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轴流高压引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87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轴流高压引风机,包括主风筒,所述主风筒的进风端可拆卸连接有进风筒,所述主风筒的出风端可拆卸连接有出风筒;所述主风筒与所述进风筒的相对接端设置有进风端对接紧固机构,所述主风筒与所述出风筒的相对接端设置有出风端对接紧固机构;所述主风筒的筒体两端分别安装有固定座,两所述固定座之间固定安装有空心轴,所述空心轴上串联安装有两级以上的叶轮,每级所述叶轮分别连接有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超静音、强风力、节能和易拆装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地下车库、高层建筑等供排风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轴流高压引风机
本技术属于供排风
,具体涉及一种管道轴流高压引风机。
技术介绍
在地下车库、高层建筑等现代设计中,都设计有供排风系统。而供排风系统当中一般都会配备风机,风机用于将外界空气吸入楼宇内或者将楼宇内的空气排出。供排风系统的管路一般需要与管道风机连接,在管道通风方案中,往往需要风机具有较高的压力,采用轴流风机时,为了弥补压力低的缺陷,可以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叶轮串联,使风机压力成倍增加,这种通过多个轴流叶轮串联工作的轴流风机即为多级轴流式通风机。管道风机由于暴露在空气中使用,经过长期使用后很容易积尘,需要定期清洗,否则将严重影响供排风效果。而现有的多级轴流管道风机多为整体式结构,与供排风系统中的管路连接后,拆装维修及清洗工作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拆装方便、可配合多种管径使用的管道轴流高压引风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管道轴流高压引风机,包括主风筒,所述主风筒的进风端可拆卸连接有进风筒,所述主风筒的出风端可拆卸连接有出风筒;所述主风筒与所述进风筒的相对接端设置有进风端对接紧固机构,所述主风筒与所述出风筒的相对接端设置有出风端对接紧固机构;所述主风筒的筒体两端分别安装有固定座,两所述固定座之间固定安装有空心轴,所述空心轴上串联安装有两级以上的叶轮,每级所述叶轮分别连接有驱动电机。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风端对接紧固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主风筒的进风端外周侧的进风端限位环,所述进风筒靠近所述主风筒的端部的外周侧亦固定设置有进风端限位环,两所述进风端限位环之间设置有进风端紧固喉箍,所述主风筒的进风端通过所述进风端紧固喉箍与所述进风筒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风端对接紧固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主风筒的出风端外周侧的出风端限位环,所述出风筒靠近所述主风筒的端部的外周侧亦固定设置有出风端限位环,两所述出风端限位环之间设置有出风端紧固喉箍,所述主风筒的出风端通过所述出风端紧固喉箍与所述出风筒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风筒包括锥台形的变径部和圆筒形的导风部;所述出风筒亦包括锥台形的变径部和圆筒形的导风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包括套装于空心轴端部的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主风筒的筒壁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肋。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电机为外转子电机,所述外转子电机的定子固定在所述空心轴上,所述外转子电机的转子兼做所述叶轮的轮毂;所述叶轮包括所述轮毂以及多个一体地安装于所述轮毂上的叶片。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风筒的进风端设置有锥环形的导流罩,所述导流罩沿气流运动方向开口逐渐变大。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主风筒通过进风筒与出风筒分别与供排风系统中的管路相连接,而主风筒与进风筒、出风筒之间通过对接紧固机构可以方便安装和拆卸;这样不仅使得主风筒拆装、维修和清理方便,而且主风筒可以进行批量生产,只需要改变进风筒、出风筒的管径,便可以与供排风系统中的多种管径相配合使用,利于提高本风机的通用性,降低生产成本;(2)整体结构设计合理,主风筒轴向长度短,其采用多级叶轮串联,每级叶轮转速独立可调,可根据风量、压力不同工况进行调节;相同转速下,本风机可以获得成倍增长的高压力,而实现相同压力下,本风机的叶轮转速可以更低,可以大幅降噪,具有超静音、强力、节能和易拆装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地下车库、高层建筑等供排风系统。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进风筒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固定座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叶轮的侧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剖视示意图。图中:1-主风筒;11-固定座;111-轴套;112-连接肋;12-空心轴;13-叶轮;14-驱动电机;2-进风筒;21-变径部;22-导风部;3-出风筒;4-进风端对接紧固机构;41-进风端限位环;42-进风端紧固喉箍;5-出风端对接紧固机构;51-出风端限位环;52-出风端紧固喉箍;6-导流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管道轴流高压引风机,包括主风筒1,所述主风筒1的进风端可拆卸连接有进风筒2,所述主风筒1的出风端可拆卸连接有出风筒3;所述主风筒1与所述进风筒2的相对接端设置有进风端对接紧固机构4,所述主风筒1与所述出风筒3的相对接端设置有出风端对接紧固机构5;所述主风筒1的筒体两端分别安装有固定座11,两所述固定座11之间固定安装有空心轴12,所述空心轴12上串联安装有两级以上的叶轮13,所述叶轮13包括轮毂以及多个一体地安装于所述轮毂上的叶片;每级所述叶轮13分别连接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最好采用外转子电机,装配时,将外转子电机的定子固定在所述空心轴12上,外转子电机的转子兼做所述叶轮13的轮毂,结构简洁合理。参考图1,所述进风端对接紧固机构4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主风筒1的进风端外周侧的进风端限位环41,所述进风筒2靠近所述主风筒1的端部的外周侧亦固定设置有进风端限位环41,两所述进风端限位环41之间设置有进风端紧固喉箍42,所述主风筒1的进风端通过所述进风端紧固喉箍42与所述进风筒2可拆卸连接。当主风筒与进风筒需要固定安装时,通过两个限位环的限位,可以快速实现喉箍的紧固连接。采用同样结构,所述出风端对接紧固机构5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主风筒1的出风端外周侧的出风端限位环51,所述出风筒3靠近所述主风筒的端部的外周侧亦固定设置有出风端限位环51,两所述出风端限位环51之间设置有出风端紧固喉箍52,所述主风筒1的出风端通过所述出风端紧固喉箍52与所述出风筒3可拆卸连接。参考图1和图2,所述进风筒2包括锥台形的变径部21和圆筒形的导风部22,所述出风筒3与进风筒结构相同,亦包括锥台形的变径部和圆筒形的导风部。这样可以根据供排风系统中的常用通风管的规格,仅需灵活配置变径部和导风部的管径,而不需要改变主风筒的规格,就可以适用于供排风系统中的不同管路。参考图1和图3,所述固定座11包括套装于空心轴端部的轴套111,所述轴套111与所述主风筒1的筒壁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肋112。本技术的主风筒通过进风筒、出风筒分别与供排风系统中的管路相连接,而主风筒与进风筒、出风筒之间通过对接紧固机构可以方便安装和拆卸;这样不仅使得主风筒拆装、维修和清理方便,而且主风筒可以进行批量生产,利于提高本风机的通用性;主风筒轴向长度短,其采用多级叶轮串联,每级叶轮转速独立可调,可根据风量、压力不同工况进行调节;在相同转速下,本风机可以获得成倍增长的高压力;而实现相同压力下,本风机的叶轮转速可以更低,可以大幅降噪,具有超静音、强力、节能和易拆装的优点,特别适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管道轴流高压引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风筒,所述主风筒的进风端可拆卸连接有进风筒,所述主风筒的出风端可拆卸连接有出风筒;所述主风筒与所述进风筒的相对接端设置有进风端对接紧固机构,所述主风筒与所述出风筒的相对接端设置有出风端对接紧固机构;所述主风筒的筒体两端分别安装有固定座,两所述固定座之间固定安装有空心轴,所述空心轴上串联安装有两级以上的叶轮,每级所述叶轮分别连接有驱动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管道轴流高压引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风筒,所述主风筒的进风端可拆卸连接有进风筒,所述主风筒的出风端可拆卸连接有出风筒;所述主风筒与所述进风筒的相对接端设置有进风端对接紧固机构,所述主风筒与所述出风筒的相对接端设置有出风端对接紧固机构;所述主风筒的筒体两端分别安装有固定座,两所述固定座之间固定安装有空心轴,所述空心轴上串联安装有两级以上的叶轮,每级所述叶轮分别连接有驱动电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轴流高压引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端对接紧固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主风筒的进风端外周侧的进风端限位环,所述进风筒靠近所述主风筒的端部的外周侧亦固定设置有进风端限位环,两所述进风端限位环之间设置有进风端紧固喉箍,所述主风筒的进风端通过所述进风端紧固喉箍与所述进风筒可拆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轴流高压引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端对接紧固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主风筒的出风端外周侧的出风端限位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源波宫清华张元东苏美英
申请(专利权)人:昌邑市万通置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