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复利用的注浆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573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的机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复利用的注浆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可拆卸阀门、第一连接杆件、螺旋杆、套管、第一垫片、第一止浆橡胶套管、第二垫片、第二止浆橡胶套管、第三垫片、第二连接杆件、缓压杆件,并在外侧套有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注浆管在注浆管采用螺旋杆旋转套管变形,与导管形成密封结构,操作简单,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复利用的注浆管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的机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重复利用的注浆管。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过程中,在一些需要加固的地段一般都会采用注浆管将浆液灌输到相应的地段进行加固。目前,大部分注浆施工采用铁丝与注浆管捆绑和注浆管与止浆阀连接的方式进行注浆作业。采用铁丝困扎往往因操作繁琐,在施工中监控不到位工人往往会偷工减料;止浆阀注浆,需要单独加工注浆管丝口或者焊接接口,工作量大,往往难以满足现场注浆作业施工,浪费材料、增加注浆作业循环时间,2种注浆方法已然不能满足施工需求。随着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现场标准化作业标准的提升,急需寻求更好注浆作业工艺,完善注浆工艺,从而节约循环作业时间,提质增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230713.7的专利公布了一种注浆管,包括注浆管体和锁定装置,所述注浆管体上分布有开孔,所述锁定装置包括锁定管体和设置在所述锁定管体外周上的锁定臂,所述锁定管体与所述注浆管体连接并且连通,所述锁定臂向外伸张而与所述锁定管体之间呈锐角,并且所述锁定臂的伸张端迎向所述注浆管的进浆方向。该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注浆管使用方便,在注浆过程中不易脱落,能够广泛应用于多个工程领域。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009527.6的专利公布了一种注浆管,属于建筑施工的
,包括依次连接的锥形堵头、连接杆、注浆管体;连接杆一端与锥形堵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从注浆管体的管口延伸进入注浆管体内,且位于注浆管体内的连接杆末端上固定设置有卡盘,卡盘活动卡置在管口内,卡盘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一,且各通孔一均与管口连通;注浆管体的管壁上开设有数个通孔二。该专利技术注浆管,可解决注浆速度慢、浆液扩散不均匀的问题,同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是,这两个专利专利技术不能有效实现注浆管的重复利用,在实现高适应性的基础上,简化结构,节约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重复利用的注浆管,有效实现注浆管的重复利用。所述重复利用的注浆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可拆卸阀门、第一连接杆件、螺旋杆、套管、第一垫片、第一止浆橡胶套管、第二垫片、第二止浆橡胶套管、第三垫片、第二连接杆件、缓压杆件,并在外侧套有导管;导管内侧设有止转销,与缓压杆件外侧契合;导管顶端设有注浆孔;其中,第二连接杆件贯穿地设置在第三垫片、第二止浆橡胶套管、第二垫片、第一止浆橡胶套管、第一垫片、套管的内部;进一步地,可拆卸阀门采用不锈钢钢管加工,中间设置把手,两端设置的内螺纹丝扣。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杆件采用不锈钢钢管加工,一端设置内螺纹丝扣、另一端设置外螺纹丝扣。进一步地,螺旋杆包括:2根圆钢、1个螺母,2根圆钢分别焊接在螺母两侧呈“一”字型;进一步地,第一止浆橡胶套管、第二止浆橡胶套管采用可变形的软橡胶加工制成。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杆件采用不锈钢钢管加工,第二连接杆件连接第三垫片一端的长度为200mm,内径为15mm,第二连接杆件连接缓压杆件一端的长度为50mm,内径为20mm;进一步地,缓压杆件采用不锈钢钢管加工,与第二连接杆件连接的端头丝扣长2.5mm;进一步地,导管采用不锈钢钢管加工,其一端为尖锥形、另一端为带钢筋加筋箍,管壁上每隔10-20cm设有梅花形注浆孔,注浆孔直径为6-8mm,尾部500mm不钻孔;进一步地,在套管上设有一层防滑涂料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适用性能强,加工简单、安装方便,可重复利用。2.本技术所述注浆管的止浆橡胶套管、套管、螺旋杆之间的连接设置垫片,垫片的设置防止止浆橡胶套管受力破损。3.本技术所述注浆管在注浆管末端设置缓压杆件,缓解注浆压力太大造成止浆橡胶套管的破损。4.本技术所述注浆管在注浆管采用螺旋杆旋转套管变形,与导管形成密封结构,操作简单,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重复利用的注浆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重复利用的注浆管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1-可拆卸阀门、2-第一连接杆件、3-螺旋杆、4-套管、5-第一垫片、6-第一止浆橡胶套管、7-第二垫片、8-第二止浆橡胶套管、9-第三垫片、10-第二连接杆件、11-缓压杆件、12-导管、121-注浆孔、13-掌子面、14-钻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所述重复利用的注浆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可拆卸阀门1、第一连接杆件2、螺旋杆3、套管4、第一垫片5、第一止浆橡胶套管6、第二垫片7、第二止浆橡胶套管8、第三垫片9、第二连接杆件10、缓压杆件11,并在外侧套有导管12;导管12内侧设有止转销(图中未示出),与缓压杆件11外侧契合;导管12顶端设有注浆孔121;其中,第二连接杆件10贯穿地设置在第三垫片9、第二止浆橡胶套管8、第二垫片7、第一止浆橡胶套管6、第一垫片5、套管4内侧。进一步地,可拆卸阀门1采用壁厚5mm的Φ40mm不锈钢钢管加工,中间设置把手,两端设置20mm长的内螺纹丝扣。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杆件2采用长45mm、Φ35mm的不锈钢钢管加工,一端设置20mm内螺纹丝扣、另一端设置30mm外螺纹丝扣。进一步地,螺旋杆3包括:2根100mm长的Φ8mm圆钢、1个内径20mm的螺母,2根100mm长的Φ8mm圆钢分别焊接在内径20mm的螺母两侧,呈“一”字型;进一步地,套管4采用壁厚3mm的Φ25mm不锈钢钢管加工,长度为80mm。进一步地,第一垫片5、第二垫片7、第三垫片9的内径为20mm,厚度为2-2.5mm。进一步地,第一止浆橡胶套管6、第二止浆橡胶套管8采用长35mm、外径32mm的可变形的软橡胶加工成壁厚6mm,内径20mm。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杆件10采用壁厚5mm、长250mm的不锈钢钢管加工,第二连接杆件10连接第三垫片9一端的长度为200mm,内径为15mm,第二连接杆件10连接缓压杆件11一端的长度为50mm,内径为20mm;进一步地,缓压杆件11采用长200mm、Φ15mm的不锈钢钢管加工,与第二连接杆件10连接的端头丝扣长2.5mm;进一步地,导管采用壁厚3.5mm、的不锈钢钢管加工,其一端为尖锥形、另一端为带钢筋加筋箍,管壁上每隔10-20cm设有梅花形注浆孔121,注浆孔121直径为6-8mm,尾部500mm不钻孔;进一步地,在套管4上设有一层防滑涂料层。本技术所述重复利用的注浆管的使用方法是:在一处注浆操作开始前,将导管12打入围岩,将所述重复利用的注浆管插入导管12中进行注浆操作;注浆操作完成后,通过扭转螺旋杆3挤压套管4,使第一止浆橡胶套管6、第二止浆橡胶套管8膨胀变形后与厚3.5mm的导管12内壁贴合,阻止浆液流出,同时关闭可拆卸阀门1;浆液凝固后,通过扭转螺旋杆3泄力,使第一止浆橡胶套管6、第二止浆橡胶套管8恢复原状,拔出所述重复利用的注浆管,再进行下一处作业孔注浆;本技术注浆管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技术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复利用的注浆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可拆卸阀门、第一连接杆件、螺旋杆、套管、第一垫片、第一止浆橡胶套管、第二垫片、第二止浆橡胶套管、第三垫片、第二连接杆件、缓压杆件,并在外侧套有导管;导管内侧设有止转销,与缓压杆件外侧契合;导管顶端设有注浆孔;其中,第二连接杆件贯穿地设置在第三垫片、第二止浆橡胶套管、第二垫片、第一止浆橡胶套管、第一垫片、套管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复利用的注浆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可拆卸阀门、第一连接杆件、螺旋杆、套管、第一垫片、第一止浆橡胶套管、第二垫片、第二止浆橡胶套管、第三垫片、第二连接杆件、缓压杆件,并在外侧套有导管;导管内侧设有止转销,与缓压杆件外侧契合;导管顶端设有注浆孔;其中,第二连接杆件贯穿地设置在第三垫片、第二止浆橡胶套管、第二垫片、第一止浆橡胶套管、第一垫片、套管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复利用的注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阀门中间设置把手,两端设置内螺纹丝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复利用的注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件一端设置内螺纹丝扣、另一端设置外螺纹丝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复利用的注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杆包括:2根圆钢、1个螺母,2根圆钢分别焊接在螺母两侧,呈“一”字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霸梁文雨王能学王尚书陈文超王超鹏寇建任中江宋新宇何彦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