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型可留置内瘘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33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型可留置内瘘针,包括有套管座、针座,所述套管座的前端设有软管,所述套管座的后端设有隔离塞,所述针座的前端设有钢针,所述钢针穿过隔离塞从软管处伸出,还包括有安全夹,所述安全夹套接在钢针上,所述安全夹的外端卡接在套管座的后端,所述钢针上设有偏平凹陷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针管上套设有安全夹,当拔出针管时,安全夹向针尖方向移动,到达钢针偏平凹陷点的时候处,安全夹即卡在针尖位,将针尖包裹在安全夹内,免除了针刺伤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型可留置内瘘针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品,特别是内瘘针。
技术介绍
内瘘针是一种主要用于血液透析的血液采集装置,为了保证血液透析能够正常进行,穿刺针通常都要做成针管状,因此穿刺针尺寸大,发生针刺伤的几率更大。目前,国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已达13万人以上,而动静脉内瘘被称之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生命线”,血液透析需每周2次以上,内瘘针使用量非常大。目前可留置内瘘针,在使用完成后,由于没有保护装置,针管暴露在外,故而使医护人员在清理、废弃时容易受针刺伤害,而引起污染和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简便,安全可靠,免除针管刺伤危害的内瘘针。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安全型可留置内瘘针,包括有套管座、针座,所述套管座的前端设有软管,所述套管座的后端设有隔离塞,所述针座的前端设有钢针,所述钢针穿过隔离塞从软管处伸出,还包括有安全夹,所述安全夹套接在钢针上,所述安全夹的外端卡接在套管座的后端,所述钢针上设有偏平凹陷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全夹包括有弹性的上封边与下封边,所述上封边与下封边的前端可重叠,所述钢针的前端从安全夹的前端伸出,所述上封边与下封边的前端与钢针的外端面抵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管座的侧面还设有延长管,所述延长管与软管连通,所述延长管的末端设有护帽,所述延长管中间设有导管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管座的外侧还轴接有旋转针翼,所述旋转针翼包括有两片粘接面,所述两片粘接面分别位于套管座的两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管座的前端还包括有护套,所述护套与套管座卡接,所述软管可藏在护套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座的后端还包括有排气接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针管上套设有安全夹,当拔出针管时,安全夹向针尖方向移动,到达钢针偏平凹陷点的时候处,安全夹即卡在针尖位,将针尖包裹在安全夹内,免除了针刺伤的危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一种安全型可留置内瘘针,包括有套管座1、针座2,所述套管座1的前端设有软管3,所述套管座1的后端设有隔离塞4,所述针座2的前端设有钢针5,所述钢针5穿过隔离塞4从软管3处伸出,还包括有安全夹6,所述安全夹6套接在钢针5上,所述安全夹6的外端卡接在套管座1的后端,所述钢针5上设有偏平凹陷点。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全夹6包括有弹性的上封边与下封边,所述上封边与下封边的前端可重叠,所述钢针的前端从安全夹6的前端伸出,所述上封边与下封边的前端与钢针的外端面抵接。钢针在穿刺的时候,上下封边的前端抵接在钢针的外表面,使得钢针而已自由移动,当退针的时候,针尖完全退入到上下封边内时,上下封边在弹力的作用下重叠一起,封闭了针尖的出口,同时钢针上的扁平凹陷点卡在了安全夹内,从而针尖就被完全包裹住,避免了针尖伤人。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套管座1的侧面还设有延长管7,所述延长管7与软管3连通,所述延长管7的末端设有护帽,所述延长管7中间设有导管夹。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套管座1的外侧还轴接有旋转针翼8,所述旋转针翼8包括有两片粘接面,所述两片粘接面分别位于套管座1的两侧。针对不同的位置,通过旋转针翼可以方便对不同部位进行定位。在使用时,每个医护人员有不同的手法,扎针的方向不同,旋转的针翼可满足不同的角度,方便使用。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套管座1的前端还包括有护套9,所述护套9与套管座1卡接,所述软管可藏在护套9中。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针座2的后端还包括有排气接头10。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型可留置内瘘针,包括有套管座(1)、针座(2),所述套管座(1)的前端设有软管(3),所述套管座(1)的后端设有隔离塞(4),所述针座(2)的前端设有钢针(5),所述钢针(5)穿过隔离塞(4)从软管(3)处伸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安全夹(6),所述安全夹(6)套接在钢针(5)上,所述安全夹(6)的外端卡接在套管座(1)的后端,所述钢针(5)上设有偏平凹陷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型可留置内瘘针,包括有套管座(1)、针座(2),所述套管座(1)的前端设有软管(3),所述套管座(1)的后端设有隔离塞(4),所述针座(2)的前端设有钢针(5),所述钢针(5)穿过隔离塞(4)从软管(3)处伸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安全夹(6),所述安全夹(6)套接在钢针(5)上,所述安全夹(6)的外端卡接在套管座(1)的后端,所述钢针(5)上设有偏平凹陷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可留置内瘘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夹(6)包括有弹性的上封边与下封边,所述上封边与下封边的前端可重叠,所述钢针的前端从安全夹(6)的前端伸出,所述上封边与下封边的前端与钢针的外端面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珠何辰周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百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