开挖隧道联络通道(100)的上台阶(110);将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210)置于隧道联络通道(100)已形成的上台阶(110)上;将上台阶(110)的土体置于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210)上;启动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210),输送新开挖的上台阶(110)的土体至隧道联络通道开口(130)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联络通道的土体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皮带输送机进行,所述皮带输送机包括:第一皮带输送机(210);所述隧道联络通道的土体转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开挖隧道联络通道(100)的上台阶(110);将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210)置于隧道联络通道(100)已形成的上台阶(110)上;将上台阶(110)的土体置于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210)上;启动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210),输送新开挖的上台阶(110)的土体至隧道联络通道开口(130)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体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210)包括:输送带(1)、第一滚筒(2)、第二滚筒(5)、传动装置(3)、能移动的框架(4);所述框架(4)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滚筒(2)转动的设于所述框架(4)第一端,所述第二滚筒(5)转动的设于所述框架(4)第二端;所述传动装置(3)驱动所述第一滚筒(2)转动,和/或,所述传动装置(3)驱动所述第二滚筒(5)转动;所述输送带(1)张紧地设于所述第一滚筒(2)和所述第二滚筒(5)周向外壁的相背两侧,且所述输送带(1)环绕所述第一滚筒(2)和所述第二滚筒(5)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体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随着隧道联络通道(100)开挖深度的增加,增加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210)的数量,设置多个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210),多个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210)依次衔接,且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210)的放置高度沿土体运输移动方向依次降低;输送土体自上方的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210)的第二滚筒(5)端落到下方的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210)的第一滚筒(2)端,或,输送土体自上方的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210)的第一滚筒(2)端落到下方的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210)的第二滚筒(5)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体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2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汐高洪吉任雪峰孙伟杨志勇孙正阳刘宏涛贾庆箭刘永旗杨爱超杨福永张昊朱厚喜许景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