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桩基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2443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桩基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吊起混凝土护筒到桩位,使混凝土护筒垂直,将混凝土护筒缓缓垂直下沉至入泥稳定,此时混凝土护筒的上端位于水面以下,所述护筒的外壁及内壁均贴覆抗压膜;步骤2、利用振动锤对混凝土护筒施震,使混凝土护筒下沉到设计深度;步骤3、分多次吊起多个加强筒体,使多个加强筒体均匀排布于护筒外围一周,利用振动锤对加强筒体施震,使加强筒体稳定设置;步骤4、在混凝土护筒内采用钻机反复冲击造浆开钻,终孔后及时进行清孔,形成孔道,对孔道的内壁进行夯实;步骤5、先下放预制钢筋笼,再下放灌砼导管至靠近孔道的底部处,二次清孔后开始浇注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降低孔道发生坍塌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桩基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桩基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的需求迅速增长,大型的跨海、跨江大桥越来越多,承载能力高、质量稳定的钻孔灌注桩是绝大多数桥梁工程的首选基础形式。钻孔灌注桩基的施工是整个桥梁施工工序的基础环节,也是最极为重要的环节。在桥梁桩基施工时,现有技术是在钢护筒达到设计的深度后,浇注钢护筒的封底混凝土,对钢护筒的底部和基岩之间的间隙进行封闭。随后,进行造浆开钻,终孔后,及时进行清孔,从而在基岩部分多出一段孔道。放下预制钢筋笼和灌砼导管,进行混凝土浇注。该种施工方法,在清孔后,孔道内部处于中空状态,因此孔道的侧壁容易在受到水的压力时容易发生塌陷。尤其在深水区域,孔道的侧壁受到的压力更大,孔道更容易发生塌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桥梁桩基施工方法存在的孔道受水的压力发生坍塌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中的桥梁桩基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吊起混凝土护筒到桩位,使混凝土护筒垂直,将混凝土护筒缓缓垂直下沉至入泥稳定,此时混凝土护筒的上端位于水面以下,所述护筒的外壁及内壁均贴覆抗压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桥梁桩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吊起混凝土护筒到桩位,使混凝土护筒垂直,将混凝土护筒缓缓垂直下沉至入泥稳定,此时混凝土护筒的上端位于水面以下,所述护筒的外壁及内壁均贴覆抗压膜;步骤2、利用振动锤对混凝土护筒施震,使混凝土护筒下沉到设计深度;步骤3、分多次吊起多个加强筒体,使多个加强筒体均匀排布于护筒外围一周,利用振动锤对加强筒体施震,使加强筒体稳定设置;步骤4、在混凝土护筒内采用钻机反复冲击造浆开钻,终孔后及时进行清孔,形成孔道,对孔道的内壁进行夯实;步骤5、先下放预制钢筋笼,再下放灌砼导管至靠近孔道的底部处,二次清孔后开始浇注混凝土。

【技术特征摘要】
1.桥梁桩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吊起混凝土护筒到桩位,使混凝土护筒垂直,将混凝土护筒缓缓垂直下沉至入泥稳定,此时混凝土护筒的上端位于水面以下,所述护筒的外壁及内壁均贴覆抗压膜;步骤2、利用振动锤对混凝土护筒施震,使混凝土护筒下沉到设计深度;步骤3、分多次吊起多个加强筒体,使多个加强筒体均匀排布于护筒外围一周,利用振动锤对加强筒体施震,使加强筒体稳定设置;步骤4、在混凝土护筒内采用钻机反复冲击造浆开钻,终孔后及时进行清孔,形成孔道,对孔道的内壁进行夯实;步骤5、先下放预制钢筋笼,再下放灌砼导管至靠近孔道的底部处,二次清孔后开始浇注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桩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膜按重量份包括:PVC聚氯乙烯树脂101~110份、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0-25份、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久群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