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超高清图像实时增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0109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超高清图像实时增强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增强模块、视频切换模块、通讯模块、微控制器和上位机;该系统对超高清图像进行采集和增强,再经所述视频切换模块进行通道选择和输出,最后由所述通讯模块传输给上位机进行显示。(1)本发明专利技术通用性强、适配性好,可增强多种不同格式的视频图像。(2)其图像增强处理速度快、实时性强,对于2160p及以下图像,可支持所有帧速率输出。(3)其系统采用嵌入式主板设计,体积小、功耗低。(4)其系统对医用图像增强效果明显。可将医疗图像中的细节明显突出,帮助医生观察到难以发现的早期病灶、增生、微小异物和极为细小的血管部分,以此降低漏诊率和降低手术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超高清图像实时增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图像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医用超高清图像实时增强系统。
技术介绍
医用电子内窥镜是通过前端CCD感光器件获取体内图像,经内部镜体传输至图像处理器进行处理与显示的医疗诊断仪器。医用电子内窥镜系统具有微创、直视等优势,应用广泛。医生通过电子内窥镜直接观察人体内脏器官和组织病变的情况,对于颜色及形态已经明显改变的病灶,可以直接观察发现;对于微小血管、扁平的癌变和增生则难以发现,容易发生漏诊。通过高分辨率的医学电子内窥镜及对应图像增强技术,可帮助医生观察到更多细节,提高浅表病杜及早期癌变的检出率,具有突出的诊疗优势。目前常用的医用图像处理系统以处理高清图像为主,大多基于PC机或FPGA片上系统进行设计和开发,可以满足高清视频图像实时增强的基本要求,可移植性强、性价比高。但当视频图像分辨率进一步提高时,需要处理的信息量会成倍增加,PC机平台的处理时间会成倍增加,很难达到实时性要求;基于FPGA的片上系统则需要扩展处理阵列数量,不仅增加设计复杂度,而且会提升系统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超高清图像实时增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增强模块、视频切换模块、通讯模块、微控制器和上位机;该系统对超高清图像进行采集和增强,再经所述视频切换模块进行通道选择和输出,最后由所述通讯模块传输给上位机进行显示;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含前置采样单元、数据缓存单元、信号处理单元、信号校正单元和时序驱动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超高清图像实时增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增强模块、视频切换模块、通讯模块、微控制器和上位机;该系统对超高清图像进行采集和增强,再经所述视频切换模块进行通道选择和输出,最后由所述通讯模块传输给上位机进行显示;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含前置采样单元、数据缓存单元、信号处理单元、信号校正单元和时序驱动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超高清图像实时增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对超高清视频源进行采集和转换,输出标准数字格式的视频流给后续模块加以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超高清图像实时增强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数据缓存单元包括视频前置缓存单元和视频处理缓存单元,所述视频前置缓存单元为Ping-Pong结构的RAM,用于存储YUV信号;所述视频处理缓存单元同样为Ping-Pong结构,用于视频处理数据缓存,即去隔行计算的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超高清图像实时增强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模拟视频信号经所述前置采样单元中的前置高速视频A/D转换,转换后存入所述视频前置缓存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超高清图像实时增强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A/D采样数据进行去隔行扫描、帧频变换和图像尺寸缩放控制,其处理依据由前置采样信号的视频模式识别结果进行自适应性选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超高清图像实时增强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信号校正单元用于对原信号的YUV格式进行颜色空间转换,将其映射到YCbCr或RGB空间,同时完成显示图像部分的校正,包括对比度、亮度参数。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超高清图像实时增强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时序驱动单元利用晶振时钟后端电路提供时钟管理基准,进行视频图像重叠和模块整体逻辑控制,输出处理后视频。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超高清图像实时增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增强模块完成对输入多格式视频的处理功能,其由G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禾洪凯程郭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