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城市综合管廊的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458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9:54
一种现浇城市综合管廊的施工工艺,在管廊基坑外将整体内模板和整体外模板拼装成型,拼装时,相邻整体内模板和相对的整体内模板之间通过旋转伸缩杆连接支撑,管廊基坑内的底板和墙钢筋绑扎完成后,在底板内预埋混凝土垫块,将整体内模板吊装到管廊基坑内,使得整体内模板通过混凝土垫块支撑在管廊基坑的底板上,然后进行顶板钢筋绑扎,在顶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将整体外模板吊装到位,相对设置的所述整体外模板通过对拉钢筋连接加固,然后在模具内浇筑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木模板施工速度慢、防水效果差的难题,提高工作效率,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达到了缩减施工工期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浇城市综合管廊的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现浇城市综合管廊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城市综合管廊项目在国内作为一个发展初期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在经过多个发展瓶颈之后,在国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已然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综合管廊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包括电力、电信、供水、煤气、交通信号、闭路电视等公共设施管线,并拥有完备的排水,照明、通讯、监控等设施功能的地下箱涵隧道。综合管廊一般截面尺寸在一定长度范围内保持相对固定。常规的现浇综合管廊结构施工采用木模板及满堂支架进行分段搭设及拆除,循环施工逐段推进或跳段推进,模板体系反复搭设及拆除,每段施工周期性较长,耗费人工及周转材料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整体摊销成本低、自防水性能好、施工速度快的现浇城市综合管廊的施工工艺,适用于防水要求高的单层多仓的地下综合管廊。一种现浇城市综合管廊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在管廊基坑外将整体内模板和整体外模板拼装成型,拼装时,相邻整体内模板和相对的整体内模板之间通过旋转伸缩杆连接支撑,b、管廊基坑内的底板和墙钢筋绑扎完成后,在底板内预埋混凝土垫块,将整体内模板吊装到管廊基坑内,使得整体内模板通过混凝土垫块支撑在管廊基坑的底板上,然后进行顶板钢筋绑扎,在顶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将整体外模板吊装到位,相对设置的所述整体外模板通过对拉钢筋连接加固,然后在模具内浇筑混凝土,c、管廊浇筑成型后,拆除整体内模板和整体外模板,拆除完成后,将整体内模板整体移至下一节管廊处拼装,整体外模板吊装至下一节管廊处安装,依次循环。进一步的,相邻整体内模板和相对整体内模板通过旋转旋转伸缩杆紧固,拆除时通过旋转旋转伸缩杆拆除。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垫块为带止水环的混凝土垫块。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垫块的混凝土标号比结构混凝土标号高一个等级。进一步的,所述对拉钢筋在整体外模板的上侧和下侧个设置一组。进一步的,所述整体外模板的面向管廊基坑一侧设有用于将整体外模板支撑在管廊基坑壁上的多组钢管。进一步的,所述钢管分别设置在整体外模板1.2m和2.0m的高度位置。本专利技术整体摊销成本低、结构的自防水性能好、施工速度快的优点,具体优点分析如下:1、本专利技术可整体吊装就位、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节省了分次浇筑装模及等强度拆模的时间,能更好的保证混凝土的防水质量。2、本专利技术采用旋转伸缩杆支撑,旋转伸缩杆采用正反丝,旋转旋转伸缩杆即可同时完成设置在旋转伸缩杆两端整体内模板的紧固和放松,使得拆装快捷、操作方便,节省了拆装支架的时间,加快了施工进度。3、本专利技术浇筑的混凝土结构整体性好,无需设置对拉螺杆和水平施工缝,降低了施工成本。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克服了木模板施工速度慢、防水效果差的难题,提高工作效率,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达到了缩减施工工期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整体内模板;2、整体外模板;3、混凝土垫块;4、旋转伸缩杆;5、对拉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具体施工步骤如下:(1)整体内模板1、整体外模板2均在基坑外拼装成型,管廊底板和墙钢筋绑扎完成后,整体内模板1整体吊装到位,顶板钢筋绑扎完成后,整体外模板2吊装到位。(2)整体内模板1的旋转伸缩杆4两端为正反丝,旋转撑杆即可同时完成两端的紧固。(3)整体外模板2安装完成后在其上下各设置一道Φ28的对拉钢筋5进行加固,对拉锚固在整体外模板2的外骨架上,并且在整体外模板2的1.2m、2.0m高度位置设两道钢管顶托外支撑于基坑壁上。(4)吊装前,在底板内预埋混凝土垫块3。(5)整个体系的一次浇筑成型,为避免底板混凝土反涌,底板混凝土需加入早强剂,缩短凝结时间,待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90%以上时,模板体系才可进行拆除。(6)模板体系拆除时,拧松旋转伸缩杆4即可松脱整体内模板1,整体外模板2拆除时只需拆卸上下两道对拉钢筋5即可,拆除模板完成后,将整体内模板1移动至下一节管廊处拼装,整体外模板2吊装至下一节管廊处加固,继而进行下一节管廊的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浇城市综合管廊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在管廊基坑外将整体内模板和整体外模板拼装成型,拼装时,相邻整体内模板和相对的整体内模板之间通过旋转伸缩杆连接支撑,b、管廊基坑内的底板和墙钢筋绑扎完成后,在底板内预埋混凝土垫块,将整体内模板吊装到管廊基坑内,使得整体内模板通过混凝土垫块支撑在管廊基坑的底板上,然后进行顶板钢筋绑扎,在顶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将整体外模板吊装到位,相对设置的所述整体外模板通过对拉钢筋连接加固,然后在模具内浇筑混凝土,c、管廊浇筑成型后,拆除整体内模板和整体外模板,拆除完成后,将整体内模板整体移至下一节管廊处拼装,整体外模板吊装至下一节管廊处安装,依次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城市综合管廊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在管廊基坑外将整体内模板和整体外模板拼装成型,拼装时,相邻整体内模板和相对的整体内模板之间通过旋转伸缩杆连接支撑,b、管廊基坑内的底板和墙钢筋绑扎完成后,在底板内预埋混凝土垫块,将整体内模板吊装到管廊基坑内,使得整体内模板通过混凝土垫块支撑在管廊基坑的底板上,然后进行顶板钢筋绑扎,在顶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将整体外模板吊装到位,相对设置的所述整体外模板通过对拉钢筋连接加固,然后在模具内浇筑混凝土,c、管廊浇筑成型后,拆除整体内模板和整体外模板,拆除完成后,将整体内模板整体移至下一节管廊处拼装,整体外模板吊装至下一节管廊处安装,依次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城市综合管廊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相邻整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覃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