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漂移板连接件及其自平衡电动漂移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084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漂移板连接件及其自平衡电动漂移板,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两端均铰接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包括用于连接漂移板的固定部及可绕固定部旋转的转动部。所述自平衡电动漂移板,两漂移板沿滚轮轮轴轴向连接有上述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平衡电动漂移板,漂移板体积小,底盘低,稳定性高且便携性佳。经连接件连接后,实现了不同于普通漂移板的双联式新玩法,两漂移板可由骑行者身体姿态控制前后运行状态,不仅娱乐性强,而且可作为代步工具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漂移板连接件及其自平衡电动漂移板
本技术属于平衡车
,尤其涉及一种漂移板连接件及其自平衡电动漂移板。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出行代步工具的需求也不断变化,或快捷或轻便或时尚。近几年,涌现出各种新颖便捷、节能环保的电动代步工具,如电动平衡车和漂移板等。漂移板结构主要包括板面及两个滚轮,板面与滚轮之间通过支架连接,两滚轮沿前进方向前后排布。一脚踩一个漂移板,通过双腿的滑动即可实现自如前进,做出各种炫酷动作。电动漂移板是在普通漂移板的基础上采用电机驱动滚轮,从而带动板与人前进,其滑行状态与普通漂移板一样,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机制动减速。将平衡车的平衡控制系统与电动漂移板板结合,即可得到自平衡电动漂移板,如专利号为2018105843543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一种自平衡电动漂移鞋,其包括用于踩踏的支撑板,支撑板内安装有电池及集合有平衡系统的主控板,体积小,便携性佳。骑行者利用自身的平衡即可控制漂移板前进或后退,极大的增加了滑行乐趣。若将独立控制于左右脚的漂移板通过连杆连接起来,将会产生一种全新的玩法,目前缺少此类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缺少漂移板连接结构实现漂移板共联玩法的技术问题,提出不仅可连接两漂移板,而且可以如走路一样前后移动任一漂移板的连接件,及具有该连接件的自平衡电动漂移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漂移板连接件,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两端均铰接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包括用于连接漂移板的固定部及可绕固定部旋转的转动部。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部包括轴承座,所述转动部包括轴承、套装在轴承上的轴承盖及端盖,所述端盖与轴承盖连接,端盖与连杆铰接实现连杆与旋转件的相对摆动。作为优选,所述连杆两端设置缺口,所述端盖上设置可插入缺口内的插片,插片插入缺口内并通过转轴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连杆与旋转件固定为一体,所述固定部或旋转部一端设置有球体,旋转部或固定部另一端设置有容纳球体的容纳腔,球体可在容纳腔内旋转但不脱出。作为优选,所述连杆为伸缩杆。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自平衡电动漂移板,包括两个漂移板,所述漂移板包括踏板及滚轮,两漂移板沿滚轮轮轴轴向连接有上述漂移板连接件。作为优选,所述踏板内部安装有电池、驱动装置及主控板,主控板上集成有陀螺仪及电子加速度计,踏板底部安装有滚轮。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为安装在滚轮内的轮毂电机或安装在踏板内的伺服电机。作为优选,所述踏板包括上盖和下盖,下盖底面设置有容纳滚轮的凹槽,滚轮轮轴安装在凹槽侧壁。作为优选,所述上盖上连接有踩踏层,踩踏层与上盖之间设置有薄膜开关,薄膜开关的输出端与主控板藕接。作为优选,所述滚轮为一个,滚轮的轮毂宽6-20cm。作为优选,所述滚轮分为左右两个,滚轮的轮毂宽3-10cm。作为优选,所述踏板内安装有容纳电池的电池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述的自平衡电动漂移板,包括由连接件连接的两电动平衡漂移板,漂移板体积小,底盘低,稳定性高且便携性佳。经连接件连接后,实现了不同于普通漂移板的双联式新玩法,两漂移板可由骑行者身体姿态控制前后运行状态,不仅娱乐性强,而且可作为代步工具使用。为增加骑行者的多种选择,该连接件还设置有摆动切换功能,两漂移板既可以呈一字固定设置,也可以相对前后滑动,呈Z字活动设置活动双腿,增加骑行乐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漂移板连接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漂移板连接件的部分拆分图;图3为本技术自平衡电动漂移板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自平衡电动漂移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自平衡电动漂移板的爆炸图;图6为本技术自平衡电动漂移板的轴承盖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自平衡电动漂移板的Z形状态图。以上各图中:1、连杆;11、连接部;111、插片;12、套管;13、外螺纹;2、旋转件;21、轴承座;211、螺钉;22、轴承;23、轴承盖;231、限位块;24、端盖;241、法兰;242、铰接部;2421、缺口;25、转轴;3、漂移板;31、踏板;311、上盖;312、下盖;3121、固定块;3122、凹槽;313、踩踏层;32、滚轮;33、主控板;34、薄膜开关;35、电源开关;36、电池盒;37、充电插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做具体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漂移板连接件,包括连杆1,所述连杆1两端均设置有连接部11,连接部11上铰接有旋转件2,所述旋转件2包括用于连接漂移板3的固定部及可绕固定部旋转的转动部。连杆1两端连接两个漂移板3,即可实现漂移板3的联动玩法,两漂移板3不仅可以绕轮轴前后倾斜,而且可以如同走路一样,左右脚前后滑动。如图2、图3所示,旋转件2的固定部设置为一轴承座21,轴承座21一端设置有用于拧接入漂移板3的螺钉211。所述转动部包括轴承22、套装在轴承22上的轴承盖23及端盖24。轴承22安装在轴承座21上,此后轴承盖23套装在轴承22外圈上。所述端盖24包括法兰241及铰接部242,法兰241与轴承22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轴承22旋转结构,该旋转件2可360度旋转,且转动顺滑。当然也可以不使用轴承22,将固定部设置一容纳腔,旋转部设置一卡和部,卡和部安装在容纳腔内可以自由转动而且不脱出即可。优选的所述容纳腔和卡和部可以设置为圆球形,转动更顺滑。连接部11与旋转件2的铰接部242之间只要实现活动连接即可,传统铰接方式均可。优选的所述连接部11设置一缺口2421,所述端盖24的铰接部242设置可插入缺口2421内的插片111,插片111插入缺口2421内并通过转轴25连接。当然也可以将连接部11设置插片111,铰接部242设置为缺口2421。为增加骑行者的多种选择,该连接件还设置有摆动切换装置,即在连接部11套装一套管12,该套管12可前后滑动,当套管12位于连接部11一端时,连杆与漂移板3之间可以在水平方向相对摆动,实现Z字形玩法。当套管12向铰接部242滑动,将铰接部242和连接部11均套装起来时,连接部11与铰接部242相对固定,则两漂移板3只能在同一直线上,即一字型玩法。套管12的滑动可以直接通过摩擦力实现,优选的将连接部11和铰接部242上设置外螺纹13,将套管12上设置内螺纹,套管12拧接在外螺纹13上,转动套管12即可移动套管12的套装位置,结构可靠。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一种自平衡电动漂移板,包括两个漂移板3,所述漂移板3包括踏板31及滚轮32,两漂移板3沿滚轮32轮轴轴向连接有实施例1所述的漂移板3连接件。如图5所示,所述踏板31包括上盖311和下盖312,上盖311和下盖312扣合形成箱体。下盖312侧壁设置有固定块3121,旋转件2的固定部拧接在固定块3121上。下盖312底面设置有容纳滚轮32的凹槽3122,滚轮32轮轴安装在凹槽3122侧壁。踏板31形成的箱体内安装有电池、驱动装置及主控板33,主控板33上集成有陀螺仪及电子加速度计。当踏板31绕轮轴前后倾斜时,陀螺仪检测踏板31倾斜角度信息,并由电子加速度计换算得出加速度信号传输至主控板33,主控板33根据加速度信号控制驱动装置的运行。漂移鞋控制原理与现有平衡车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漂移板连接件,包括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两端均铰接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包括用于连接漂移板的固定部及可绕固定部旋转的转动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漂移板连接件,包括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两端均铰接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包括用于连接漂移板的固定部及可绕固定部旋转的转动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移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轴承座,所述转动部包括轴承、套装在轴承上的轴承盖及端盖,所述端盖与轴承盖连接,端盖与连杆铰接实现连杆与旋转件的相对摆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漂移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两端设置缺口,所述端盖上设置可插入缺口内的插片,插片插入缺口内并通过转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移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与旋转件固定为一体,所述固定部或旋转部一端设置有球体,旋转部或固定部另一端设置有容纳球体的容纳腔,球体可在容纳腔内旋转但不脱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移板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为伸缩杆。6.一种自平衡电动漂移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漂移板,所述漂移板包括踏板及滚轮,两漂移板沿滚轮轮轴轴向连接有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壹然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