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析患者颈静脉临时置管的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中的管道固定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透析患者颈静脉临时置管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用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血管通路是进行血透的必备条件,颈内静脉较粗,位置表浅,解剖位置与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几乎成一直线,易于穿刺,所以颈静脉置管具有操作简便、安全、血流量充足、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成功率高、不限制患者活动等优点,因此成为血透患者临时性血管通路的首选。颈内静脉置管的外露部位必须要粘贴的牢靠,一旦深静脉置管脱落,患者将需要重新插入深静脉置管,这样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增加失血的风险,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也不利于患者身心的恢复,所以应对深筋脉置管的外露部位进行加强固定,以往的固定方式为胶布固定和封闭式绷带固定,采用胶布或封闭式绷带进行固定透气性差,在病人皮肤潮湿时,很容易发生脱落,所以固定效果也不太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析患者颈静脉临时置管的固定装置,其具有对深筋脉置管端部固定效果良好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析患者颈静脉临时置管的固定装置,包括棉布基底(1),其特征在于:所述棉布基底(1)的同一个面上对称缝合固定有两组第一毛面粘(11)、第一勾面粘(12)和第二毛面粘(13),所述第一毛面粘(11)和第二毛面粘(13)的缝合位置位于第一勾面粘(12)的两侧,所述棉布基底(1)在位于第一毛面粘(11)的一面缝制有橡皮筋带(14),所述橡皮筋带(14)的一端缝合固定在棉布基底(1)上,所述棉布基底(1)在位于第一毛面粘(11)的一面还缝合固定有第一纽扣(15),所述橡皮筋带(14)上开设有若干个供第一纽扣(15)穿过的第一小孔(140),所述棉布基底(1)在远离第一毛面粘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析患者颈静脉临时置管的固定装置,包括棉布基底(1),其特征在于:所述棉布基底(1)的同一个面上对称缝合固定有两组第一毛面粘(11)、第一勾面粘(12)和第二毛面粘(13),所述第一毛面粘(11)和第二毛面粘(13)的缝合位置位于第一勾面粘(12)的两侧,所述棉布基底(1)在位于第一毛面粘(11)的一面缝制有橡皮筋带(14),所述橡皮筋带(14)的一端缝合固定在棉布基底(1)上,所述棉布基底(1)在位于第一毛面粘(11)的一面还缝合固定有第一纽扣(15),所述橡皮筋带(14)上开设有若干个供第一纽扣(15)穿过的第一小孔(140),所述棉布基底(1)在远离第一毛面粘(11)的一面还缝合固定有第三毛面粘(16)、第二勾面粘(17)和第三勾面粘(18),所述第二勾面粘(17)和第三勾面粘(18)的缝合位置位于第三毛面粘(16)的两侧,所述第三毛面粘(16)在使用时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培慧,黄竹君,刘金凤,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