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925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包括一对底板,所述底板之间阵列排布有减震座,且底板的上方放置有外封圈,所述外封圈包括与底板的上方粘接安装的贴合片,且贴合片的上方粘接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阵列开设有螺接孔,且螺接孔内设置有与墙体螺接固定的螺栓。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建筑物隔振装置能够通过减震垫和减震座进行两级减振,并且该装置安装方便,能够与不同形状的模块化房屋的室内地面匹配使用,当建筑物发生轻微震动时,震动的能量将会被减震垫、支撑弹簧和弹性架进行吸收,从而有效的避免室内物品的晃动,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A Building Isol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building technology, and discloses a building isol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pair of base plates. The array between the base plates is arranged with a shock absorber seat, and an outer sealing ring is placed above the base plate. The outer sealing ring includes a bonding plate mounted on the top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a connecting plate is mounted on the top of the bonding plate. The array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crew hole, and the screw joint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bonding plate. Bolts screwed and fixed to the wall are arranged in the hole. The vibration isolation device of the building designed by the invention can be used for two-stage vibration reduction through the shock absorber pad and the shock absorber, and the device is convenient to install and can be matched with the indoor ground of modular buildings of different shapes. When the building is slightly shaken, the energy of vibration will be absorbed by the shock absorber pad, the support spring and the elastic frame, thereby effectively avoiding the shaking of indoor articles. It has high practical value to improve the comfort of li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的建造形式也更加的多样化,其中采用模块化组装的模块化房屋已经逐渐的开始普及。该类房屋能够实现快速建造的目的,而且能够方便配置和改装,但是目前的模块化房屋结构性能有限,抗震性能差,不适合安装在震动较大的场地。如果能够专利技术一种能够增强该类建筑抗震性能的装置就能够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包括一对底板,所述底板之间阵列排布有减震座,且底板的上方放置有外封圈,所述外封圈包括与底板的上方粘接安装的贴合片,且贴合片的上方粘接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阵列开设有螺接孔,且螺接孔内设置有与墙体螺接固定的螺栓;所述减震座包括一对连接底板,且连接底板的上方通过轴承转轴安装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下方一体成型有铰接座,且铰接座的下方铰接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一体成型有呈环形阵列排布的限位导向耳,且位于两个固定板上的限位导向耳之间插接安装,所述位于两个不同连接底座上的铰接座的铰接轴的轴线垂直,且固定板之间通过支撑弹簧连接;所述底座的侧面贴合安装有调整架,且调整架的外侧设置有与墙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侧面固定板,所述调整架上阵列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外侧螺接安装有调整螺栓,所述调整螺栓的内侧贴合有推板,且推板与侧面固定板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优选的,所述调整架上固定安装有导向管,且侧面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与导向管匹配的导向杆。优选的,所述连接底板与底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且转动座上一体成型有用于限制固定板转动角度的限位柱。优选的,所述底板有上之下依次由连接板、减震垫和下固定板组成,且减震垫为层叠式橡胶垫。优选的,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弹性架,且弹性架的上下两端均一体成型有与底板螺接固定的支撑座,所述弹性架为钢架。优选的,所述贴合片为橡胶片,且限位导向耳上一体成型有用于串联钢丝绳的连接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建筑物隔振装置能够通过减震垫和减震座进行两级减振,并且该装置安装方便,能够与不同形状的模块化房屋的室内地面匹配使用,当建筑物发生轻微震动时,震动的能量将会被减震垫、支撑弹簧和弹性架进行吸收,从而有效的避免室内物品的晃动,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减震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侧面固定板和调整架的装配示意图。图中:1底板、101连接板、102下固定板、103减震垫、2侧面固定板、3减震座、301转动座、302铰接座、303限位导向耳、304连接底板、305支撑弹簧、306固定板、4外封圈、401连接板、402螺接孔、403贴合片、5调整架、6复位弹簧、7推板、8调整螺栓、9导向管、10支撑座、11弹性架、12限位柱、13连接耳、14导向杆、15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包括一对底板1,底板1之间阵列排布有减震座3,且底板1的上方放置有外封圈4,外封圈4包括与底板1的上方粘接安装的贴合片403,且贴合片403的上方粘接安装有连接板401,连接板401上阵列开设有螺接孔402,且螺接孔402内设置有与墙体螺接固定的螺栓;减震座3包括一对连接底板304,且连接底板304的上方通过轴承转轴安装有转动座301,转动座301的下方一体成型有铰接座302,且铰接座302的下方铰接安装有固定板306,固定板306上一体成型有呈环形阵列排布的限位导向耳303,且位于两个固定板306上的限位导向耳303之间插接安装,位于两个不同连接底座304上的铰接座302的铰接轴的轴线垂直,且固定板306之间通过支撑弹簧305连接;底座1的侧面贴合安装有调整架5,且调整架5的外侧设置有与墙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侧面固定板2,调整架5上阵列设置有安装槽15,且安装槽15的外侧螺接安装有调整螺栓8,调整螺栓8的内侧贴合有推板7,且推板7与侧面固定板2之间通过复位弹簧6连接。进一步地,调整架5上固定安装有导向管9,且侧面固定板2上固定安装有与导向管9匹配的导向杆14。进一步地,底板1有上之下依次由连接板101、减震垫103和下固定板102组成,且减震垫103为层叠式橡胶垫。进一步地,底板1之间设置有弹性架11,且弹性架11的上下两端均一体成型有与底板1螺接固定的支撑座10,弹性架11为钢架。进一步地,连接底板304与底板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且转动座301上一体成型有用于限制固定板306转动角度的限位柱12。进一步地,贴合片403为橡胶片,且限位导向耳303上一体成型有用于串联钢丝绳的连接耳13。工作原理:该装置是用来充当地板与楼层之间的隔振设备的,因此位于该装置下端的底板1与楼层相连,而位于该装置上端的底板1用于安装底板或者直接支撑室内物品,该装置安装时,首先将该装置的底板裁切成为与室内面积和形状相匹配的形状,随后将减震座3和弹性架11按照需要布置在两个底板1之间,此时将侧面固定板2与墙体固定并将调整架5卡入底板1之间,调整架5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调整螺栓8调整复位弹簧6的位置,从而给予调整架5预紧力,避免底板1的晃动,底板1自身不是整体的,而是由多块拼合的,并预留有安装用的预设窗,因此不会造成无法安装的现象。随后将连接板401根据墙面形状环绕铺设于底板1上方的墙体上,并利用贴合片403与底板1之间进行密封,从而避免杂物落入装置内部。当建筑物发生轻微震动时,震动的能量将会被减震垫103、支撑弹簧305和弹性架11进行吸收,从而有效的避免室内物品的晃动,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包括一对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之间阵列排布有减震座(3),且底板(1)的上方放置有外封圈(4),所述外封圈(4)包括与底板(1)的上方粘接安装的贴合片(403),且贴合片(403)的上方粘接安装有连接板(401),所述连接板(401)上阵列开设有螺接孔(402),且螺接孔(402)内设置有与墙体螺接固定的螺栓;所述减震座(3)包括一对连接底板(304),且连接底板(304)的上方通过轴承转轴安装有转动座(301),所述转动座(301)的下方一体成型有铰接座(302),且铰接座(302)的下方铰接安装有固定板(306),所述固定板(306)上一体成型有呈环形阵列排布的限位导向耳(303),且位于两个固定板(306)上的限位导向耳(303)之间插接安装,所述位于两个不同连接底座(304)上的铰接座(302)的铰接轴的轴线垂直,且固定板(306)之间通过支撑弹簧(305)连接;所述底座(1)的侧面贴合安装有调整架(5),且调整架(5)的外侧设置有与墙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侧面固定板(2),所述调整架(5)上阵列设置有安装槽(15),且安装槽(15)的外侧螺接安装有调整螺栓(8),所述调整螺栓(8)的内侧贴合有推板(7),且推板(7)与侧面固定板(2)之间通过复位弹簧(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包括一对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之间阵列排布有减震座(3),且底板(1)的上方放置有外封圈(4),所述外封圈(4)包括与底板(1)的上方粘接安装的贴合片(403),且贴合片(403)的上方粘接安装有连接板(401),所述连接板(401)上阵列开设有螺接孔(402),且螺接孔(402)内设置有与墙体螺接固定的螺栓;所述减震座(3)包括一对连接底板(304),且连接底板(304)的上方通过轴承转轴安装有转动座(301),所述转动座(301)的下方一体成型有铰接座(302),且铰接座(302)的下方铰接安装有固定板(306),所述固定板(306)上一体成型有呈环形阵列排布的限位导向耳(303),且位于两个固定板(306)上的限位导向耳(303)之间插接安装,所述位于两个不同连接底座(304)上的铰接座(302)的铰接轴的轴线垂直,且固定板(306)之间通过支撑弹簧(305)连接;所述底座(1)的侧面贴合安装有调整架(5),且调整架(5)的外侧设置有与墙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侧面固定板(2),所述调整架(5)上阵列设置有安装槽(15),且安装槽(15)的外侧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汇达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