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75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其包括立杆、横杆、作业板及防护杆,横杆搭接形成工字型框架,作业板设置在工字型框架上,立杆搭接在工字型框架的四角,防护杆设置在相邻的立杆之间;顶部移动轮垂直设置在立杆上,其与上层出挑板的下沿梁体相抵接;第一下部移动轮设置在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下部的横杆上,其与本层已施工反坎的顶部相抵接;所述第二下部移动轮与本层已施工反坎的底部相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外挑施工操作平台,其结构合理,解决因上层出挑、下层回缩且无法再次搭设外脚手架进行外墙外立面相关工序的施工难题,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同时本申请采用组件化设计,具有良好的推展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涉及一种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中,高层建筑的外形会出现造形多变、不规则扭转、大量弯曲面的情况。混凝土结构为配合建筑造型,各楼面板随外立面幕墙而变化,平面为不规划异型曲线,立面为上层出挑、下层回缩,导致大量的结构楼板在空间上相错。为控制施工周期,外幕墙与室内粗装修同时进行施工,因此落地式外脚手架需提前拆除,导致外墙外立面的砌筑、抹灰、涂装等工序施工时无操作架可用,造成人员的施工操作受限,作业人员的施工安全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其结构合理,解决因上层出挑、下层回缩且无法再次搭设外脚手架进行外墙外立面相关工序的施工难题,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同时本申请采用组件化设计,具有良好的推展功能,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其具体包括立杆、横杆、作业板及防护杆,所述横杆搭接形成工字型框架,作业板设置在工字型框架上,立杆搭接在工字型框架的四角,防护杆设置在相邻的立杆之间;所述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还包括上部顶撑及侧部顶撑,上部顶撑设置在立杆的顶部,上部顶撑与上层出挑板抵接,侧部顶撑垂直设置在立杆上,侧部顶撑与本层已施工反坎的外侧抵接;所述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还包括顶部移动轮、第一下部移动轮及第二下部移动轮;所述顶部移动轮垂直设置在立杆上,其与上层出挑板的下沿梁体相抵接;所述第一下部移动轮设置在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下部的横杆上,其与本层已施工反坎的顶部相抵接;所述第二下部移动轮设置在立杆的底部,其与本层已施工反坎的底部相抵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与立杆搭接的横杆探出立杆一段距离,横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法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法兰为圆形法兰,其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长条孔,其沿连接法兰的中心均布。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还包括防滑夹板,其设置在工字型框架中部的横杆上,防滑夹板固定在下沿梁体的两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作业板为压纹钢板,其铆接在横杆搭接的工字型框架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部顶撑包括顶托及防滑缓冲块,防滑缓冲块设置在顶托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部顶撑包括支撑杆、顶托及防滑缓冲块,支撑杆垂直焊接在立杆的下部,顶托设置在支撑杆的一端,防滑缓冲块设置在顶托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下部移动轮包括连接杆、制动滚轮,所述连接杆设置在立杆的下部,制动滚轮设置在连接杆的下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为伸缩杆,其设置在立杆与制动滚轮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杆搭接在立杆上并探出一段距离,防护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为圆形法兰,其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长条孔,其沿连接法兰的中心均布。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其结构合理,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申请解决因上层出挑、下层回缩且无法再次搭设外脚手架进行外墙外立面相关工序的施工难题,确保施工的安全性;(2)本申请采用组件化设计,通过连接法兰拓展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的施工面,具有良好的推展功能。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对应的右视图;图3是图1对应的剖视图;图4是图1对应的俯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1.立杆;2.横杆;3.作业板;4.防护杆;5.上部顶撑;6.侧部顶撑;7.上层出挑板;8.本层已施工反坎;9.顶部移动轮;10.第一下部移动轮;11.第二下部移动轮;12.下沿梁体;13.本层楼板;14.连接法兰;15.防滑夹板。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4是本申请所述一种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的相关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本申请所述一种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具体包括立杆1、横杆2、作业板3及防护杆4,图2是其对应的右视图;所述横杆2搭接形成工字型框架(图4示出),作业板3设置在工字型框架上,立杆1搭接在工字型框架的四角,防护杆4设置在相邻的立杆1之间;所述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还包括上部顶撑5及侧部顶撑6,上部顶撑5设置在立杆1的顶部,上部顶撑5与上层出挑板7抵接,侧部顶撑6垂直设置在立杆1上,侧部顶撑6与本层已施工反坎8的外侧抵接;所述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还包括顶部移动轮9、第一下部移动轮10及第二下部移动轮11;所述顶部移动轮9垂直设置在立杆1上,其与上层出挑板7的下沿梁体12相抵接;所述第一下部移动轮10设置在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下部的横杆2上,其与本层已施工反坎8的顶部相抵接;所述第二下部移动轮11设置在立杆1的底部,其与本层楼板13的底部相抵接。本申请中,通过上部顶撑5及侧部顶撑6将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限制在上层出挑板7及本层已施工反坎8之间;设置的顶部移动轮9、第一下部移动轮10及第二下部移动轮11增加了多个限位点,增加了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固定的可靠性,有效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同时,在上部顶撑5及侧部顶撑6与抵接面离开时,可以通过设置的顶部移动轮9、第一下部移动轮10及第二下部移动轮11整体移动外挑施工操作平台,增加了施工的便捷性。本申请中,所述与立杆1搭接的横杆2探出立杆1一段距离,横杆2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法兰14,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法兰14为圆形法兰,其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长条孔,其沿连接法兰14的中心均布。这样,通过连接法兰14可以将本申请所述的多个外挑施工操作平台连接固定在一起,有效增加了外挑施工操作平台的拓展性,提高其在施工现场应用的灵活性。连接法兰14上的连接孔设置成长条孔,可以增加连接固定的高效率,防止部件变形无法连接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还包括防滑夹板15,其设置在工字型框架中部的横杆2上,防滑夹板15固定在下沿梁体12的两侧,如图2所示。本申请中,所述作业板3为压纹钢板,其铆接在横杆2搭接的工字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杆(1)、横杆(2)、作业板(3)及防护杆(4),所述横杆(2)搭接形成工字型框架,作业板(3)设置在工字型框架上,立杆(1)搭接在工字型框架的四角,防护杆(4)设置在相邻的立杆(1)之间;所述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还包括上部顶撑(5)及侧部顶撑(6),上部顶撑(5)设置在立杆(1)的顶部,上部顶撑(5)与上层出挑板(7)抵接,侧部顶撑(6)垂直设置在立杆(1)上,侧部顶撑(6)与本层已施工反坎(8)的外侧抵接;所述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还包括顶部移动轮(9)、第一下部移动轮(10)及第二下部移动轮(11);所述顶部移动轮(9)垂直设置在立杆(1)上,其与上层出挑板(7)的下沿梁体(12)相抵接;所述第一下部移动轮(10)设置在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下部的横杆(2)上,其与本层已施工反坎(8)的顶部相抵接;所述第二下部移动轮(11)设置在立杆(1)的底部,其与本层楼板(13)的底部相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杆(1)、横杆(2)、作业板(3)及防护杆(4),所述横杆(2)搭接形成工字型框架,作业板(3)设置在工字型框架上,立杆(1)搭接在工字型框架的四角,防护杆(4)设置在相邻的立杆(1)之间;所述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还包括上部顶撑(5)及侧部顶撑(6),上部顶撑(5)设置在立杆(1)的顶部,上部顶撑(5)与上层出挑板(7)抵接,侧部顶撑(6)垂直设置在立杆(1)上,侧部顶撑(6)与本层已施工反坎(8)的外侧抵接;所述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还包括顶部移动轮(9)、第一下部移动轮(10)及第二下部移动轮(11);所述顶部移动轮(9)垂直设置在立杆(1)上,其与上层出挑板(7)的下沿梁体(12)相抵接;所述第一下部移动轮(10)设置在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下部的横杆(2)上,其与本层已施工反坎(8)的顶部相抵接;所述第二下部移动轮(11)设置在立杆(1)的底部,其与本层楼板(13)的底部相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与立杆(1)搭接的横杆(2)探出立杆(1)一段距离,横杆(2)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法兰(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组装及调节移动式外挑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法兰(14)为圆形法兰,其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长条孔,其沿连接法兰(14)的中心均布。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日荣邝喜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