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韧度生物兼容复合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947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韧度生物兼容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由外向内依次包括PA层、第一PE层、EVOH层、第二PE层、EVA层,所述PA层的厚度为15‑30um、第一PE层的厚度为10‑30um、EVOH层的厚度为5‑20um、第二PE层的厚度为10‑50um、EVA层的厚度为180‑300u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新型的复合膜材所制造的袋体,模拟最差工况进行挑战试验,我们发现200L(含)以下的袋体均能够通过60天的连续测试而不发生泄露,1000L的袋体也能通过20天的挑战试验。这一结果表明,使用该膜材所制造的应用于波浪式生物反应器或者摇摆式混匀设备所使用的柔性容器完全能够满足实际工况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韧度生物兼容复合薄膜
本技术属于生物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韧度生物兼容复合薄膜。
技术介绍
多层复合薄膜,英文名称Co-extruded/laminatedfilm,由两层或多层不同材料的薄膜共挤或复合而成的塑料薄膜,主要用于生物制药柔性容器的制造用途。通过共挤/复合,可以获得具有各单一材料综合性质的材料。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选取合适的材料进行共挤/复合,这是复合薄膜设计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另外,复合薄膜中每一层膜的厚度,以及单层膜之间的不同排列顺序也是影响最终复合薄膜理化特性和生物安全特性的另外两个关键要素。对于波浪式生物反应器或者摇摆式混匀设备所使用的柔性容器,在使用过程中,袋体内会充入一定压力的气体并注入液体,随着硬件设备的摆动运行,液体在袋体内形成波浪式的运动,袋体的膜材内表面受到不断地冲刷,并且袋体自身也在不断发生不规则的折叠。这种往复的过程可能会达到数十万次之多,这对于膜材自身的抗拉伸抗穿刺的强度,抗弯折抗揉捻的韧度,以及袋体封边的牢固度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膜材需要具备一定的透明度便于观察,较好的柔性便于操作,能够耐受较宽的温度范围(如-40摄氏度到60摄氏度),具有良好的化学惰性,具有良好的气体阻隔能力,以及无生物毒性。市售的一些膜材在制造该应用场景的软袋时,常常因为膜材的抗弯折抗揉捻的韧度不足而出现产品使用几天后发生膜材的破损而导致料液的泄露,这种现象在大体积袋子长时间连续工作的情况下会频繁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韧度生物兼容复合薄膜,本技术薄膜既具有柔韧性又不易破损而导致泄露。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韧度生物兼容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由外向内依次包括PA层、第一PE层、EVOH层、第二PE层、EVA层,所述PA层的厚度为15-30μm、第一PE层的厚度为10-30μm、EVOH层的厚度为5-20μm、第二PE层的厚度为10-50μm、EVA层的厚度为180-300μm。所述PA层的厚度为15μm、20μm、24μm、30μm。所述第一PE层的厚度为15μm、20μm、24μm、30μm。所述EVOH层的厚度为5μm、8μm、10μm、15μm。所述第二PE层的厚度为15μm、20μm、35μm、50μm。所述EVA层的厚度为200μm、220μm、250μm、280μm、300μm。所述复合薄膜的厚度为280μm、300μm、330μm、350μm、370μm。所述第一PE层包括第三PE层和第四PE层。所述第二PE层包括第五PE层、第六PE层和第七PE层。所述第一PE层或第二PE层中的PE材质均可以为超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使用新型的复合膜材所制造的袋体,模拟最差工况进行挑战试验,我们发现200L(含)以下的袋体均能够通过60天的连续测试而不发生泄露,1000L的袋体也能通过20天的挑战试验。这一结果表明,使用该膜材所制造的应用于波浪式生物反应器或者摇摆式混匀设备所使用的柔性容器完全能够满足实际工况的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高韧度生物兼容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由外向内依次包括PA层1、第一PE层2、EVOH层3、第二PE层4、EVA层5,所述PA层1的厚度为15-30um、第一PE层2的厚度为10-30μm、EVOH层3的厚度为5-20μm、第二PE层4的厚度为10-50μm、EVA层5的厚度为180-300μm。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所述PA层1的厚度为15μm、20μm、24μm、30μm。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PE层2的厚度为15μm、20μm、24μm、30μm。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中所述EVOH层3的厚度为5μm、8μm、10μm、15μm。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PE层4的厚度为15μm、20μm、35μm、50μm。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中所述EVA层5的厚度为200μm、220μm、250μm、280μm、300μm。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薄膜的厚度为280μm、300μm、330μm、350μm、370μm。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PE层2或第二PE层4中的PE材质均可以为超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高韧度生物兼容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由外向内依次包括PA层1、第一PE层2、EVOH层3、第二PE层4、EVA层5,其中第一PE层2包括第三PE层21和第四PE层22,所述PA层1的厚度为15-30μm、所述第三PE层21和第四PE层22的厚度之和为10-30μm、EVOH层3的厚度为5-20μm、第二PE层4的厚度为10-50μm、EVA层5的厚度为180-300μm。本实施例中第三PE层21和第四PE层22的厚度之和为15μm、20μm、24μm、30μm中的任一值。其余方案同实施例1。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高韧度生物兼容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由外向内依次包括PA层1、第一PE层2、EVOH层3、第二PE层4、EVA层5,其中第二PE层4包括第五PE层41、第六PE层42和第七PE层43,所述PA层1的厚度为15-30μm、第一PE层2的厚度为10-30μm、EVOH层3的厚度为5-20μm、第二PE层4的厚度为10-50μm、EVA层5的厚度为180-300μm。本实施例中第五PE层41、第六PE层42和第七PE层43的厚度之和为15μm、20μm、35μm、50μm中的任一值。其余方案同实施例1。实施例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高韧度生物兼容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由外向内依次包括PA层1、第一PE层2、EVOH层3、第二PE层4、EVA层5,其中第一PE层2包括第三PE层21和第四PE层22,其中第二PE层4包括第五PE层41、第六PE层42和第七PE层43,所述PA层1的厚度为15-30μm、所述第三PE层21和第四PE层22的厚度之和为10-30μm、EVOH层3的厚度为5-20μm、第五PE层41、第六PE层42和第七PE层43的厚度之和为10-50μm、EVA层5的厚度为180-300μm。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韧度生物兼容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该复合薄膜由外向内依次包括PA层(1)、第一PE层(2)、EVOH层(3)、第二PE层(4)、EVA层(5),所述PA层(1)的厚度为15‑30μm、第一PE层(2)的厚度为10‑30μm、EVOH层(3)的厚度为5‑20μm、第二PE层(4)的厚度为10‑50μm、EVA层(5)的厚度为180‑300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韧度生物兼容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该复合薄膜由外向内依次包括PA层(1)、第一PE层(2)、EVOH层(3)、第二PE层(4)、EVA层(5),所述PA层(1)的厚度为15-30μm、第一PE层(2)的厚度为10-30μm、EVOH层(3)的厚度为5-20μm、第二PE层(4)的厚度为10-50μm、EVA层(5)的厚度为180-30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韧度生物兼容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A层(1)的厚度为15μm、20μm、24μm、3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韧度生物兼容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E层(2)的厚度为15μm、20μm、24μm、3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韧度生物兼容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EVOH层(3)的厚度为5μm、8μm、10μm、15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韧度生物兼容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京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瑞牡生化实验室器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