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古正煇专利>正文

一种童车刹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78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8:27
一种童车刹车结构,包括底架、脚踏组件、刹车线套、刹车边套组、刹车盘。脚踏组件包括踏板、铰接座、连接片、弹簧。刹车线套包括外线、内线,内线和外线的中心孔滑动配合。刹车边套组包括外件、内件、刹车销、挡板、挡板弹簧。左右车轮分别和一个刹车盘固连。刹车盘上均布有若干和刹车销的外端适配的通孔、沉孔或凹槽;刹车线套共两套。每套刹车线套的内线由内向外依次穿过相应的内件、挡板的前端上的和内线适配的穿孔或凹槽、挡板弹簧后和外件固连。内线的另一端和铰接座偏心相连,外线的两端分别顶在相应的挡板和铰接座上。本儿童推车刹车结构工作可靠性高,可以大大提高儿童乘坐童车的体验,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儿童推车刹车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童车刹车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童车刹车结构。
技术介绍
童车能够为人们携带较小的童车进行户外活动提供较大的便利。申请号201610765924.X,授权公告号CN106143582B,名称为“一种儿童推车”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项专利技术专利:“刹车组件包括车轮接头、刹车装置、限位装置、电动控制机构、机械控制机构,刹车装置包括刹车转盘及刹车轴,机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操作装置,当机械控制机构控制刹车装置从解刹状态向刹车状态转换时,脚踩操作装置带动第一驱动件转动,从而使限位装置运动解除对刹车转盘的限制,刹车转盘转动使刹车轴从解刹状态转换至刹车状态;当机械控制机构控制刹车装置从刹车状态向解刹状态转换时,操作操作装置带动第二驱动件转动,第二驱动件转动带动刹车转盘反向转动使刹车轴从刹车状态转换至解刹状态。本专利技术能够电动和机械刹车,能够机械解刹,提高了儿童推车的安全性。”存在的问题是电动控制机构和机械控制机构组合在一起,使得结构比较复杂,加工制造难度大、成本高,尤其是儿童推车是户外移动产品,电动控制机构必须自带电池或其它电源设备,因此电动控制机构和机械控制机构组合在一起无疑会增加推车重量,影响儿童推车收纳和搬动的便捷性。另外其机械控制机构的结构也比较复杂,工作可靠性成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童车刹车结构。本专利技术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童车刹车结构,包括底架、脚踏组件、刹车线套、刹车边套组、刹车盘;脚踏组件包括踏板、铰接座、连接片、弹簧;铰接座和底架的前端固连在一起。踏板位于底架的前端的下方。踏板的后端和铰接座的前端铰接,脚踏连接片的前端和踏板的后端铰接于踏板和铰接座两者的铰接轴的后方。脚踏连接片的后端设有长孔,脚踏连接片的后端通过和长孔滑动适配的铰接轴和铰接座的后端相连。脚踏连接片后端的宽度小于脚踏连接片前端的宽度。弹簧套置在脚踏连接片上,弹簧的后端顶在铰接轴上,弹簧的前端顶在脚踏连接片的前端的后端上;刹车线套包括外线、内线,内线和外线的中心孔滑动配合;刹车边套组包括外件、内件、刹车销、挡板、挡板弹簧。两个刹车边套组左右对称地设在底架的左右两侧、脚踏组件的后方。外件内凹,外件和内件贴靠固连在一起。挡板的后端和刹车销的中部固连,挡板的前端设有和内线适配的穿孔或凹槽;内件上设有和刹车销内端滑动配合的内孔,内件上设有和刹车销外端滑动配合的外孔;左右车轮分别和一个刹车盘固连。刹车盘上均布有若干和刹车销的外端适配的通孔、沉孔或凹槽;刹车线套共两套。每套刹车线套的内线由内向外依次穿过相应的内件、挡板的前端上的和内线适配的穿孔或凹槽、挡板弹簧后和外件固连。内线的另一端和铰接座偏心相连,外线的两端分别顶在相应的挡板和铰接座上。这里,所述前端指的是接近脚踏自由端的一端,左右两端指的是人面朝脚踏站立时与人的左右侧相应的一端,内端则指的是靠近躯干的一端。本专利技术,在可以正常推动通车时,内线和脚踏的连接点距离外线和铰接座的接触点最近,挡板弹簧推动挡板带着刹车销内缩,刹车销和刹车盘处于脱离状态;当踩下刹车踏板使刹车踏板顺时针旋转时,内线和脚踏的连接点距离外线和铰接座的接触点组件变远,刹车线的形态出现变化,由于外线长度不变,这样挡板弹簧推动挡板带着刹车销外伸,刹车销逐渐插入刹车盘上的和刹车销的外端适配的通孔、沉孔或凹槽内,从而使得童车车轮不会转动而使童车停住。脚踏组件中设置的连接片、弹簧组件及其运动变化,有利于降低解除刹车作业的用力。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工作可靠性高,是一种非常优秀的童车刹车结构。作为优选,还包括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和铰接座螺纹连接,调节螺栓上设有供相应的内线穿过的内线穿孔,相应的内线穿过内线穿孔后和踏板相连,外线顶在调节螺栓上从而实现外线顶在铰接座上。本优选方案,可以克服两根外线长度不一致时对刹车作业的不良影响。作为优选,外件上设有通向内件的、内设通孔的车轮轴连接柱,相应地内件上设有和车轮轴连接柱适配的连接孔。本优选方案,内外件连接时,车轮轴连接柱插置在内件上所设有的和车轮轴连接柱适配的连接孔内,和刹车销的内、外端与内、外孔配合的结构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安装时的快速准确对位,是一种非常新颖优秀的连接安装结构。作为优选,外件上设有供内线穿过的下孔、上孔及和上孔相通的螺纹孔。内线从内向外穿过所述下孔后再穿入上孔,和与上孔相通的螺纹孔适配的螺钉再把内线和外件固连在一起。进一步地优选,下孔、上孔的外端用一凹槽相连,内线设在该凹槽内。本优选方案,内线和外件的固连结构新颖独特,连接牢固可靠,且便于快速完成连接作业。作为优选,底架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避震器。避震器的后端和相应的刹车边套组相连,避震器的前端和底架的前端相连,左右两个刹车边套组分别设置在连杆的左右两端。本优选方案,可以减轻不平地面的不良影响,有利于提高童车乘坐童车的良好体验。其中,避震器的后端和内件的下端相连或和外件的下端相连。作为优选,避震器包括有避震弹簧。作为优选,底架整体呈U形,U形底架的两侧相连于前端。当U形底架的两侧的后端水平放置时,U形底架的前端高于当U形底架的两侧的后端。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工作可靠性高,可以大大提高童车乘坐童车的体验,是一种非常优秀的童车刹车结构。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的结构示意图;图2:脚踏组件、刹车线套、刹车边套组三者的分解及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调节螺栓和铰接座两者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非刹车状态下刹车边套组状态示意图;图5:刹车状态下刹车边套组和刹车盘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非刹车状态下刹车线套和脚踏组件连接状态示意图;图7:非刹车状态下脚踏组件中踏板、铰接座、连接片、弹簧相互间连接状态示意图;图8:刹车状态下刹车线套和脚踏组件连接状态示意图;图9:刹车状态下脚踏组件中踏板、铰接座、连接片、弹簧相互间连接状态示意图;图10:刹车盘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10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底架1、脚踏组件2、刹车线套3、刹车边套组4、刹车盘5、避震器7。底架1整体呈U形,U形底架的两侧的前端相连、后端不相连,U形底架的两侧的后端处于水平状态时,U形底架的两侧的前端上翘。刹车线套3包括外线3.1、内线3.2;内线3.2和外线3.1的中心孔滑动配合。脚踏组件2包括踏板2.1、铰接座2.2、连接片2.3、弹簧2.4、铰接轴2.5、调节螺栓2.6、螺母2.7。其中,铰接座2.2整体呈后凸的形态,铰接座2.2向后设有用于安装连接片2.3和弹簧2.4的凹腔。铰接座2.2的前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供内线3.2穿过的通孔和用于安放螺母2.7且能防止螺母2.7转动的卡槽2.21,调节螺栓2.6和螺母2.7螺纹连接进而实现调节螺栓2.6和铰接座2.2的螺纹连接,调节螺栓2.6上设有供相应的内线3.2穿过的内线穿孔。铰接轴2.5设于铰接座2.2向后凸起的部位的、用于安装连接片2.3和弹簧2.4的凹腔内,铰接轴2.5为中空轴,与铰接轴2.5的内孔适配的铰接轴安装螺栓2.51从铰接座2.2向后凸起的部位的外部穿过相应的圆孔、铰接轴2.5的中心孔后再穿出铰接座2.2向后凸起的部位和与铰接轴安装螺栓2.51适配的铰接轴安装螺母2.52螺纹连接。铰接座2.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童车刹车结构,特征是:包括底架(1)、脚踏组件(2)、刹车线套(3)、刹车边套组(4)、刹车盘(5);脚踏组件(2)包括踏板(2.1)、铰接座(2.2)、连接片(2.3)、弹簧(2.4);铰接座和底架的前端固连在一起;踏板位于底架的前端的下方;踏板的后端和铰接座的前端铰接,脚踏连接片的前端和踏板的后端铰接于踏板和铰接座两者的铰接轴的后方;脚踏连接片的后端设有长孔(2.31),脚踏连接片的后端通过和长孔滑动适配的铰接轴(2.5)和铰接座的后端相连;脚踏连接片后端的宽度小于脚踏连接片前端的宽度;弹簧套置在脚踏连接片上,弹簧的后端顶在铰接轴上,弹簧的前端顶在脚踏连接片的前端的后端上;刹车线套包括外线(3.1)、内线(3.2);内线和外线的中心孔滑动配合;刹车边套组包括外件(4.1)、内件(4.2)、刹车销(4.3)、挡板(4.4)、挡板弹簧(4.5);两个刹车边套组左右对称地设在底架的左右两侧、脚踏组件的后方;外件内凹,外件和内件贴靠固连在一起;挡板的后端和刹车销的中部固连;挡板的前端设有和内线适配的穿孔;内件上设有和刹车销内端滑动配合的内孔,内件上设有和刹车销外端滑动配合的外孔;左右车轮分别和一个刹车盘固连;刹车盘上均布有若干和刹车销的外端适配的通孔、沉孔或凹槽;刹车线套共两套;每套刹车线套的内线(3.2)由内向外依次穿过相应的内件、挡板的前端上的和内线适配的穿孔、挡板弹簧后和外件固连;内线的另一端和铰接座偏心相连,外线的两端分别顶在相应的挡板和铰接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童车刹车结构,特征是:包括底架(1)、脚踏组件(2)、刹车线套(3)、刹车边套组(4)、刹车盘(5);脚踏组件(2)包括踏板(2.1)、铰接座(2.2)、连接片(2.3)、弹簧(2.4);铰接座和底架的前端固连在一起;踏板位于底架的前端的下方;踏板的后端和铰接座的前端铰接,脚踏连接片的前端和踏板的后端铰接于踏板和铰接座两者的铰接轴的后方;脚踏连接片的后端设有长孔(2.31),脚踏连接片的后端通过和长孔滑动适配的铰接轴(2.5)和铰接座的后端相连;脚踏连接片后端的宽度小于脚踏连接片前端的宽度;弹簧套置在脚踏连接片上,弹簧的后端顶在铰接轴上,弹簧的前端顶在脚踏连接片的前端的后端上;刹车线套包括外线(3.1)、内线(3.2);内线和外线的中心孔滑动配合;刹车边套组包括外件(4.1)、内件(4.2)、刹车销(4.3)、挡板(4.4)、挡板弹簧(4.5);两个刹车边套组左右对称地设在底架的左右两侧、脚踏组件的后方;外件内凹,外件和内件贴靠固连在一起;挡板的后端和刹车销的中部固连;挡板的前端设有和内线适配的穿孔;内件上设有和刹车销内端滑动配合的内孔,内件上设有和刹车销外端滑动配合的外孔;左右车轮分别和一个刹车盘固连;刹车盘上均布有若干和刹车销的外端适配的通孔、沉孔或凹槽;刹车线套共两套;每套刹车线套的内线(3.2)由内向外依次穿过相应的内件、挡板的前端上的和内线适配的穿孔、挡板弹簧后和外件固连;内线的另一端和铰接座偏心相连,外线的两端分别顶在相应的挡板和铰接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刹车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调节螺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正煇
申请(专利权)人:古正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