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TO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472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RTO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一燃烧室及与燃烧室连通的多个蓄热室;燃烧室位于蓄热室的上部,且燃烧室与余热回收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每个蓄热室的底部均设有一进气支管、一排气支管和一吹扫支管;各进气支管的进气口通过进气主管与原始废气连接,各排气支管通过排气主管与烟囱连接,各吹扫支管通过吹扫主管与清吹风机连接;进气支管上设有进气阀,排气支管上设有排气阀,吹扫支管上设有吹扫阀;进气主管上沿其进气方向依次设有废气阀、新风管、RTO风机和阻火器;所述新风管上设有新风阀;余热回收装置的出气口与进气主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余热回收后的废气回流至RTO内进行二次处理,保证废气中的VOCs能够充分氧化,避免其排出污染环境。避免其排出污染环境。避免其排出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TO余热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废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RTO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RTO反应器是通过热力焚烧法对VOC
S
废气进行净化处理的装置,为了实现节能目的,通常会从燃烧室引出一路高温烟气用于换热(即进行余热回收利用),然后将换热后的烟气从烟囱中排出,但由于从燃烧室引出的高温烟气在RTO内反应时间不足,存在VOCs反应不充分的情况,这些未来的及反应的VOCs必定留存于高温烟气中,并在换热排放时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TO余热利用装置,其在对燃烧室引出的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同时,将余热利用后的烟气回流至RTO进行二次处理,保证VOCs的充分反应。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RTO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一个燃烧室及与燃烧室连通的多个蓄热室;所述燃烧室位于蓄热室的上部,且燃烧室与余热回收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每个蓄热室的底部均设有一个进气支管、一个排气支管和一个吹扫支管;各进气支管的进气口通过进气主管与原始废气连接,各排气支管通过排气主管与烟囱连接,各吹扫支管通过吹扫主管与清吹风机连接;所述进气支管上设有进气阀,排气支管上设有排气阀,吹扫支管上设有吹扫阀;所述进气主管上沿其进气方向依次设有废气阀、新风管、RTO 风机和阻火器;所述新风管上设有新风阀;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出气口与进气主管连接;本技术将余热回收后的废气回流至RTO内进行二次处理,保证废气中的VOCs能够充分氧化,避免其排出污染环境。
[0005]优选地,所述进气主管上设有混流装置,所述混流装置位于新风管出口与RTO风机之间;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出气口通过混流装置与进气主管连接;通过混流装置将余热回收后的废气与原始废气、新风充分混合,保证后续VOCs的充分反应。
[0006]优选地,所述燃烧室上设有防爆阀,避免燃烧室因压力过大而爆炸。
[0007]优选地,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用于加热水或者空气或者导热油。
[0008]优选地,所述蓄热室内设有陶瓷蓄热体,蓄热体由陶瓷制成。
[0009]如上,本技术的一种RTO余热利用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将余热回收后的废气回流至RTO内进行二次处理,保证废气中的VOCs能够充分氧化,避免其排出污染环境,提高VOCs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中RTO余热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标记说明
[0013]燃烧室1,防爆阀11,蓄热室2,进气主管3,进气支管31,进气阀311,废气阀32,新风管33,新风阀331,混流装置34,RTO风机35,阻火器36,排气主管4,排气支管41,排气阀411,吹扫主管5,吹扫支管51,吹扫阀511,烟囱6,清吹风机7,余热回收装置8,高温旁通管81,高温旁通阀8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15]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16]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RTO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一个燃烧室1及与燃烧室1 连通的多个蓄热室2;燃烧室1位于所有蓄热室2的上部;每个蓄热室2的底部均设有一个进气支管31、一个排气支管41和一个吹扫支管51;各进气支管31的进气口通过进气主管3 与含氮有机物废气源连接,各排气支管41通过排气主管4与烟囱6连接,各吹扫支管51通过吹扫主管5与清吹风机7连接;进气支管31上设有进气阀311,排气支管41上设有排气阀411,吹扫支管51上设有吹扫阀511;进气主管3上沿其进气方向依次设有废气阀32、新风管33、RTO风机35和阻火器36;新风管33上设有新风阀331;燃烧室1上设有与进气主管3连通的高温旁通管路81,高温旁通管路81上设有余热回收装置8。
[0017]可以理解的是,余热回收装置8可用于加热水或者空气或者导热油,对此不作限定。
[0018]新风管33的作用是为了提供VOCs净化所需的氧气;RTO风机35是为了将废气与新风混合的混合废气引入各个蓄热室2内;阻火器36是为了避免RTO回火。
[0019]如图1所示,进气主管3上设有混流装置34,混流装置34位于新风管33出口与RTO风机35;高温旁通管通过混流装置34与进气主管3连接,以使余热回收后的废气与原始废气、新风在混流装置34内充分混合后,送至RTO内进行处理,保证废气中的VOCs充分反应。
[0020]如图1所示,燃烧室1上设有防爆阀11,以避免燃烧室压力过大而炸膛。
[0021]进一步地,蓄热室2内设有陶瓷蓄热体,以便燃烧室内氧化反应后的高温气体流经陶瓷蓄热体时,使该陶瓷蓄热体升温而蓄热,蓄热后的陶瓷蓄热体用于预热后续进入的混合废气。
[0022]可以理解的是,燃烧室1的温度控制在800℃~850℃,以保证VOCs的氧化反应。
[0023]在保证净化效率的基础上,避免RTO反应器过大,本实施例中,RTO反应器中的蓄热器 2优选设置为3个。
[0024]本技术中RTO反应器净化废气的具体过程如下:
[0025]原始废气、新风和余热回收后的旁路废气在混流装置34混合后获得混合废气,并
通过RTO 风机34将混合废气送入任意一个蓄热室2内,蓄热室2陶瓷蓄热体将混合废气加热,此时,该蓄热室2处于放热工况;
[0026]加热后的混合废气进入燃烧室1内,控制燃烧室1内温度为800℃~850℃,使混合废气中的VOCs被充分氧化成CO2和H2O;
[0027]混合废气中的VOCs被完全氧化后,经另一蓄热室2的排气支管41排出;在排出过程中,高温状态下的混合废气陶瓷蓄热体回收热量进行蓄热,在蓄热室2底部排出时的温度不大于 100℃;
[0028]当RTO反应器完成一次废气换向后,在切换前处于放热状态的蓄热室2进入气体吹扫阶段;此时,通过切换前处于放热状态的蓄热室2的吹扫支管51引入吹扫空气以将其底部未反应的废气吹入燃烧室1内,避免该蓄热室2在下一次废气换向后进入蓄热状态时,残留未反应的废气直接从排气支管41排出,导致尾气不达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TO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一个燃烧室(1)及与燃烧室(1)连通的多个蓄热室(2);所述燃烧室(1)位于蓄热室(2)的上部,且燃烧室(1)与余热回收装置(8)的进气口连接;每个蓄热室(2)的底部均设有一个进气支管(31)、一个排气支管(41)和一个吹扫支管(51);各进气支管(31)的进气口通过进气主管(3)与原始废气连接,各排气支管(41)通过排气主管(4)与烟囱(6)连接,各吹扫支管(51)通过吹扫主管(5)与清吹风机(7)连接;所述进气支管(31)上设有进气阀(311),排气支管(41)上设有排气阀(411),吹扫支管(51)上设有吹扫阀(51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主管(3)上沿其进气方向依次设有废气阀(32)、新风管(33)、RTO风机(35)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传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嘉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