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0430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背光源模组,包括下框(1)、膜片组件(2)、侧光源(3)、定位条(4)和中框(5),所述下框(1)与中框(5)固定连接,所述膜片组件(2)固定设置在下框(1)和中框(5)之间;所述定位条(4)设置在下框(1)内部,所述定位条(4)用于膜片组件(2)的定位和固定;所述侧光源(3)设置在下框(1)的内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源模组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的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源模组。
技术介绍
背光源模组用于为液晶显示器提供光源,是液晶显示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件。背光源模组一般包括框架、光源和膜片组件,框架支撑整个结构,膜片组件固定安装在框架内。膜片组件包括导光板和多个膜片,如散光膜、增光膜,导光板需要固定在框架内,膜片需要固定在导光板上或框架内,现在一般采用在导光板上设置定位固定结构的方式来固定膜片,但是对于较大的背光源模组,在大块的导光板上制作定位固定结构不容易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的背光源模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光源模组,包括下框、膜片组件、侧光源、定位条和中框,所述下框与中框固定连接,所述膜片组件固定设置在下框和中框之间;所述定位条设置在下框内部,所述定位条用于膜片组件的定位和固定;所述侧光源设置在下框的内侧面。进一步地,所述膜片组件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与定位条并列设置在下框内;所述定位条包括支撑部和限位部,所述支撑部支撑在导光板靠近侧光源一侧,所述限位部卡在导光板与下框之间的空间内。进一步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框(1)、膜片组件(2)、侧光源(3)、定位条(4)和中框(5),所述下框(1)与中框(5)固定连接,所述膜片组件(2)固定设置在下框(1)和中框(5)之间;所述定位条(4)设置在下框(1)内部,所述定位条(4)用于膜片组件(2)的定位和固定;所述侧光源(3)设置在下框(1)的内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框(1)、膜片组件(2)、侧光源(3)、定位条(4)和中框(5),所述下框(1)与中框(5)固定连接,所述膜片组件(2)固定设置在下框(1)和中框(5)之间;所述定位条(4)设置在下框(1)内部,所述定位条(4)用于膜片组件(2)的定位和固定;所述侧光源(3)设置在下框(1)的内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组件(2)包括导光板(22),所述导光板(22)与定位条(4)并列设置在下框(1)内;所述定位条(4)包括支撑部(41)和限位部(42),所述支撑部(41)支撑在导光板(22)靠近侧光源(3)一侧,所述限位部(42)卡在导光板(22)与下框(1)之间的空间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1)内的底部、靠近侧光源(3)安装侧还设置有第一定位柱(11),所述导光板(22)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开口(221),所述第一定位柱(11)与第一定位开口(221)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组件(2)还包括扩散膜(23)和/或增光膜,所述扩散膜(23)、增光膜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开口(26),所述第二定位开口(26)与第一定位柱(11)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条(4)还包括第二定位柱(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磊姚志图罗增昌刘启玉彭环洋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伟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