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控生理酸性盐/生理碱性盐比例的有机肥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38856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可调控生理酸性盐/生理碱性盐比例的有机肥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物料掺混:将原料按照一定配比混合;(2)好氧堆肥发酵菌剂接入:将好氧堆肥发酵菌剂接入混合原料中,混合均匀后,将其堆成长条垛,进行高温好氧堆肥;(3)硝化细菌转化;接入硝化细菌,继续进行好气发酵,将部分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4)成品:待物料腐熟充分,且硝态氮/(铵态氮+钾离子)物质的量之比达到0.5‑10,得有机肥初品,经检验合格后烘干造粒得有机肥成品。上述有机肥能够治理和修复酸化土壤,或平衡不同离子差异导致的土壤pH值改变,达到能够长期施用有机肥的目的。

A Method for Preparing Organic Fertilizer with Controllable Ratio of Physiological Acidic Salt to Physiological Alkaline Sal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organic fertilizer which can adjust the ratio of physiological acid salt to physiological alkaline salt.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material mixing: mixing raw materials according to a certain proportion; (2) adding aerobic composting starter into mixed raw materials; evenly mixing the aerobic composting starter, stacking it into strips for high temperature aerobic composting; (3) fine nitrification. Bacterial transformation; insertion of nitrifying bacteria, continuous aerobic fermentation, part of ammonium nitrogen into nitrate nitrogen; (4) finished products: when the material is fully decomposed, and the ratio of nitrate nitrogen to (ammonium nitrogen + potassium ion) material reaches 0.5 10, the organic fertilizer primary products are obtained, and the organic fertilizer finished products are dried and granulated after qualified test. These organic fertilizers can control and repair acidified soil, or balance the change of soil pH caused by different ions,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控生理酸性盐/生理碱性盐比例的有机肥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控生理酸性盐/生理碱性盐比例的有机肥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植物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不同,导致其根系对含不同元素的离子的吸收量和速率存在差异,同时,在阴、阳离子被吸收的同时,根细胞会有相同电荷被转换出来,表现为H+、OH-,最终导致环境土壤的酸化或碱化。因此,施肥过程中,不能长时间施用单一成分肥料,即使是有机肥,其中所含生理酸性盐、生理碱性盐比例也要适宜,否则,易导致土壤酸化或碱化。然而,目前化肥的不当和过量施用导致我国部分耕地土壤酸化、板结等问题异常突出。随着酸化日益严重,土壤pH值逐年下降,一方面导致土壤中钾、钠、钙、镁等矿质元素流失,致使土壤贫瘠化,地力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土壤酸化将增加土壤中的铅、镉、锰、铜等重金属元素的溶出,不但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还降低了农产品品质,对蔬菜产业的可持续性基础造成极大的侵蚀。任其发展,终将使种植产品陷入低产质次、增施化肥、土壤地力进一步下降的恶性循环。从土壤酸化形成机理上看,雨量大使金属矿质元素淋溶及酸雨都可导致土壤酸化,除此之外,则更多是由于化肥的过量和不当施用导致的。由于农民缺乏技术指导,对施用的化肥成分中各肥效元素比例及各肥效元素存在型态并不关心,这就使得施用的化肥中氮肥占据过高比重,其中又以铵态氮为主要的氮素存在型态。由于铵盐、钾盐均属于生理酸性盐,植物根系优先吸收大量的NH4+、K+的同时,会置换出大量H+进入土壤,最终导致土壤酸化。为从根源上治理土壤酸化问题,则需着力改变目前过分依赖化肥的现状。大力推广有机肥,以替代化肥,不施或少施化肥,对解决土壤酸化及板结等问题,提升地力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生产的大量普通有机肥只关注N、P、K总量指标及初始pH值,并未关注其中各肥效元素所处离子状态和比例,而长期施用比例不当的普通有机肥不仅无益于解决土壤酸化/碱化问题,无法达到修复土壤酸碱化和提升地力的目的,甚至还会使土壤酸碱化问题继续恶化。因此,制备生理酸性盐/生理碱性盐比例适宜的有机肥就变为尤为关键。对于土壤酸化预防和修复,目前改良酸性土壤常用的方法是施用石灰,但长期或大量使用石灰会引起土壤板结,还会引起土壤中钙、镁、钾等元素的平衡失调而导致作物减产。除施用石灰外,改良酸化农田土壤的传统方法还有沸石、粉煤灰、草木灰以及厩肥等,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成本较高。另外,还有专用的商品化的调理剂,则会增加更多额外成本。如若能够在有机肥生产过程中,通过调控生理酸性盐/生理碱性盐成分比例,使其匹配特殊土壤,用以修复已酸化土壤;或制备生理中性有机肥,即使长期施用,也避免产生土壤酸化或碱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调控生理酸性盐/生理碱性盐比例的有机肥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阶段物料返混接种的有机肥连续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种可调控生理酸性盐/生理碱性盐比例的有机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物料掺混:根据不同原材料水分和有机物质含量进行物料衡算,将原料进行混合,使其理化参数满足碳氮比为10~50,含水量30%-80%;(2)好氧堆肥发酵菌剂接入:将好氧堆肥发酵菌剂按混合物料重量的0.05%~5%接入混合物料中,混合均匀后,将其堆成长条垛,进行高温好氧堆肥3d-20d;(3)硝化细菌转化;按初始物料总质量的0.05%~5%接入硝化细菌,继续进行好氧发酵,将部分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4)成品:待物料腐熟充分,且硝态氮/(铵态氮+钾离子)物质的量之比达到0.5~10,得有机肥初品,经检验合格后烘干造粒得有机肥成品。步骤(1)中所述原材料中主要材料为畜禽粪便、饼粕、蔬菜尾菜、食品加工下脚料、屠宰废弃物、固体生活垃圾中的一种以上;辅料为秸秆、稻壳、糖蜜、草木灰、蘑菇菌棒、膨润土、硅藻土中的一种以上。步骤(2)、(3)中所述接入好氧堆肥发酵菌剂和硝化细菌能够同时接入混合物料中。步骤(2)中所述好氧堆肥发酵菌剂为市售有机肥发酵菌剂。步骤(3)中所接入的硝化细菌中还包括有亚硝化细菌。步骤(3)中,通过控制接种硝化细菌的量及发酵时长来调控所制备有机肥的硝态氮/(铵态氮+钾离子)物质的量之比。通过硝化细菌(包括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加入,将有机肥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铵态氮部分转化为硝态氮,控制二者比例,利用植物根系对不同离子吸收差异导致的土壤pH改变,治理和修复酸化土壤,或平衡不同离子差异导致的土壤pH值改变,达到能够长期施用有机肥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如下:(1)、好氧堆肥过程中加入硝化细菌,可将铵盐转化为硝态氮,可很好抑制氨气挥发,避免对有机肥发酵车间及周边环境产生臭气污染,同时减少生产过程中氨气挥发带来的肥效元素损失,保持肥效;(2)、好氧堆肥过程中加入硝化细菌,可将铵盐转化为硝态氮,从而减少施用过程中氨气挥发带来的肥效元素损失,保持肥效;(3)、可通过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来调控有机肥中生理酸性盐/生理碱性盐的比例,可结合施用土壤理化性质,有针对性地生产一系列专用产品,并且生产系列化产品无需额外增加任何生产环节、设备和人员,快速响应不同农田区需求;(4)、便于与“测土施肥”结合实施,对酸化土壤或碱化土壤进行治理和修复;(5)、可针对性生产生理酸性盐/生理碱性盐均衡产品,可反复、长期、大量施用于非酸碱化土壤,不会导致土壤酸化/碱化,并且将从根本上解决土壤酸化/碱化问题。(6)、将铵态氮部分转化为硝态氮后,所得有机肥产品温室大棚环境下,可降低氨害几率,再则大部分蔬菜属于喜硝作物,可开发成蔬菜专用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具体的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细节,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可调控生理酸性盐/生理碱性盐比例的有机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物料掺混:将新鲜鸡粪、秸秆、蔬菜尾菜(铡切成1-2cm块状)三种原材料按质量比为600:150:250配比混合,并调整其含水量为60%;(2)好氧堆肥发酵菌剂接入:按混合物料重量的0.2%、0.1%分别接入市售好氧堆肥发酵菌剂和亚硝化细菌菌剂,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料堆成梯形截面(底部1.5-1.8m,顶部1.0-1.2m,高0.8m)的长条状,注意保证堆体疏松,切勿压实,可每间隔0.6-1.2m距离在堆体轴线位置打孔贯穿底部和顶部,以保证内部通气良好。等内部堆温升至50℃以上后翻堆一次,随后每隔2-5天翻堆一次,好氧发酵15-20d;(3)硝化细菌转化;好氧堆肥过程中,亚硝化细菌及物料中自然存在的硝化细菌将部分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4)成品:待物料腐熟充分,且硝态氮/(铵态氮+钾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3,即得生理碱性有机肥,经检验合格后烘干造粒得有机肥成品。该产品即可用于酸化土壤的修复治理。实施例2(1)物料掺混:将新鲜鸡粪、稻壳、蘑菇菌棒三种原材料按质量比为600:300:100配比混合,并调整其含水量为60%;(2)好氧堆肥发酵菌剂接入:将市售好氧堆肥发酵菌剂按混合物料重量0.2%接入混合物料,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控生理酸性盐/生理碱性盐比例的有机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物料掺混:根据不同原材料水分和有机物质含量进行物料衡算,将原料进行混合,使其理化参数满足碳氮比为10~50,含水量30%‑80%;(2)好氧堆肥发酵菌剂接入:将好氧堆肥发酵菌剂按混合物料重量的0.05%~5%接入混合物料中,混合均匀后,将其堆成长条垛,进行高温好氧堆肥3d‑20d;(3)硝化细菌转化;按初始物料总质量的0.05%~5%接入硝化细菌,继续进行好氧发酵,将部分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4)成品:待物料腐熟充分,且硝态氮/(铵态氮+钾离子)物质的量之比达到0.5~10,得有机肥初品,经检验合格后烘干造粒得有机肥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控生理酸性盐/生理碱性盐比例的有机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物料掺混:根据不同原材料水分和有机物质含量进行物料衡算,将原料进行混合,使其理化参数满足碳氮比为10~50,含水量30%-80%;(2)好氧堆肥发酵菌剂接入:将好氧堆肥发酵菌剂按混合物料重量的0.05%~5%接入混合物料中,混合均匀后,将其堆成长条垛,进行高温好氧堆肥3d-20d;(3)硝化细菌转化;按初始物料总质量的0.05%~5%接入硝化细菌,继续进行好氧发酵,将部分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4)成品:待物料腐熟充分,且硝态氮/(铵态氮+钾离子)物质的量之比达到0.5~10,得有机肥初品,经检验合格后烘干造粒得有机肥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控生理酸性盐/生理碱性盐比例的有机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原材料中主要材料为畜禽粪便、饼粕、蔬菜尾菜、食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何冬兰李晓华程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