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压翻斗密炼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875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压翻斗密炼机,包括底座、控制箱组件、驱动模块、混炼模块、加压模块和冷却模块;混炼模块固定在底座上,加压模块安装在混炼模块上方,驱动模块连接在混炼模块的左侧,冷却模块固定在混炼模块的右侧;控制箱组件安装在加压模块的外侧。上述加压翻斗密炼机设有加压模块和翻转机构,加压模块可以有效缩短密炼时间;翻转机构和混炼斗配合可以将胶体自动导出,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加压模块还可以防止炼胶过程中生胶的外崩现象,减小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压翻斗密炼机
本技术涉及橡胶轮胎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加压翻斗密炼机。
技术介绍
密炼工序是轮胎生产过程中第一道重要的工序,就是把碳黑、天然/合成橡胶、油、添加剂、促进剂等原材料混合到一起,在密炼机里进行加工,生产出“胶料”的过程。轮胎里每一种胶部件所使用的胶料都是特定性能的。胶料的成分取决于轮胎使用性能的要求。同时,胶料成分的变化还取决于配套厂家以及市场的需求,这些需求主要来自于牵引力、驾驶性能、路面情况以及轮胎自身的要求。密炼工序需要在密炼机中进行,目前市场上的橡胶密炼机形式很多,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7877729A公开的《一种密炼机》,在密封和杜绝漏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却没有公开在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方面的具体改进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加压翻斗密炼机,设有加压模块和翻转机构,加压模块可以有效缩短密炼时间;翻转机构和混炼斗配合可以将胶体自动导出,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加压模块还可以防止炼胶过程中生胶的外崩现象,减小安全隐患。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压翻斗密炼机,包括底座、控制箱组件、驱动模块、混炼模块、加压模块和冷却模块;所述混炼模块固定在底座上,加压模块安装在混炼模块上方,驱动模块连接在混炼模块的左侧,冷却模块固定在混炼模块的右侧;控制箱组件安装在加压模块的外侧。驱动模块包括驱动电机和减速机构,减速机构连接在驱动电机上,减速机构的另一端连接在混炼模块上。控制箱组件包括控制箱体、安装在控制箱体内的控制器、安装在控制箱体上的按钮组,按钮组包括启动、停止、急停、加压、防护、升起和下降等按钮。控制器采用西门子S7-200SMART型。冷却模块为热水外循环式,可采用标准接头与生产现场水源连接;冷却模块同时为混炼斗和搅拌轴降温。冷却模块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温控阀和加压泵,所述加压泵与外置水源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连接在加压泵上;温控阀分别连接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加压泵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所述混炼模块包括支撑块、混炼斗、热电偶、搅拌轴和翻转机构;所述支撑块固定在底座上;混炼斗安装支撑块上,混炼斗可以相对支撑块旋转;所述热电偶固定在混炼斗中,搅拌轴穿过混炼斗安装在支撑块上;所述翻转机构安装在混炼斗的右侧。待炼生胶一般呈块状放入混炼模块内,然后再加热其它原料,如炭黑等。密炼开始后,加压模块先启动,封住混炼斗上方开口,既可以防止生胶外崩,又可以进一步增大密炼的压力,提高密炼效率。所述搅拌轴至少有两根,包括主轴和副轴;所述主轴安装在支撑块上,并与混炼斗固定在一起,主轴与混炼斗一起相对支撑块旋转;所述副轴安装在混炼斗上。副轴随混炼斗一起转动,主轴带动混炼斗转动。所述搅拌轴的中部设有搅拌翅,用来直接对生胶施加搅拌力。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减速电机、涡轮和蜗杆,其中减速电机固定在底座上,涡轮安装在主轴上,蜗杆连接在涡轮和减速电机之间。减速电机只能进行正转,带动混炼斗向外倾斜,混炼斗的倾斜角度为90°。所述加压模块包括支架、加压缸和加压板,所述支架下端固定在底座上,加压缸安装在支架上,加压板连接在加压缸下端。加压板在加压缸完全伸出时距离搅拌轴的距离为3~5mm。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设有加压模块和翻转机构,加压模块可以有效缩短密炼时间;翻转机构和混炼斗配合可以将胶体自动导出,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加压模块还可以防止炼胶过程中生胶的外崩现象,减小安全隐患。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密炼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驱动电机;2、底座;3、减速机构;4、混炼斗;5、控制箱体;6、支架;7、加压缸;8、支撑块;9、进水管;10、出水管;11、温控阀;12、加压泵;13、热电偶;14、副轴;15、搅拌翅;16、主轴;17、涡轮;18、蜗杆;19、减速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加压翻斗密炼机,包括底座2、控制箱组件、驱动模块、混炼模块、加压模块和冷却模块;混炼模块固定在底座2上,加压模块安装在混炼模块上方,驱动模块连接在混炼模块的左侧,冷却模块固定在混炼模块的右侧;控制箱组件安装在加压模块的外侧。驱动模块包括驱动电机1和减速机构2,减速机构2连接在驱动电机1上,减速机构2的另一端连接在混炼模块上。减速机构2选用卧式减速机,驱动电机1的为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箱组件包括控制箱体5、安装在控制箱体内的控制器、安装在控制箱体上的按钮组,按钮组包括启动、停止、翻斗、急停、加压、防护、升起和下降等按钮。控制箱组件用来控制密炼机的动作。控制器采用西门子S7-200SMART型。冷却模块为热水外循环式,可采用标准接头与生产现场水源连接;冷却模块同时为混炼斗4和搅拌轴降温。冷却模块包括进水管9、出水管10、温控阀11和加压泵12.加压泵12与外置水源连接,一般选用厂房内置水源或自来水源即可。进水管9和出水管10分别连接在加压泵13上;温控阀11分别连接在进水管9和出水管10上。加压泵12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混炼模块包括支撑块8、混炼斗4、热电偶13、搅拌轴和翻转机构。支撑块8固定在底座2上;混炼斗4安装支撑块8上,混炼斗4可以相对支撑块8旋转,旋转轴心与主轴16的轴心重合。热电偶13固定在混炼斗4中,搅拌轴穿过混炼斗4安装在支撑块8上.翻转机构安装在混炼斗4的右侧。待炼生胶一般呈块状放入混炼模斗4内,然后再加热其它原料,如炭黑等。密炼开始后,加压模块先启动,封住混炼斗4上方开口,既可以防止生胶外崩,又可以进一步增大密炼的压力,提高密炼效率。搅拌轴至少有两根,包括主轴16和副轴14;主轴16安装在支撑块8上,并与混炼斗4固定在一起,主轴16与混炼斗4一起相对支撑块旋转,旋转轴心为主轴16的轴心。副轴14安装在混炼斗4上。副轴14随混炼斗4一起转动,主轴16带动混炼斗4转动。主轴16与减速机构3连接。搅拌轴的中部设有搅拌翅15,用来直接对生胶施加搅拌力。翻转机构包括减速电机19、涡轮17和蜗杆18,其中减速电机19固定在底座2上,涡轮17安装在主轴16上,蜗杆18连接在涡轮17和减速电机19之间,涡轮17和蜗杆18相互啮合。减速电机19只能进行正转,带动混炼斗4向外倾斜,混炼斗的倾斜角度为90°。涡轮17与主轴16之间安装有单向轴承或超越离合器,防止减速电机19与驱动电机1相互干扰。同时,减速电机19与驱动电机1不同时工作。加压模块包括支架6、加压缸7和加压板,支架6下端固定在底座2上,加压缸7安装在支架6上,加压板连接在加压缸7下端。加压板在加压缸完全伸出时距离搅拌轴的距离为3~5mm。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压翻斗密炼机,包括底座、控制箱组件和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炼模块、加压模块和冷却模块;所述混炼模块固定在底座上,加压模块安装在混炼模块上方,驱动模块连接在混炼模块的左侧,冷却模块固定在混炼模块的右侧;控制箱组件安装在加压模块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压翻斗密炼机,包括底座、控制箱组件和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炼模块、加压模块和冷却模块;所述混炼模块固定在底座上,加压模块安装在混炼模块上方,驱动模块连接在混炼模块的左侧,冷却模块固定在混炼模块的右侧;控制箱组件安装在加压模块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加压翻斗密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炼模块包括支撑块、混炼斗、热电偶、搅拌轴和翻转机构;所述支撑块固定在底座上;混炼斗安装支撑块上,混炼斗可以相对支撑块旋转;所述热电偶固定在混炼斗中,搅拌轴穿过混炼斗安装在支撑块上;所述翻转机构安装在混炼斗的右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加压翻斗密炼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江温世鹏张传爱王峰张希敬王荔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昕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