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公路隧道的消防及烟尘去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138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公路隧道消防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公路隧道的消防及烟尘去除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隧道设备无法有效降低隧道内烟尘浓度的问题,包括烟雾报警器、消防系统和烟尘去除系统;烟雾报警器设置于隧道内;消防系统包括消防水沟、排水沟、消防喷头、抽水泵、高压喷雾装置;隧道两侧的排水沟下方均设置有消防水沟;消防喷头设置于隧道顶部;抽水泵设置于隧道左侧墙,且抽水泵的抽水管穿过排水孔伸入消防水沟内;高压喷雾装置紧邻抽水泵设置,且通过管道与抽水泵连通;烟尘去除系统包括抽气管道、竖井和除尘装置;竖井及若干抽气管道均设置于隧道右侧;除尘装置设置于隧道左侧墙下部及隧道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公路隧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公路隧道的消防及烟尘去除系统
本技术涉及公路隧道消防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公路隧道的消防及烟尘去除系统。
技术介绍
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伴有较大的浓烟及火灾隐情。对于公路隧道,尤其是较长的公路隧道,当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辆较多且距离隧道出口较远,虽然隧道内设有应急逃生道路,但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内,高温及浓烟严重干扰隧道内的人员逃生,对隧道环境监控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公路隧道内的设备只满足基本的通风要求,当产生烟尘时,只能将高空的烟尘直接排出,路面附近的烟尘因无法顺利排出而浓度较高,不利于人员疏散。因此,为了解决现有隧道设备无法有效降低隧道内烟尘浓度的问题,不利于隧道内车辆及人员的逃生,设计一种功能健全的设备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隧道设备无法有效降低隧道内烟尘浓度的问题,不利于隧道内车辆及人员的逃生,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公路隧道的消防及烟尘去除系统。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公路隧道的消防及烟尘去除系统,包括烟雾报警器、消防系统和烟尘去除系统;所述烟雾报警器的报警灯设置于隧道口;所述烟雾报警器的警铃及感应器均设置于隧道顶部;所述消防系统包括消防水沟、排水沟、消防喷头、抽水泵、高压喷雾装置;隧道两侧的排水沟下方均设置有消防水沟,隧道排水沟的沟底设有若干与消防水沟连通的排水孔;隧道两侧的消防水沟通过金属管相连通;消防喷头设置于隧道顶部,消防喷头与抽水泵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抽水泵设置于隧道左侧墙下部,且抽水泵的抽水管穿过排水孔伸入消防水沟内;高压喷雾装置紧邻抽水泵设置,且通过管道与抽水泵连通;所述烟尘去除系统包括抽气管道、竖井和除尘装置;所述竖井及若干抽气管道均设置于隧道右侧,所述抽气管道的入口设置有抽气风机且位于隧道右侧墙下部,其出口与竖井的入口连通,竖井的出口通向隧道外;所述除尘装置数目为两个,其中一个除尘装置紧邻高压喷雾装置设置于隧道左侧墙下部,另一个除尘装置设置于隧道顶部;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风机和空气过滤机,所述风机设置于空气过滤机的出风口上。工作原理:当隧道内发生火灾或烟尘事故时,烟雾报警器的感应器工作,进而警铃、报警灯启动以警示进出隧道的车辆;启动抽水泵,高压喷雾装置及消防喷头同时工作对隧道内进行喷水,对隧道内的烟尘进行降温。与此同时,启动隧道内的除尘装置,隧道内的烟尘在隧道左侧除尘装置的空气过滤器中进行过滤,随后被风机吹向隧道右侧,由抽气管道的抽气风机将吹来的气体抽入并排出隧道外;一部分烟尘因高温而升至隧道顶部,这部分烟尘经过顶部除尘装置的空气过滤器过滤,由风机吹向隧道右方,在消防喷头及高压喷雾装置的配合下降温并随之逐渐下降,最后被隧道左侧的除尘装置及隧道右侧的抽气管道相互配合排出隧道。排水沟沟底的排水孔可将多余的水排入消防水沟内,用于补给消防用水。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当隧道内发生火灾或烟尘事故时,通过除尘装置、消防喷头及高压喷雾装置相互配合,使得隧道内的烟尘被过滤、降温,随后被吹向隧道右侧,经过抽气管道将烟尘过滤排出隧道外,降低了隧道内的烟尘含量,减轻了烟尘对隧道内人员逃生的干扰,有效解决了现有隧道设备无法有效降低隧道内烟尘浓度的问题,适用于公路隧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烟雾报警器的报警灯,2-烟雾报警器的警铃,3-烟雾报警器的感应器,4-消防水沟,41-金属管,5-排水沟,6-消防喷头,7-抽水泵,8-高压喷雾装置,9-抽气管道,10-竖井,11-除尘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一种适用于公路隧道的消防及烟尘去除系统,包括烟雾报警器、消防系统和烟尘去除系统;所述烟雾报警器的报警灯1设置于隧道口;所述烟雾报警器的警铃2及感应器3均设置于隧道顶部;所述消防系统包括消防水沟4、排水沟5、消防喷头6、抽水泵7、高压喷雾装置8;隧道两侧的排水沟5下方均设置有消防水沟4,隧道排水沟5的沟底设有若干与消防水沟4连通的排水孔;隧道两侧的消防水沟4通过金属管41相连通;消防喷头6设置于隧道顶部,消防喷头6与抽水泵7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抽水泵7设置于隧道左侧墙下部,且抽水泵7的抽水管穿过排水孔伸入消防水沟4内;高压喷雾装置8紧邻抽水泵7设置,且通过管道与抽水泵7连通;所述烟尘去除系统包括抽气管道9、竖井10和除尘装置11;所述竖井10及若干抽气管道9均设置于隧道右侧,所述抽气管道9的入口设置有抽气风机且位于隧道右侧墙下部,其出口与竖井10的入口连通,竖井10的出口通向隧道外;所述除尘装置11数目为两个,其中一个除尘装置11紧邻高压喷雾装置8设置于隧道左侧墙下部,另一个除尘装置11设置于隧道顶部;所述除尘装置11包括风机和空气过滤机,所述风机设置于空气过滤机的出风口上。具体实施过程中:金属管41、消防喷头6、抽水泵7、高压喷雾装置8和竖井10根据隧道实际需要设置多个;其中,相邻两个金属管41的纵向间距为10m,相邻两个消防喷头6间距为4.5m,相邻两个竖井10之间的纵向间距为100m,烟雾报警器的警铃2和感应器3为均多个,相邻两个感应器3之间的距离为10m,相邻两个警铃2之间的距离为20m。消防水沟4的宽度为1m,排水沟5的宽度为0.1m;金属管41的管径为0.1m。为保证隧道更好的喷雾效果,高压喷雾装置8可选用能够喷射二氧化碳的类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公路隧道的消防及烟尘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烟雾报警器、消防系统和烟尘去除系统;所述烟雾报警器的报警灯(1)设置于隧道口;所述烟雾报警器的警铃(2)及感应器(3)均设置于隧道顶部;所述消防系统包括消防水沟(4)、排水沟(5)、消防喷头(6)、抽水泵(7)、高压喷雾装置(8);隧道两侧的排水沟(5)下方均设置有消防水沟(4),隧道排水沟(5)的沟底设有若干与消防水沟(4)连通的排水孔;隧道两侧的消防水沟(4)通过金属管(41)相连通;消防喷头(6)设置于隧道顶部,消防喷头(6)与抽水泵(7)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抽水泵(7)设置于隧道左侧墙下部,且抽水泵(7)的抽水管穿过排水孔伸入消防水沟(4)内;高压喷雾装置(8)紧邻抽水泵(7)设置,且通过管道与抽水泵(7)连通;所述烟尘去除系统包括抽气管道(9)、竖井(10)和除尘装置(11);所述竖井(10)及若干抽气管道(9)均设置于隧道右侧,所述抽气管道(9)的入口设置有抽气风机且位于隧道右侧墙下部,其出口与竖井(10)的入口连通,竖井(10)的出口通向隧道外;所述除尘装置(11)数目为两个,其中一个除尘装置(11)紧邻高压喷雾装置(8)设置于隧道左侧墙下部,另一个除尘装置(11)设置于隧道顶部;所述除尘装置(11)包括风机和空气过滤机,所述风机设置于空气过滤机的出风口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公路隧道的消防及烟尘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烟雾报警器、消防系统和烟尘去除系统;所述烟雾报警器的报警灯(1)设置于隧道口;所述烟雾报警器的警铃(2)及感应器(3)均设置于隧道顶部;所述消防系统包括消防水沟(4)、排水沟(5)、消防喷头(6)、抽水泵(7)、高压喷雾装置(8);隧道两侧的排水沟(5)下方均设置有消防水沟(4),隧道排水沟(5)的沟底设有若干与消防水沟(4)连通的排水孔;隧道两侧的消防水沟(4)通过金属管(41)相连通;消防喷头(6)设置于隧道顶部,消防喷头(6)与抽水泵(7)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抽水泵(7)设置于隧道左侧墙下部,且抽水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鑫何进孙艳杰常鹏飞李锐王婧彭飞韩凯胡志杰王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路恒交通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