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舌根部肿瘤穿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223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7:22
一种舌根部肿瘤穿刺组件,包括导引管和穿刺针,所述导引管一端为腔内端,另一端为腔外端,所述腔外端设有植入器卡接部,所述穿刺针穿过所述导引管并与所述导引管抽插配合,所述导引管上设有弯曲导引部,所述穿刺针为柔性穿刺针,所述穿刺针中部设有粒子通道,所述穿刺针的一端为穿刺部,所述穿刺针的另一端为粒子入口。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舌根部肿瘤穿刺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导引管中弯曲导引部的设置,可以导引柔性穿刺针经口从舌根部直接插入肿瘤内,无须再经颌下穿刺进针,大大减小了患者的创伤,既方便医生操作,又降低了医疗成本;具体操作时可以经口部在可视情况下进针,具有高精度及易于操作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舌根部肿瘤穿刺组件
本技术涉及放射治疗
,尤其涉及一种舌根部肿瘤穿刺组件。
技术介绍
舌根部肿瘤的发病率虽较舌体部为低,但也常见,且良性和恶性者均有。据临床统计,舌根部肿瘤以恶性多见。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舌根部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舌根部在口腔的位置偏后,视野不清,操作不便。敏感的咽反射使病人恶心甚至呕吐,给检查、治疗工作造成困难。舌根部肿瘤还常涉及咽喉,手术后的水肿反应和血肿均会引起呼吸道梗阻,甚至窒息死亡。因此,舌根部肿瘤手术的成功关键是手术进路和手术安全问题。目前针对舌根部肿块的插植并无专门的施源器穿刺针,传统的粒子治疗是超声引导下从下颌下穿刺进针进行粒子植入,穿刺进针路径较长,创伤较大,操作复杂,副反应高。徒手插植依赖术者的临床经验,能开展的单位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弯曲导引部的导引管可以导引柔性穿刺针经口从舌根部直接插入肿瘤内,无须再经颌下穿刺进针,能够减小了患者的创伤的舌根部肿瘤穿刺组件。按照本技术提供的舌根部肿瘤穿刺组件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包括导引管和穿刺针,所述导引管一端为腔内端,另一端为腔外端,所述腔外端设有植入器卡接部,所述穿刺针穿过所述导引管并与所述导引管抽插配合,所述导引管上设有弯曲导引部,所述穿刺针为柔性穿刺针,所述穿刺针中部设有粒子通道,所述穿刺针的一端为穿刺部,所述穿刺针的另一端为粒子入口。本技术提供的舌根部肿瘤穿刺组件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导引管包括直向导引部和所述弯曲导引部,所述直向导引部的一端与所述弯曲导引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直向导引部的另一端为所述腔外端,所述弯曲导引部的另一端为所述腔内端。所述直向导引部和所述弯曲导引部的长度之比为3:1-1.5:1。所述导引管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直向导引部的所处直线与所述腔内端延伸方向的所处直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170度。所述导引管和所述穿刺针的长度之比为1:2-4:5。所述导引管的内径与所述穿刺针的外径之比为5:4-10:9。所述穿刺针上设有刻度标记。所述穿刺针为金属材质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上设有操作柄,所述操作柄上设有导引槽,所述导引槽与所述粒子入口连通。按照本技术提供的舌根部肿瘤穿刺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导引管中弯曲导引部的设置,可以导引柔性穿刺针经口从舌根部直接插入肿瘤内,无须再经颌下穿刺进针,大大减小了患者的创伤,既方便医生操作,又降低了医疗成本;具体操作时可以经口部在可视情况下进针,尤其是临床上较难处理的残端深部肿块,具有高精度及易于操作的特点;同时临床医生能根据肿瘤形状调节穿刺针数量、进针位置及深度,在不增加周围正常组织损伤的前提下提高肿瘤靶区剂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按照本技术提供的舌根部肿瘤穿刺组件实施例,包括导引管1和穿刺针2,所述导引管1一端为腔内端13,另一端为腔外端14,所述腔外端14设有植入器卡接部3,所述穿刺针2穿过所述导引管1并与所述导引管1抽插配合,所述导引管1上设有弯曲导引部12,所述穿刺针2为柔性穿刺针2,所述穿刺针2中部设有粒子通道23,所述穿刺针2的一端为穿刺部21,所述穿刺针2的另一端为粒子入口22。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与植入器配合使用,植入器卡接部3与植入器卡接配合。导引管1中弯曲导引部12的设置,可以导引柔性穿刺针2经口从舌根部直接插入肿瘤内,无须再经颌下穿刺进针,大大减小了患者的创伤,既方便医生操作,又降低了医疗成本;具体操作时可以经口部在可视情况下进针,尤其是临床上较难处理的残端深部肿块,具有高精度及易于操作的特点;同时临床医生能根据肿瘤形状调节穿刺针2数量、进针位置及深度,在不增加周围正常组织损伤的前提下提高肿瘤靶区剂量。参见图1,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导引管1包括直向导引部11和所述弯曲导引部12,所述直向导引部11的一端与所述弯曲导引部12的一端连接,所述直向导引部11的另一端为所述腔外端14,所述弯曲导引部12的另一端为所述腔内端13。所述导引管1为一体成型结构。导引管1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参见图1,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所述直向导引部11和所述弯曲导引部12的长度之比为3:1-1.5:1。本实施例优选为2:1。该结构的导引管1,既能满足将穿刺针2导引至靠近舌根肿瘤的位置,又能保证导引管1操作的灵活性。参见图1,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所述直向导引部11的所处直线与所述腔内端13延伸方向的所处直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170度。本实施例优选为165度。该结构的导引管1,既能满足将穿刺针2导引至靠近舌根肿瘤的位置,又能保证导引管1操作的灵活性。参见图1,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导引管1和所述穿刺针2的长度之比为1:2-4:5。本实施例优选为1:1.3。参见图1,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导引管1的内径与所述穿刺针2的外径之比为5:4-10:9。本实施例优选为5:4.2。保证导引管1与穿刺针2之间抽插活动的灵活性,以及操作精度。参见图1,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所述穿刺针2上设有刻度标记。具体使用时可以根据刻度及时计算出穿刺针2插入肿瘤靶区的深度。参见图1,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所述穿刺针2为金属材质的穿刺针2。柔韧性好,穿刺效果佳。所述导引管1为金属材质,对放射性物质有屏蔽作用,减小粒子对医护人员或者患者其他部位是损伤。参见图1,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所述穿刺针2上设有操作柄4,所述操作柄4上设有导引槽,所述导引槽与所述粒子入口22连通。方便操作、粒子装入效率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舌根部肿瘤穿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引管和穿刺针,所述导引管一端为腔内端,另一端为腔外端,所述腔外端设有植入器卡接部,所述穿刺针穿过所述导引管并与所述导引管抽插配合,所述导引管上设有弯曲导引部,所述穿刺针为柔性穿刺针,所述穿刺针中部设有粒子通道,所述穿刺针的一端为穿刺部,所述穿刺针的另一端为粒子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舌根部肿瘤穿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引管和穿刺针,所述导引管一端为腔内端,另一端为腔外端,所述腔外端设有植入器卡接部,所述穿刺针穿过所述导引管并与所述导引管抽插配合,所述导引管上设有弯曲导引部,所述穿刺针为柔性穿刺针,所述穿刺针中部设有粒子通道,所述穿刺针的一端为穿刺部,所述穿刺针的另一端为粒子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舌根部肿瘤穿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管包括直向导引部和所述弯曲导引部,所述直向导引部的一端与所述弯曲导引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直向导引部的另一端为所述腔外端,所述弯曲导引部的另一端为所述腔内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舌根部肿瘤穿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向导引部和所述弯曲导引部的长度之比为3:1-1.5: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舌根部肿瘤穿刺组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素青王俊杰孙海涛姜玉良范京红张喜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