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易冲洗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840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易冲洗消毒装置,包括用于储纳消毒液的容器,容器侧壁设有两道纵向分布但深度不同的凹槽,其内容纳有可上下滑动的主杆体,主杆体上设有两根长度不同的横杆实现部分限位在凹槽内,从而可实现向上提拉主杆体到极限位置后,可进一步翻转90°,使之呈水平状态,方便冲淋清洗。该装置既提供了为内窥镜、光棒消毒时进行的抓持固定功能,也方便对其进行冲淋,清洗残留消毒液。该装置可同时针对多组器械进行消毒或冲淋,节省空间,操作方便。

A flushing and disinfecting device with revers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ushing and disinfecting device with a turnover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container for storing disinfectant. The side wall of the container is provided with two grooves with longitudinal distribution but different depth. The contents of the groove include a main rod body which can slide up and down, and two horizontal rods with different lengths are arranged on the main rod body to realize partial limitation in the groove, so that the main rod body can be lifted and pulled up to the limit position. After being placed, it can be further reversed to 90 degrees to make it in a horizontal stat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washing and cleaning. The device not only provides grasping and fixing function for disinfection of endoscope and light rod, but also facilitates washing and washing residual disinfectant. The device can disinfect or rinse multiple sets of instruments at the same time, save space and operate convenient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易冲洗消毒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卫生领域器械,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易冲洗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无痛胃肠镜手术和全身麻醉插管的麻醉方式中,会经常用到内窥镜(如胃肠镜纤支镜)和气管插管光棒,在使用前这些器械都需要浸泡在消毒液中,但大部分内窥镜都包括光纤导管部分和连接电源的柄部,柄部是不能浸泡在消毒液中的,因此目前并没有任何器械可以用于抓持内窥镜柄部并同时对光纤导管部分浸泡消毒。另一方面,在内窥镜或气管插管光棒浸泡消毒之后,需要用清水冲洗浸泡后的器械表面,现有的操作是直接用手拿起内窥镜或者气管插管的光棒在流水下冲洗,操作起来不仅不方面,内窥镜或者气管插管光棒的一端容易掉地损坏,也不容易冲尽其表面所有的消毒浸泡液。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内窥镜或光棒消毒,并通过翻转机构便于冲洗的消毒装置。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易冲洗消毒装置,包括用于储纳消毒液的容器,所述容器的一侧壁设有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以及在所述第一凹槽槽面沿竖直方向开设至顶端的细长的第二凹槽;该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与第一凹槽形状相适配的主杆体、设于主杆体一侧较短的第一横杆、设于第一横杆下方且宽度大于第一横杆的第二横杆、以及与活动杆连接的固定架;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不小于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宽度,所述第一凹槽靠近顶端处形成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宽介于第一横杆宽度和第二横杆宽度之间;所述第二凹槽位于顶端附近设有横向贯穿侧壁的切口,所述切口位于外侧壁下方设有托台;当所述支架呈竖直状态从下往上滑动到极限距离时,所述第一横杆从限位槽中伸出,所述第二横杆被卡在限位槽下方;然后当所述支架翻转90°时,所述第一横杆位于托台上表面。本技术提供的消毒装置可以容纳多个内窥镜或光棒同时进行消毒,在消毒液浸泡过程中内窥镜的柄部固定在消毒液液面上方,防止进入消毒液形成二次污染;需要进行冲洗时,将支架向上提拉至极限距离,再翻转90°使之呈水平放置状态,可实现同时对多个器械进行喷淋冲洗。且由于翻转后的支架位于容器外,便于冲洗残留消毒液,且可同时对容器内进行清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主杆体、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为圆形金属杆体并焊接为一个整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内侧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有与固定架连接处宽度相适应的限位板滑槽。通过限位板将主杆体限制在第一凹槽内滑动。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主杆体、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为圆形金属杆体并焊接为一个整体,且第一凹槽为槽面弧度不小于180°的弧形槽。通过优化第一凹槽形状,使主杆体被限制在第一凹槽内。相对于前一种实施方式,该方案提供了更为开放的结构设计,不易造成消毒液残留。所述固定架的形式可以采用多种,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掌握的现有技术中,可实现用于固定、夹持住光纤柄部或光棒的机械接结构都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中。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架包括与主杆体相连的连接杆、平板、以及开设于平板的若干锥形槽孔。锥形槽孔在提供承接内窥镜柄部的同时,使其内窥镜导管部分通过并浸泡在消毒液中。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架包括与主杆体相连的连接杆、架体、以及设于架体的若干夹持机构,例如采用理疗器械中常采用的夹头等。进一步地,所述容器侧壁上缘和/或主杆体设有若干绕线杆。容器侧壁上缘的绕线杆竖直向上延伸;位于主杆体的绕线杆与主杆体垂直。绕线杆的作用是当对多组器械进行消毒或冲淋时,利于梳理内窥镜导管,防止缠绕。有益效果:本技术可方便对几个手术间使用的内窥镜和光棒统一浸泡消毒、冲洗、晾干备用,不用担心消毒液会污染内窥镜或光棒的电源接触部分。光棒垂直浸泡,导线部分有序盘绕,并且翻转至容器外进行冲洗,让所有的消毒流程变得更加易于操作和规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所述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3所述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易冲洗消毒装置,包括用于储纳消毒液的容器100、以及和相对于容器100滑动并翻转的支架200。容器100和支架200主要采用304不锈钢制成。容器100的一侧壁设有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110、以及在第一凹槽110槽面沿竖直方向开设至顶端的细长的第二凹槽120。支架200包括与第一凹槽110形状相适配的主杆体210、设于主杆体210一侧的第一横杆220和第二横杆230、与活动杆连接的固定架250、以及设于主杆体210顶端的手柄270。第二横杆230靠接主杆体210下端,第一横杆220位于第二横杆230上方,且第一横杆220比第二横杆230短。主杆体210、第一横杆220、第二横杆230为圆形金属杆体并焊接为一个整体。第一凹槽110内侧设有限位板240,限位板240设有与固定架250连接处宽度相适应的限位板滑槽。通过限位板240将主杆体210限制在第一凹槽110内滑动。第一凹槽110的宽度不小于第一横杆220和第二横杆230的宽度,第一凹槽110靠近顶端处形成限位槽125,限位槽125的槽宽介于第一横杆220宽度和第二横杆230宽度之间;第二凹槽120位于顶端附近设有横向贯穿侧壁的切口130,以保证主杆体210可以进行翻转。切口130位于外侧壁一侧的下方设有托台140,用于承接翻转后的支架200,并使之呈水平方向。该装置消毒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2所示,由于第一横杆220、第二横杆230宽度与限位槽125槽宽的关系,当支架200呈竖直状态从下往上滑动到极限距离时,第一横杆220能从限位槽125中伸出,而第二横杆230被卡在限位槽125下方;然后当支架200进一步翻转90°时,第一横杆220位于托台140上表面,如图3所示。容器100侧壁上缘和/或主杆体210设有若干绕线杆150。容器100侧壁上缘的绕线杆150竖直向上延伸;位于主杆体的绕线杆与主杆体垂直。绕线杆150的作用是当对多组器械进行消毒或冲淋时,利于梳理内窥镜导管,防止缠绕。固定架250包括与主杆体210相连的连接杆251、平板252、以及开设于平板的若干锥形槽孔253。锥形槽孔在提供承接内窥镜柄部的同时,使其内窥镜导管部分通过并浸泡在消毒液中。该装置提供的消毒装置可以容纳多个内窥镜或光棒同时进行消毒,在消毒液浸泡过程中内窥镜的柄部固定在消毒液液面上方,防止进入消毒液形成二次污染;需要进行冲洗时,将支架200向上提拉至极限距离,再翻转90°使之呈水平放置状态,可实现同时对多个器械进行喷淋冲洗。且由于翻转后的支架200位于容器100外,便于冲洗残留消毒液,且可同时对容器100内进行清洗。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没有采用限位板240对主杆体210进行限位作用,而是通过优化第一凹槽110形状来实现。具体地说,主杆体210、第一横杆220、第二横杆230为圆形金属杆体并焊接为一个整体,且第一凹槽110为槽面弧度不小于180°的弧形槽。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提供了更为开放的结构设计,不易造成消毒液残留。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了实施例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易冲洗消毒装置,包括用于储纳消毒液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一侧壁设有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以及在所述第一凹槽槽面沿竖直方向开设至顶端的细长的第二凹槽;该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与第一凹槽形状相适配的主杆体、设于主杆体一侧较短的第一横杆、设于第一横杆下方且宽度大于第一横杆的第二横杆、以及与活动杆连接的固定架;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不小于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宽度,所述第一凹槽靠近顶端处形成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宽介于第一横杆宽度和第二横杆宽度之间;所述第二凹槽位于顶端附近设有横向贯穿侧壁的切口,所述切口位于外侧壁下方设有托台;当所述支架呈竖直状态从下往上滑动到极限距离时,所述第一横杆从限位槽中伸出,所述第二横杆被卡在限位槽下方;然后当所述支架翻转90°时,所述第一横杆位于托台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易冲洗消毒装置,包括用于储纳消毒液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一侧壁设有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以及在所述第一凹槽槽面沿竖直方向开设至顶端的细长的第二凹槽;该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与第一凹槽形状相适配的主杆体、设于主杆体一侧较短的第一横杆、设于第一横杆下方且宽度大于第一横杆的第二横杆、以及与活动杆连接的固定架;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不小于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宽度,所述第一凹槽靠近顶端处形成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宽介于第一横杆宽度和第二横杆宽度之间;所述第二凹槽位于顶端附近设有横向贯穿侧壁的切口,所述切口位于外侧壁下方设有托台;当所述支架呈竖直状态从下往上滑动到极限距离时,所述第一横杆从限位槽中伸出,所述第二横杆被卡在限位槽下方;然后当所述支架翻转90°时,所述第一横杆位于托台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晓花刘昱升张盼盼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