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钉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099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钉扣机,包括底座、立架和横臂,其中:所述的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送扣气缸和与送扣气缸装配且水平伸缩的送扣活塞臂;所述的横臂上设置有钉扣气缸和与钉扣气缸装配且垂直伸缩的钉扣活塞臂;且所述送扣气缸和钉扣气缸均通过管道连接一主气压管;所述的横臂上、送扣气缸与钉扣气缸之间还设置有纽扣筒,且所述的纽扣筒和钉扣活塞臂均与送扣活塞臂垂直设置;所述的钉扣活塞臂的正下方底座上还设置有送钉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钉扣机上增加互相配合的纽扣筒和送扣气缸及活塞臂,实现了铆钉扣上扣的自动上料;通过送钉装置实现了铆钉扣下钉的自动上料;同时采用与送扣气缸同一驱动气源的钉扣气缸及活塞臂,使送钉、钉扣同时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

A Kind of Nail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ail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stand and a cross arm. The top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button cylinder and a feeding button piston arm assembled with the feeding button cylinder and scaled horizontally; the cross arm is provided with a nailing cylinder and a vertical scaling nailing piston arm assembled with the nailing cylinder; and the feeding button cylinder and the nailing button cylinder are connected to a main through a pipeline. A button barrel is also arranged between the transverse arm, the feed button cylinder and the nail button cylinder, and the button barrel and the nail button piston arm are vertically arranged with the feed button piston arm. The nail feeding device is also arranged on the base directly below the nail button piston arm.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automatic feeding of rivet buckle by adding a matching button barrel, a feeding cylinder and a piston arm on the nail buckler, realizes the automatic feeding of rivet buckle down by means of a feeding device, and adopts a nail buckle cylinder and a piston arm with the same driving air source as the feeding cylinder, so that the nail feeding and the nail buckle can be carried out simultaneously, thus improving the work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钉扣机
本技术涉及服装加工领域,特别指一种钉扣机。
技术介绍
金属铆钉扣广泛应用于各种服装行业,由于金属铆钉扣具有美观时尚的特点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尤其是在牛仔服装业更是备受推崇。目前的钉扣机在使用时,需要人工上扣,然后再对纽扣进行施力铆紧。这样既需要手动进行纽扣的上料,由于纽扣比较细小,人工上料时,纽扣容易从人手上掉落造成上料失败,也易出现生产事故,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钉扣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钉扣机,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顶部一侧的立架,和设置在立架顶端且对应底座的横臂,其中:所述的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送扣气缸和与送扣气缸装配且水平伸缩的送扣活塞臂;所述的横臂上设置有钉扣气缸和与钉扣气缸装配且垂直伸缩的钉扣活塞臂;且所述送扣气缸和钉扣气缸均通过管道连接一主气压管;所述的横臂上、送扣气缸与钉扣气缸之间还设置有纽扣筒,且所述的纽扣筒和钉扣活塞臂均与送扣活塞臂垂直设置;所述的钉扣活塞臂的正下方底座上还设置有送钉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送钉装置嵌设于底座内,包括传送带,和设置在传送带下方且正对钉扣活塞臂的受力支架,其中对应受力支架上方传送带位置设置有感应器,且所述感应器连接并控制主气压管送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送扣活塞臂一端延伸至送扣气缸内,另一端开有落扣孔,所述纽扣筒的底端与送扣活塞臂顶面接触,所述送扣活塞臂伸出其上的落扣孔对应钉扣活塞臂及送钉装置。优选的,所述的送扣活塞臂顶面与纽扣筒底端设有相互配合的顶扣凸台和封扣凹槽。优选的,所述的落扣孔为底端与落扣一致的锥形孔,且落扣孔的底面设有向孔中心倾斜的柔性挡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钉扣活塞臂的顶端延伸至钉扣气缸内,底端设置有一钉扣头,且该钉扣头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送扣气缸通过送扣气压管道连接主气压管,所述的钉扣气缸通过钉扣气压管道连接主气压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主气压管上设置有气压阀和气压表。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钉扣机上增加互相配合的纽扣筒和送扣气缸及活塞臂,实现了铆钉扣上扣的自动上料;通过送钉装置实现了铆钉扣下钉的自动上料;同时采用与送扣气缸同一驱动气源的钉扣气缸及活塞臂,使送钉、钉扣同时进行。本钉扣机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生产安全性,使钉扣铆接牢固、稳定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送钉装置与对应部件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送扣活塞臂与纽扣筒装配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落扣孔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序号说明:1、主气压管,2、气压表,3、气压阀,4、送扣气压管道,5、立架,6、送扣气缸,7、底座,8、送扣活塞臂,8-1、顶扣凸台,9、感应器,10、传送带,11、落扣孔,11-1、柔性挡条,12、钉扣头,13、钉扣活塞臂,14、钉扣气缸,15、钉扣气压管道,16、纽扣筒,16-1、封扣凹槽,17、横臂、18、受力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2所示,该钉扣机包括底座7,设置在底座7顶部一侧的立架5,和设置在立架5顶端且对应底座7的横臂17。所述的底座7的顶部设置有送扣气缸6和与送扣气缸6装配且水平伸缩的送扣活塞臂8。所述的横臂17上设置有钉扣气缸14和与钉扣气缸14装配且垂直伸缩的钉扣活塞臂13。且所述送扣气缸6和钉扣气缸14均通过管道连接一主气压管1。所述的横臂17上、送扣气缸6与钉扣气缸14之间还设置有纽扣筒16。且所述的纽扣筒16和钉扣活塞臂13均与送扣活塞臂8垂直设置。所述的钉扣活塞臂13的正下方底座7上还设置有送钉装置。具体的,如图1、2所示,送钉装置嵌设于底座7内。包括传送带1,和设置在传送带1下方且正对钉扣活塞臂13的受力支架18。其中对应受力支架18上方传送带位置设置有感应器9,且所述感应器9连接并控制主气压管1送气,该感应器感应传送带送来的下钉到达受力支架上方位置即做出指令发送给主气压管及连接控制部件工作。具体的,如图1所示,送扣活塞臂8一端延伸至送扣气缸6内,另一端开有落扣孔11。所述纽扣筒16的底端与送扣活塞臂8顶面接触,所述送扣活塞臂8伸出其上的落扣孔11对应钉扣活塞臂13及送钉装置,使得工作时钉扣活塞臂13上的钉扣头12、落扣孔11及送钉装置的受力支架18处于同一垂直位置,完成压铆。更具体的,如图3所示,送扣活塞臂8顶面与纽扣筒16底端设有相互配合的顶扣凸台8-1和封扣凹槽16-1,这样可以保证一次下落一颗扣至落扣孔内,其它扣被顶扣凸台及封扣凹槽配合封在筒内。更具体的,如图4所示,落扣孔11为底端与落扣一致的锥形孔,锥形孔能在送扣气臂将纽扣撞出时,防止纽扣脱离。且落扣孔11的底面设有向孔中心倾斜的柔性挡条11-1,挡条采用柔软性能较好的锰或者高碳铝作为材料,能限制纽扣在没有压力作用时不会脱落,在钉扣时能使纽扣准确到达钉扣位置。具体的,如图1、2所示,钉扣活塞臂13的顶端延伸至钉扣气缸14内,底端设置有一钉扣头12,且该钉扣头12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头,采用锥形头可以使中部更受力,适应于铆钉所需的受力要求。具体的,如图1所示,送扣气缸6通过送扣气压管道4连接主气压管1。所述的钉扣气缸14通过钉扣气压管道15连接主气压管1。两用独立的分气压管道利于检修,实际使用时也可以通过调整管道长度来调整给气,更好的满足加工需求,以达到钉扣的同步性。所述的主气压管1上设置有气压阀3和气压表2。气压源为钉扣机的工作提供动力,通过观察气压表能随时调整工作气压。工作时,纽扣筒提前装入铆钉扣的上扣,传送带上放置好铆钉扣的下钉,待上扣衣物铺放在送钉装置顶面的底座上。钉扣机工作时,通过主气压管道传递的压力使得送扣活塞臂能水平伸缩移动,使得钉扣活塞臂垂直上下移动。纽扣筒将上扣落入送扣活塞臂的落扣孔内,并随送扣活塞臂伸至钉扣头正下方;传送带同时也将下钉送至受力支架对应的传送带正上方,即对应落扣孔、钉扣头位置;同步钉扣活塞臂得力下压,即将上扣和下钉铆接在衣物上,实现了自动上扣和快速钉扣。本技术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技术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钉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7),设置在底座(7)顶部一侧的立架(5),和设置在立架(5)顶端且对应底座(7)的横臂(17),其中:所述的底座(7)的顶部设置有送扣气缸(6)和与送扣气缸(6)装配且水平伸缩的送扣活塞臂(8);所述的横臂(17)上设置有钉扣气缸(14)和与钉扣气缸(14)装配且垂直伸缩的钉扣活塞臂(13);且所述送扣气缸(6)和钉扣气缸(14)均通过管道连接一主气压管(1);所述的横臂(17)上、送扣气缸(6)与钉扣气缸(14)之间还设置有纽扣筒(16),且所述的纽扣筒(16)和钉扣活塞臂(13)均与送扣活塞臂(8)垂直设置;所述的钉扣活塞臂(13)的正下方底座(7)上还设置有送钉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钉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7),设置在底座(7)顶部一侧的立架(5),和设置在立架(5)顶端且对应底座(7)的横臂(17),其中:所述的底座(7)的顶部设置有送扣气缸(6)和与送扣气缸(6)装配且水平伸缩的送扣活塞臂(8);所述的横臂(17)上设置有钉扣气缸(14)和与钉扣气缸(14)装配且垂直伸缩的钉扣活塞臂(13);且所述送扣气缸(6)和钉扣气缸(14)均通过管道连接一主气压管(1);所述的横臂(17)上、送扣气缸(6)与钉扣气缸(14)之间还设置有纽扣筒(16),且所述的纽扣筒(16)和钉扣活塞臂(13)均与送扣活塞臂(8)垂直设置;所述的钉扣活塞臂(13)的正下方底座(7)上还设置有送钉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钉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钉装置嵌设于底座(7)内,包括传送带(10),和设置在传送带(10)下方且正对钉扣活塞臂(13)的受力支架(18),其中对应受力支架(18)上方传送带位置设置有感应器(9),且所述感应器(9)连接并控制主气压管(1)送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钉扣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令池
申请(专利权)人:武冈市琳琪家纺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