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的盘状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020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拆卸的盘状换热器,包括外盖、内盖和基壳,所述基壳、外盖和内盖均呈椭圆状结构,基壳的底部设有卡箍组件,内盖通过若干螺栓安装在基壳上且两者能够形成一个密封的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肋板,肋板呈螺旋状设置且能够与基壳的内壁形成导流槽,容纳腔内设有与导流槽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换热管,基壳上设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入水管,外盖的侧壁上设有出水管、冷媒进口管和冷媒出口管,基壳的背侧上设有清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在热交换过程中,对导流槽表面残留的水垢自动清理,从而确保了整体的热交换效率,在不影响整体的密封情况下,对整体进行清理处理,提高了整体的使用寿命,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的盘状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是一种可拆卸的盘状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行业涉及暖通、压力容器、中水处理设备,化工,石油等近30多种产业,相互形成产业链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换热器产业市场规模在500亿元左右,主要集中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船舶、集中供暖、制冷空调、机械、食品、制药等领域。现有技术的换热器换热效率随着应用时间累积而逐渐下降,特别是整体结构类的换热器换热效率下降最明显,究其原因,是过流水在封闭的换热器中积垢,水垢附着在换热元件表面影响热交换。如不及时清理则会影响其换热效果,现有的在对换热器进行清理时,不仅不易对换热器进行拆卸,且在拆卸和安装过程中,影响换热器的密封效果,导致换热器的使用寿命缩短,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的盘状换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盖、内盖和基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的盘状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盖(1)、内盖(2)和基壳(3),所述基壳(3)、外盖(1)和内盖(2)均呈椭圆状结构,外盖(1)的顶部与基壳(3)的顶部转动连接,基壳(3)的底部设有对外盖(1)进行固定的卡箍组件(4),内盖(2)通过若干螺栓安装在基壳(3)上且两者能够形成一个密封的容纳腔,该容纳腔内设有与基壳(3)固定连接的肋板(5),肋板(5)呈螺旋状设置且能够与基壳(3)的内壁形成导流槽(6),所述容纳腔内设有与导流槽(6)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换热管(7),基壳(3)上设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入水管(8),外盖(1)的侧壁上设有分别与容纳腔相连通的出水管(9)、冷媒进口管(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的盘状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盖(1)、内盖(2)和基壳(3),所述基壳(3)、外盖(1)和内盖(2)均呈椭圆状结构,外盖(1)的顶部与基壳(3)的顶部转动连接,基壳(3)的底部设有对外盖(1)进行固定的卡箍组件(4),内盖(2)通过若干螺栓安装在基壳(3)上且两者能够形成一个密封的容纳腔,该容纳腔内设有与基壳(3)固定连接的肋板(5),肋板(5)呈螺旋状设置且能够与基壳(3)的内壁形成导流槽(6),所述容纳腔内设有与导流槽(6)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换热管(7),基壳(3)上设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入水管(8),外盖(1)的侧壁上设有分别与容纳腔相连通的出水管(9)、冷媒进口管(10)和冷媒出口管(11),出水管(9)位于外盖(1)的中心处,导流槽(6)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9)相连通,换热器的两端分别冷媒出口管(11)与冷媒进口管(10)相连通,基壳(3)的背侧上设有用于对容纳腔的中心处进行清垢的清洁组件(12),清洁组件(12)沿基壳(3)的长度方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的盘状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组件(4)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基壳(3)底部的活动部件(4a),每个活动部件(4a)均包括固定座(4a1)、铰接轴(4a2)、增压弹簧(4a3)和转动卡板(4a4),固定座(4a1)通过螺栓安装在基壳(3)的底部,铰接轴(4a2)转动的安装在固定座(4a1)上,转动卡板(4a4)的一端与铰接轴(4a2)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外盖(1)的侧壁滑动配合,增压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伟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林源热交换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