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弯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8771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弯管装置,属于管材加工领域,其对应设置有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以及对应两转动组件设置有滑动压板,通过在两转动组件之间形成第一管孔,在滑动压板上开设第二管孔,使得管材可依次穿过第二管孔和第一管孔,并通过手柄带动第二转动组件绕第一转动组件转动,从而使得穿过第一管孔的管材端部弯曲,实现管材的快速、准确弯曲加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调式弯管装置,其结构简单,设置成本较低,操作简便,能实现不同管径尺寸管材的固定与弯折,装置的兼容性高,适用范围广,有效实现了管材弯折长度的精确控制,避免了材料的浪费,节约了管材的生产和应用成本,提升了弯折的精度和效率,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An adjustable pipe ben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djustable pipe bending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ipe processing. It corresponds to the first rotating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component, and the corresponding two rotating components are provided with sliding pressing plates. By forming a first pipe hole between the two rotating components, a second pipe hole is opened on the sliding pressing plate, so that the pipe can pass through the second pipe hole and the first pipe hole in turn, and through the sliding pressing plates. The handle drives the second rotating component to rotate around the first rotating component, so that the end of the pipe passing through the first hole can be bent, and the rapid and accurate bending of the pipe can be realized. The adjustable pipe bend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installation cost and simple operation, can fix and bend pipes with different diameters, high compatibility and wide application range, effectively realizes the accurate control of pipe bending length, avoids waste of materials, saves th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cost of pipes, and improves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bending. It has good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弯管装置
本技术属于管材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弯管装置。
技术介绍
管材是在生活日用和工业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构件,根据其应用环境、使用功能的不同,其材质、结构往往也具有较大的区别,对应的加工方法、加工工艺也有着较大的区别。在管材的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弯曲管道的应用需求,以实现管材在各种环境下的应用。因此,管材弯曲加工往往是机械加工领域较为常见的一种加工需求,尤其是对于金属管材的弯曲加工。目前,管材的弯曲加工一般是通过弯管机或者专用的弯管装置来实现的,例如在专利申请CN201810103020.X公开了一种三维自由弯曲成形弯管机,其包括固定架、推进机构、固定模、弯头移动机构和弯头偏转机构,其中:推进机构包括第一滚珠丝杠,第一滚珠丝杠上设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上设有第一管件通道,固定模上设有第二管件通道;弯头移动机构包括动平台,动平台上设有圆形透孔,动平台与固定架之间设有第一运动传递支链;弯头偏转机构包括偏转平台,偏转平台上设置有第三管道通道,偏转平台与动平台之间设有第二运动传递支链。虽然,应用上述弯管机可实现复杂空间弯管自由弯曲成形,提升弯管的生产或者加工效率;但是,类似于上述弯管机的弯管加工设备往往结构复杂,设备投入较大,这对于弯管产品大批量生产有一定的好处,却不太适合小批量的弯管加工,且上述弯管机往往通用性较差,一般仅适用于某一种尺寸或者某几种特定尺寸管材的弯曲加工,设备的兼容性较差,一旦需要对某一特殊管材进行弯管加工,便需要重新设置专用的弯管设备,导致设备的投入增加。因此,现有的弯管加工设备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式弯管装置,可实现不同管径管道的弯管加工,弯管加工的长度和弯管加工的角度可精确控制,从而提升加工的精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式弯管装置,包括中部开设有扇形通孔的基板和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转动组件、第二转动组件、连板和滑动压板;其中,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和同轴设置在该第一转轴外周上的第一转轮,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包括第二转轴和同轴设置在该第二转轴外周上的第二转轮,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并排设置,且分别在两转轮的圆周面沿环向开设有弧形凹槽,以使得两转轮之间可形成第一管孔;所述连板对应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其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另一端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对应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固定,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对应穿过所述第一通槽并与该第一通槽活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转轴可在所述第一通槽中往复滑动并固定,以改变所述第一管孔的尺寸;所述手柄的一端为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对应的匹配端,该匹配端上对应第一通槽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转轴背离所述连板的一端对应嵌入所述第二通槽中并实现与所述手柄的活动连接,相应地,所述匹配端上对应所述第一转轴的端部开设有限位通孔,且所述扇形通孔正对弧形壁面的侧壁面上设置有具有第二通孔的凸起,所述第一转轴背离所述连板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对应嵌入所述限位通孔中;所述滑动压板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轮的一侧,其侧周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具有不同尺寸的通孔,即第二管孔,且所述滑动压板可横向往复移动并固定,以使得对应尺寸的所述第二管孔可对正所述第一管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凸起之间还设置有角度指针,所述角度指针呈长条状结构,其平行于所述基板的端面设置,并以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角度指针背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三通槽,所述第三通槽中对应设置有长度指针,其可在所述第三通槽中往复移动,以改变所述长度指针与所述第一管孔之间的距离。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基板上对应所述角度指针设置有角度标尺,以用于测定所述角度指针转过的角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角度指针上对应所述长度指针设置有长度标尺,以用于测定所述长度指针与所述第一管孔之间的距离。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基板的端面上对应所述滑动压板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压板对应嵌入所述滑动槽中,并可在该滑动槽中往复滑动并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槽中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且所述滑动压板上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可与对应第一安装孔对正后以竖向紧固件定位、紧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连板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通槽的螺纹通孔,并对应设置有限位螺杆,所述限位螺杆与所述螺纹通孔以螺纹匹配连接,以用于所述限位螺杆的端部抵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侧壁,实现所述第二转轴的限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匹配端的侧周上开设有贯穿所述手柄两侧壁面的第四通槽,所述第四通槽对应连通所述第二通槽,并与其呈十字开设,相应地,在所述第四通槽中设置有滑板,其中部开设有连接孔并可在所述第四通槽中往复移动,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通槽的端部对应穿过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滑板固定连接。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可调式弯管装置,其对应设置有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以及对应两转动组件设置有滑动压板,通过在两转动组件之间形成第一管孔,在滑动压板上开设第二管孔,使得管材可依次穿过第二管孔和第一管孔,并通过手柄带动第二转动组件绕第一转动组件转动,从而使得穿过第一管孔的管材端部弯曲,有效实现了管材的快速、准确弯曲加工;(2)本技术的可调式弯管装置,其通过在滑动压板上对应设置多个不同尺寸的第二管孔,并将第二转动组件与第一转动组件的距离设置为可调节的形式,以改变第一管孔的尺寸,从而适应于不同管径管材的弯曲加工,极大地增加了弯管装置的适用范围,降低了管材的弯曲加工成本;(3)本技术的可调式弯管装置,其通过对应第二转动组件在连板上开设第一通槽,在手柄上开设第二通槽,有效实现了第二转动组件与第一转动组件距离的调节,操作简单,实施便捷,可大大提升对不同管径管材弯曲加工的效率;(4)本技术的可调式弯管装置,其通过对应设置角度指针和角度标尺,可精确显示第二转动组件转动的角度,以精确控制管材的弯曲角度,实现弯曲角度的精确控制,减小管材弯曲加工的不合格率,降低管材弯曲加工的成本;(5)本技术的可调式弯管装置,其通过在角度指针上对应设置长度指针和长度标尺,可精确测定管材弯曲的长度,实现弯曲长度的精确控制,进一步减小管材弯曲加工的不合格率,避免管材的切割,减少管材的浪费,降低管材弯曲加工的成本;(6)本技术的可调式弯管装置,其结构简单,设置成本较低,操作简便,能实现不同管径尺寸管材的固定与弯折,装置的兼容性高,适用范围广,有效实现了管材弯折长度的精确控制,减少了弯折后管材的切割定长,避免了材料的浪费,节约了管材的生产和应用成本,提升了弯折的精度和效率,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可调式弯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可调式弯管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弯管装置,包括中部开设有扇形通孔的基板和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转动组件、第二转动组件、连板和滑动压板;其中,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和同轴设置在该第一转轴外周上的第一转轮,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包括第二转轴和同轴设置在该第二转轴外周上的第二转轮,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并排设置,且分别在两转轮的圆周面沿环向开设有弧形凹槽,以使得两转轮之间可形成第一管孔;所述连板对应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其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另一端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对应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固定,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对应穿过所述第一通槽并与该第一通槽活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转轴可在所述第一通槽中往复滑动并固定,以改变所述第一管孔的尺寸;所述手柄的一端为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对应的匹配端,该匹配端上对应所述第一通槽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转轴背离所述连板的一端对应嵌入所述第二通槽中并实现与所述手柄的活动连接,相应地,所述匹配端上对应所述第一转轴的端部开设有限位通孔,且所述扇形通孔正对弧形壁面的侧壁面上设置有具有第二通孔的凸起,所述第一转轴背离所述连板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对应嵌入所述限位通孔中;所述滑动压板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轮的一侧,其侧周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具有不同尺寸的通孔,即第二管孔,且所述滑动压板可横向往复移动并固定,以使得对应尺寸的所述第二管孔可对正所述第一管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弯管装置,包括中部开设有扇形通孔的基板和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转动组件、第二转动组件、连板和滑动压板;其中,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和同轴设置在该第一转轴外周上的第一转轮,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包括第二转轴和同轴设置在该第二转轴外周上的第二转轮,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并排设置,且分别在两转轮的圆周面沿环向开设有弧形凹槽,以使得两转轮之间可形成第一管孔;所述连板对应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其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另一端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对应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固定,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对应穿过所述第一通槽并与该第一通槽活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转轴可在所述第一通槽中往复滑动并固定,以改变所述第一管孔的尺寸;所述手柄的一端为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对应的匹配端,该匹配端上对应所述第一通槽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转轴背离所述连板的一端对应嵌入所述第二通槽中并实现与所述手柄的活动连接,相应地,所述匹配端上对应所述第一转轴的端部开设有限位通孔,且所述扇形通孔正对弧形壁面的侧壁面上设置有具有第二通孔的凸起,所述第一转轴背离所述连板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对应嵌入所述限位通孔中;所述滑动压板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轮的一侧,其侧周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具有不同尺寸的通孔,即第二管孔,且所述滑动压板可横向往复移动并固定,以使得对应尺寸的所述第二管孔可对正所述第一管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弯管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凸起之间还设置有角度指针,所述角度指针呈长条状结构,其平行于所述基板的端面设置,并以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弯管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伟阚涛王静霞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江航天险峰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