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艳姿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诊脉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8226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诊脉辅助装置,包括显示器和指套,显示器前侧设有显示屏,显示器后侧设有接线盒,接线盒后侧设有支撑腿,接线盒上设有电源线,显示器内部设有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左侧通过网线与网络接入模块连接,中央处理器右侧通过数据线与检测数据接收模块连接,中央处理器下侧通过排线与影像输出模块连接。本装置可以佩戴在中医人员的手指上,传感器位于两指之间的位置,再对患者进行诊脉时,正好能与患者脉搏接触,利用电子传感器检测喊着的脉搏,在中医人员诊断的同时将脉搏信息传输到电脑上,与数据库内的信息进行比对,提出一些辅助性的建议,供中医人员参考,从而可以更加准确的判断病情,降低中医人员的经验需求。

A Chinese Medicine Pulse Diagnosis Assista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pulse diagnosi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includes a display screen and finger sleeve. The front side of the display is equipped with a display screen, and the rear side of the display screen is equipped with a junction box. The rear side of the junction box is equipped with a supporting leg, a power supply line on the junction box, and a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is equipped with a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inside, and the left side of the CPU is connected with a network access module, and the The 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etection data receiving module, and the lower side of the CPU is connected with the image output module through the line arrangement. The device can be worn on the finger of Chinese medicine personnel. The sensor is located between the two fingers. When diagnosing the patient's pulse, it can be in contact with the patient's pulse. The electronic sensor is used to detect the shouting pulse. While diagnosing the Chinese medicine personnel, the pulse information is transmitted to the computer. The device is compared with the information in the database, and some helpful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Chinese medicine personnel. Staff reference, which can more accurately judge the condition of the disease, reduce the experience needs of Chinese medicine perso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诊脉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医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医诊脉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中医是我国传承数千年的文化,拥有长久的经验积累,独立于世界医学之中,在中医长达数千年的发展中,杂乱的知识越来越凝聚,到了现代中医学,已经确定了中医问诊的四个概要,就是现在常说的望、闻、问、切,其中最能准确反映病情,且掌握难度比较大的就是“切”,“切”的含义就是诊脉,通过对患者的脉象进行判断,从而判断患者的病情,但是在博大精深的中医中掌握“切”的要领是一个十分困难的事情,这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一般的新手中医在利用诊脉判断病情时往往会出现错误,导致延误患者的病情,因此针对这个现状,我们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革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诊脉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该装置可以采用人工该应和电子感应两种方式,并且中医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和数据库中给出的判断进行综合判断,提高病症判断的准确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显示器和指套,显示器前侧设有显示屏,显示器后侧设有接线盒,接线盒后侧设有支撑腿,接线盒上设有电源线,显示器内部设有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左侧通过网线与网络接入模块连接,中央处理器右侧通过数据线与检测数据接收模块连接,中央处理器下侧通过排线与影像输出模块连接,显示器内部右上角设有配电箱,配电箱通过导线分别与中央处理器、网络接入模块和检测数据接收模块连接。显示器和指套之间通过连接线组连接,连接线组与指套连接处设有线组固定座,指套左右两侧设有弧形卡圈,弧形卡圈内侧设有防滑垫,指套中间下侧设有检测电极支撑管,检测电极支撑管下侧设有检测电极吸盘,检测电极吸盘下侧设有检测电极。较佳地,所述显示器上的显示屏,采用大面积高占屏比的触控显示屏。较佳地,所述弧形卡圈采用具有弹性的PET塑料材质,同时弧形卡圈的末端具有橡胶球。较佳地,所述检测电极支撑管由外侧的套管和内侧的活动管组成,且活动管和套管之间设有压缩弹簧,让活动管具有上下活动,具有弹性。较佳地,所述检测电极吸盘下侧设有三个检测电极,且三个检测电极都有导线连接经过检测电极支撑管的内部空隙与连接线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可以佩戴在中医人员的手指上,传感器位于两指之间的位置,再对患者进行诊脉时,正好能与患者脉搏接触,利用电子传感器检测喊着的脉搏,在中医人员诊断的同时将脉搏信息传输到电脑上,与数据库内的信息进行比对,提出一些辅助性的建议,供中医人员参考,从而可以更加准确的判断病情,降低中医人员的经验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显示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指套结构示意图。图中:1、显示器,2、指套,3、显示屏,4、接线盒,5、支撑腿,6、电源线,7、中央处理器,8、网线,9、网络接入模块,10、数据线,11、检测数据接收模块,12、排线,13、影像输出模块,14、配电箱,15、导线,16、连接线组,17、线组固定座,18、弧形卡圈,19、防滑垫,20、检测电极支撑管,21、检测电极吸盘,22、检测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当患者咨询时,中医工作人员可以将电源6接入电源,并将显示器1放置在办公桌上,用支撑腿5将显示器1立在中医工作人员的面前,并将其启动,然后将食指和中指两根指头分别插入弧形卡圈18和检测电极支撑管20形成的空隙内,由于弧形卡圈18具有弹性,可以方便佩戴并且适应不同工作人员进行佩戴,将指套2佩戴在中医工作人员的手指用来诊脉的位置,检测电极22的位置向下,当中医工作人员诊脉时检测电极22压迫脉搏,并且检测电极支撑管20内侧的弹簧受到压迫进行压缩,减少电极支撑管20的长度,从而让中医工作人员的手指也能接触到患者的脉搏,从而在检测电极22检测患者脉搏的同时,中医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个人经验感受患者的脉象,对疾病做出初步的判断;在中医工作人员利用经验判断患者病情的同时,检测电极22检测的信息通过连接线组16传入显示器1内部的检测数据接收模块11上,同时经过检测数据接收模块11将信息传递到中央处理器7上,而中央处理器7通过左侧的网络接入模块9与网络连接,利用数据库中储存的中医知识,对检测电极22检测到的脉象进行对比判断,从而从数据库中选出对应的病情,然后将脉搏波形线和预判结果经过影像输出模块13显示在显示屏3上,并由中医工作人员对比自己经验的判断,从而最终做出病情判断即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诊脉辅助装置,包括显示器(1)和指套(2),其特征在于:显示器(1)前侧设有显示屏(3),显示器(1)后侧设有接线盒(4),接线盒(4)后侧设有支撑腿(5),接线盒(4)上设有电源线(6),显示器(1)内部设有中央处理器(7),中央处理器(7)左侧通过网线(8)与网络接入模块(9)连接,中央处理器(7)右侧通过数据线(10)与检测数据接收模块(11)连接,中央处理器(7)下侧通过排线(12)与影像输出模块(13)连接,显示器(1)内部右上角设有配电箱(14),配电箱(14)通过导线(15)分别与中央处理器(7)、网络接入模块(9)和检测数据接收模块(11)连接;显示器(1)和指套(2)之间通过连接线组(16)连接,连接线组(16)与指套(2)连接处设有线组固定座(17),指套(2)左右两侧设有弧形卡圈(18),弧形卡圈(18)内侧设有防滑垫(19),指套(2)中间下侧设有检测电极支撑管(20),检测电极支撑管(20)下侧设有检测电极吸盘(21),检测电极吸盘(21)下侧设有检测电极(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诊脉辅助装置,包括显示器(1)和指套(2),其特征在于:显示器(1)前侧设有显示屏(3),显示器(1)后侧设有接线盒(4),接线盒(4)后侧设有支撑腿(5),接线盒(4)上设有电源线(6),显示器(1)内部设有中央处理器(7),中央处理器(7)左侧通过网线(8)与网络接入模块(9)连接,中央处理器(7)右侧通过数据线(10)与检测数据接收模块(11)连接,中央处理器(7)下侧通过排线(12)与影像输出模块(13)连接,显示器(1)内部右上角设有配电箱(14),配电箱(14)通过导线(15)分别与中央处理器(7)、网络接入模块(9)和检测数据接收模块(11)连接;显示器(1)和指套(2)之间通过连接线组(16)连接,连接线组(16)与指套(2)连接处设有线组固定座(17),指套(2)左右两侧设有弧形卡圈(18),弧形卡圈(18)内侧设有防滑垫(19),指套(2)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姿
申请(专利权)人:王艳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