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装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8738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性炭装卸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真空泵和料仓,所述真空泵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料仓顶部的出风口连接,所述料仓内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过滤装置,所述料仓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所述料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料仓的出料口与旋转下料阀连接,所述旋转下料阀与三通管的第一管口连接,所述真空泵通过第二管道与三通管的第二管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开启真空泵和旋转下料阀,料仓内产生负压,颗粒活性炭不断被吸入到料仓内,旋转下料阀工作后,料仓内的活性炭颗粒不断的往下移动,完成出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可有效的进行活性炭床的装卸碳作业,有效避免人工接触活性炭粉末,提高装卸碳效率。

Activated Carbon Handl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ctivated carbon loa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 including a support, which is equipped with a vacuum pump and a material bin. The vacuum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outlet at the top of the material bin through a first pipeline. The position near the top of the material bin is equipped with a filter device,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material bin is equipped with an inlet and outlet, and the bottom of the material bin is equipped with an outlet and a rotation. The rotary discharging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orifice of the tee pipe, and the vacuum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orifice of the tee pipe through the second pipeline. The invention opens vacuum pump and rotary discharging valve, produces negative pressure in the silo, and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is continuously absorbed into the silo. After the rotary discharging valve works, the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in the silo moves downward continuously to complete discharging.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can effectively carry out carbon loading and unloading oper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bed, effectively avoid manual contact with activated carbon powder, and improve carbon loading and unload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性炭装卸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活性炭物料运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活性炭床颗粒状活性炭的装料及卸料。
技术介绍
颗粒状活性炭因其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良好的吸附性能,机械强度高,易反复再生等特性,被广泛应用在气体净化领域;现今,在应用颗粒状活性炭处理废气过程中,进行装卸碳最常用的方式为人工进行装卸碳,因活性炭粉末对皮肤、黏膜及呼吸道有一定的刺激,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危害。申请号201410375229.3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化学活性炭回收过渡运输装置,包括车身、车身后端的把手、车身左右两侧的支撑轮、车身后端下部的硬胎轮、一端设置于车身内部一端设置于车身前端的螺旋出料器。上述过渡运输装置能将转炉中生产出来的活化料运输到回收装置内,然而使用在物料运输阶段,虽然可以运输活性炭,然而仍然需要人工向车身内装运活性炭,使用较不方便,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活性炭装卸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性炭装卸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真空泵和料仓,所述真空泵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料仓顶部的出风口连接,所述料仓内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过滤装置,所述料仓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所述料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料仓的出料口与旋转下料阀连接,所述旋转下料阀与三通管的第一管口连接,所述真空泵通过第二管道与三通管的第二管口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管道上靠近所述料仓出风口的位置设有压力监测器。优选地,所述料仓内设有脉冲反吹组件,所述脉冲反吹组件位于所述过滤装置上方。优选地,所述进料口通过第三管道与吸料组件连接。优选地,所述吸料组件包括套筒及位于所述套筒内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与所述第三管道连接,所述套筒通过螺栓与所述进料管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三管道为钢丝制成的软管。优选地,所述第一管道由不锈钢制成。优选地,所述第二管道为钢丝制成的软管。优选地,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若干个万向轮。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活性炭装卸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开启真空泵和旋转下料阀,料仓内产生负压,颗粒活性炭不断被吸入到料仓内,旋转下料阀工作后,料仓内的活性炭颗粒不断的往下移动,完成出料。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可有效的进行活性炭床的装卸碳作业,有效避免人工接触活性炭粉末,提高装卸碳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支架11万向轮2真空泵21第一管道22第二管道3料仓31进料口32压力监测器33第三管道34吸料组件341套筒342进料管343螺栓35料仓本体36上盖4过滤装置5旋转下料阀6三通管61第一管口62第二管口63第三管口7脉冲反吹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性炭装卸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有真空泵2和料仓3,所述真空泵2通过第一管道21与所述料仓3顶部的出风口连接,真空泵2可使用电动真空泵,通过真空泵2对料仓3进行抽真空,使所述料仓3内形成负压状态。所述料仓3内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过滤装置4,过滤装置4用于过滤空气,避免活性炭吸入真空泵2中,所述料仓3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31,进料口31通常设置在料仓3侧壁的中上部位置,所述料仓3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料仓3的出料口与旋转下料阀5连接,所述旋转下料阀5的出料口与三通管6的第一管口61连接,所述真空泵2通过第二管道22与三通管6的第二管口62连接。在本专利技术工作时,料仓3内产生负压,颗粒活性炭不断被吸入到料仓3内,经旋转下料阀5工作后,料仓内的活性炭颗粒不断的往下移动,从第一管口61进入三通管6中,真空泵2从第二管道22向所述三通管6中吹风,风动力将活性炭从三通管6的第三管口63中迁移出,正常使用时,第三管口63处通常需连接一根钢丝软管,便于将活性炭迁移到指定的区域。如图1所示,优选地,所述料仓3内设有脉冲反吹组件7,所述脉冲反吹组件7位于所述过滤装置4上方,脉冲反吹组件7运行时,对过滤装置4进行反吹,防止过滤装置4上的网片堵塞而造成的吸料效果变慢。所述脉冲反吹组件7连接有压缩空气包(图中未示出),压缩空气包可由螺杆式空压机供应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包进行空气反吹,压缩空气与螺杆式空压机连接的气体管路上安装有时间继电器、电气阀组件,脉冲反吹组件7的脉冲时间可由时间继电器进行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管道21上靠近所述料仓3出风口的位置设有压力监测器32,所述压力检测器32用于显示第一管道21的压力值,从而判断作业过程中过滤装置4的堵塞程度,例如压力监测仪表示数上升至设定值后,所述过滤装置4的堵塞较为严重,此时需要运行脉冲反吹组件7对过滤装置4进行反吹。如图1所示,优选地,所述进料口31通过第三管道33与吸料组件34连接。优选地,所述吸料组件34包括套筒341及位于所述套筒341内的进料管342,所述进料管342与所述第三管道33连接,所述套筒341通过螺栓343与所述进料管342连接,通过套筒341套在进料管342上,且进料管342的前端与套筒341的前端留有间距,使套筒341插入活性炭吨袋后,进料管342不会堵塞。优选地,所述第三管道33为钢丝制成的软管,可灵活调整吸料组件34的取料位置。利用本专利技术作业时,人工将吸料组件34插入装有活性炭的吨袋中,三通管6的第三管口63连接的钢丝软管的出料口放置在需要装碳的预定位置处,即可开始进行作业。如图1所示,优选地,所述第一管道21由不锈钢制成,所述第二管道22为钢丝制成的软管。优选地,所述支架1的底部设有若干个万向轮11,便于随时调节本专利技术的位置。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支架1上还可设有PLC电气控制柜,真空泵2、压力监测器32、旋转下料阀5和脉冲反吹组件7分别与PLC电气控制柜连接,通过PLC电气控制柜控制启闭。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可有效的进行活性炭床的装卸碳作业,有效避免人工接触活性炭粉末,提高装卸碳效率。相对于现有的人工进行装卸碳,本专利技术可有效的防止活性炭粉末对人体的危害。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炭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有真空泵(2)和料仓(3),所述真空泵(2)通过第一管道(21)与所述料仓(3)顶部的出风口连接,所述料仓(3)内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过滤装置(4),所述料仓(3)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31),所述料仓(3)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料仓(3)的出料口与旋转下料阀(5)连接,所述旋转下料阀(5)与三通管(6)的第一管口(61)连接,所述真空泵(2)通过第二管道(22)与三通管(6)的第二管口(6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有真空泵(2)和料仓(3),所述真空泵(2)通过第一管道(21)与所述料仓(3)顶部的出风口连接,所述料仓(3)内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过滤装置(4),所述料仓(3)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31),所述料仓(3)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料仓(3)的出料口与旋转下料阀(5)连接,所述旋转下料阀(5)与三通管(6)的第一管口(61)连接,所述真空泵(2)通过第二管道(22)与三通管(6)的第二管口(6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21)上靠近所述料仓(3)出风口的位置设有压力监测器(3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3)内设有脉冲反吹组件(7),所述脉冲反吹组件(7)位于所述过滤装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校良王许鹏李水林王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嘉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