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晓专利>正文

一种壁挂式管道送排风净化新风换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01331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壁挂式管道送排风净化新风换气机,包括机体和风机,所述的机体的上部左中右分隔为风腔Ⅰ、风腔Ⅲ和风腔Ⅱ,所述的机体的底部为风腔Ⅴ,所述的风腔Ⅱ的下侧布置有风腔Ⅵ,所述的风腔Ⅵ的左侧为风腔Ⅳ,所述的风腔Ⅰ和风腔Ⅱ分别与机体外侧壁的风口Ⅰ和风口Ⅱ相连,所述的风腔Ⅰ和风腔Ⅱ分别通过内部的风阀Ⅱ和风阀Ⅳ与风腔Ⅲ相连通,所述的风腔Ⅵ通过内部的风阀Ⅲ与风腔Ⅱ相连通,所述的风腔Ⅳ分别通过内部的风机和风阀Ⅰ与风腔Ⅲ以及风腔Ⅰ相连通,所述的风腔Ⅳ和风腔Ⅵ通过过滤部件与风腔Ⅴ相连通,所述的风腔Ⅲ内部安装有加热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大大减少设备成本、及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壁挂式管道送排风净化新风换气机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通气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壁挂式管道送排风净化新风换气机。
技术介绍
现有壁挂式净化新风换气机进行净化新风和室内排风都采用2台风机和双向风管设计施工,设备成本高、体积大、安装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壁挂式管道送排风净化新风换气机,结构简单,大大减少设备成本、及施工难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壁挂式管道送排风净化新风换气机,包括机体和风机,所述的机体的上部左中右分隔为风腔Ⅰ、风腔Ⅲ和风腔Ⅱ,所述的机体的底部为风腔Ⅴ,所述的风腔Ⅱ的下侧布置有风腔Ⅵ,所述的风腔Ⅵ的左侧为风腔Ⅳ,所述的风腔Ⅰ和风腔Ⅱ分别与机体外侧壁的风口Ⅰ和风口Ⅱ相连,所述的风腔Ⅰ和风腔Ⅱ分别通过内部的风阀Ⅱ和风阀Ⅳ与风腔Ⅲ相连通,所述的风腔Ⅵ通过内部的风阀Ⅲ与风腔Ⅱ相连通,所述的风腔Ⅳ分别通过内部的风机和风阀Ⅰ与风腔Ⅲ以及风腔Ⅰ相连通,所述的风腔Ⅳ和风腔Ⅵ通过过滤部件与风腔Ⅴ相连通,所述的风腔Ⅲ内部安装有加热部件。作为补充,所述的机体为金属箱体。作为优选,所述的风腔Ⅳ通过高效过滤网与风腔Ⅴ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的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壁挂式管道送排风净化新风换气机,包括机体(1)和风机(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1)的上部左中右分隔为风腔Ⅰ(5)、风腔Ⅲ(8)和风腔Ⅱ(10),所述的机体(1)的底部为风腔Ⅴ(15),所述的风腔Ⅱ(10)的下侧布置有风腔Ⅵ(12),所述的风腔Ⅵ(12)的左侧为风腔Ⅳ(2),所述的风腔Ⅰ(5)和风腔Ⅱ(10)分别与机体(1)外侧壁的风口Ⅰ(7)和风口Ⅱ(9)相连,所述的风腔Ⅰ(5)和风腔Ⅱ(10)分别通过内部的风阀Ⅱ(6)和风阀Ⅳ(18)与风腔Ⅲ(8)相连通,所述的风腔Ⅵ(12)通过内部的风阀Ⅲ(11)与风腔Ⅱ(10)相连通,所述的风腔Ⅳ(2)分别通过内部的风机(16)和风阀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壁挂式管道送排风净化新风换气机,包括机体(1)和风机(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1)的上部左中右分隔为风腔Ⅰ(5)、风腔Ⅲ(8)和风腔Ⅱ(10),所述的机体(1)的底部为风腔Ⅴ(15),所述的风腔Ⅱ(10)的下侧布置有风腔Ⅵ(12),所述的风腔Ⅵ(12)的左侧为风腔Ⅳ(2),所述的风腔Ⅰ(5)和风腔Ⅱ(10)分别与机体(1)外侧壁的风口Ⅰ(7)和风口Ⅱ(9)相连,所述的风腔Ⅰ(5)和风腔Ⅱ(10)分别通过内部的风阀Ⅱ(6)和风阀Ⅳ(18)与风腔Ⅲ(8)相连通,所述的风腔Ⅵ(12)通过内部的风阀Ⅲ(11)与风腔Ⅱ(10)相连通,所述的风腔Ⅳ(2)分别通过内部的风机(16)和风阀Ⅰ(4)与风腔Ⅲ(8)以及风腔Ⅰ(5)相连通,所述的风腔Ⅳ(2)和风腔Ⅵ(12)通过过滤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何梦佳
申请(专利权)人:张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