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载调容集合式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0641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有载调容集合式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壳体;所述电容器壳体内并联若干组小电容器;所述若干组小电容器的端子引出至有载分接开关接头;所述有载分接开关采用真空开关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调容时无需断开前级开关,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有载分接开关采用真空开关管替代传统的电弧触头,电流在真空开关管内分断,产生的电弧在真空开关管内熄灭,从熄弧介质上解决了油的碳化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载调容集合式电容器
本技术涉及集合式电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载调容集合式电容器。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我国的电容器制造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和学习、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已经从根本上摆脱了大量进口国外产品的局面,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的电容器生产大国。集合式电容器作为并联电容器的一种目前应用较为广泛。集合式电容器主要分为单组固定容量、无载调节容量两种。用户需要调容时需要断开前级开关才能操作,很不方便,效率低,用户体验差,而且传统的油浸式有载分接开关,其油室内的油既是分接开关的绝缘介质,又是切换过程中主通断触头及过渡触头电弧熄灭的介质,同时兼做机械传动部分的润滑剂和触头与导电部件的冷却介质,由于调容时分接开关切断的为纯容性电流,运行中随着操作次数的增加,油中的碳化物不断增多,电弧触头的烧损和机械磨损都会加剧。因此不得不靠经常的换油和更换电弧触头,用频繁的维护、检修来保证电容器的可靠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种有载调容集合式电容器,来解决以上
技术介绍
部分提到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有载调容集合式电容器,其包括电容器壳体;所述电容器壳体内并联若干组小电容器;所述若干组小电容器的端子引出至有载分接开关接头;所述有载分接开关采用真空开关管。特别地,所述有载分接开关包括真空开关管K1、真空开关管K2、分接选择器St、过渡电阻R、与真空开关管K1相连的动触头G11和动触头G12、与分接选择器St单、双相连的定触头A11、定触头A12、定触头A21、定触头A22;所述真空开关管K1通过动触头G12连接分接选择器St;所述真空开关管K2与过渡电阻R串联后与分接选择器St并接。本技术提出的有载调容集合式电容器在调容时无需断开前级开关,操作方便。本技术中小电容器的端子引出至有载分接开关接头;有载分接开关采用真空开关管替代传统的电弧触头,电流在真空开关管内分断,产生的电弧在真空开关管内熄灭,从熄弧介质上解决了油的碳化问题。因此,在任何使用条件下都不需要加装在线净油装置;由于有载分接开关油室内的油没有碳化,不存在碳粒吸附在绝缘材料表面的问题,因此有载分接开关的绝缘性能从根本上得到保证;有载分接开关的长期载流由专用的机械主触头来承担,真空开关管只是在切换过程中瞬时承载,开关的过载能力强;所有真空开关管可靠固定安装,真空开关管不会产生误动作。本技术增加了有载调容集合式电容器内部绝缘油的寿命,可将传统集合式电容器的分组数量由2组增加到8组,最大化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A至图1H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有载分接开关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实施例中有载调容集合式电容器具体包括电容器壳体;所述电容器壳体内并联若干组小电容器;所述若干组小电容器的端子引出至有载分接开关接头;所述有载分接开关采用真空开关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有载分接开关包括真空开关管K1、真空开关管K2、分接选择器St、过渡电阻R、与真空开关管K1相连的动触头G11和动触头G12、与分接选择器St单、双相连的定触头A11、定触头A12、定触头A21、定触头A22;所述真空开关管K1通过动触头G12连接分接选择器St;所述真空开关管K2与过渡电阻R串联后与分接选择器St并接。工作时,本实施例中有载分接开关由第二分接(分接头3,分接头2)转换到第一分接(分接头2,分接头1)的工作原理如图1A至图1H所示,过程如下:如图1A所示,有载分接开关在第二分接(分接头3,分接头2)工作,有载分接开关未开始动作,负载电流IN由分接头2、定触头A22、动触头G12、真空开关管K1、动触头G11、定触头A21、分接头3流出。如图1B所示,有载分接开关开始工作,分接选择器St动作,单数分接头由第三分接(分接头4,分接头3)转换到第一分接(分接头2,分接头1),此时负载电流IN还是由分接头2、定触头A22、动触头G12、真空开关管K1、动触头G11、定触头A21、分接头3流出。如图1C所示,分接选择器St转换完毕,切换开关动作,将真空开关管K2接通,由于过渡电阻R与真空开关管K2连接,负载电流IN继续由分接头2、定触头A22、动触头G12、真空开关管K1、动触头G11、定触头A21、分接头3流出。如图1D所示,切换开关继续动作,将真空开关管K1断开,负载电流IN经过分接头2、真空开关管K2、过渡电阻R、分接头3流出。如图1E所示,切换开关继续动作,将动触头G11、G12与定触头A22、A21断开,这时负载电流IN继续由分接头2、真空开关管K2、过渡电阻R、分接头3流出。如图1F所示,切换开关继续动作,将动触头G11、G12与定触头A11、A12接通,这时负载电流IN继续由分接头2、真空开关管K2、过渡电阻R、分接头3流出。如图1G所示,图中IC指循环电流;切换开关继续动作,将真空开关管K1接通,这时负载电流IN由分接头2、定触头A12、动触头G12、真空开关管K1、动触头G11、定触头A11、分接头1流出,同时在真空开关管K2、定触头A12、动触头G12、真空开关管K1、动触头G11、定触头A11、分接头1、分接头3、过渡电阻R之间有一环流IR存在,通过过渡电阻R的桥接,以免消弧线圈B内部线圈短路,烧坏消弧线圈B。如图1H所示,图中IC指循环电流;切换开关继续动作,将真空开关管K2断开,这时负载电流IN由分接头2、定触头A12、动触头G12、真空开关管K1、动触头G11、定触头A11、分接头1流出,此时有载分接开关动作完毕,它完成了一个分接过程的转换,反之亦然。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技术提出的集合式电容器绝缘油无碳化,但为了确保安全,本实施例中在电容器壳体内装设一个气体继电器,当内部发生故障时,将产生大量气体,造成油流速加快,使气体继电器挡板动作、跳闸接点闭合,切断前级断路器,避免事故扩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调容时无需断开前级开关,操作方便。本技术中小电容器的端子引出至有载分接开关接头;有载分接开关采用真空开关管替代传统的电弧触头,电流在真空开关管内分断,产生的电弧在真空开关管内熄灭,从熄弧介质上解决了油的碳化问题。因此,在任何使用条件下都不需要加装在线净油装置;由于有载分接开关油室内的油没有碳化,不存在碳粒吸附在绝缘材料表面的问题,因此有载分接开关的绝缘性能从根本上得到保证;有载分接开关的长期载流由专用的机械主触头来承担,真空开关管只是在切换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载调容集合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器壳体;所述电容器壳体内并联若干组小电容器;所述若干组小电容器的端子引出至有载分接开关接头;所述有载分接开关采用真空开关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载调容集合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器壳体;所述电容器壳体内并联若干组小电容器;所述若干组小电容器的端子引出至有载分接开关接头;所述有载分接开关采用真空开关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载调容集合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载分接开关包括真空开关管K1、真空开关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霄飞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锡容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