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玉军专利>正文

一种双气囊止血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8128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2:16
一种双气囊止血带,涉及一种止血器具,在带子(21)的两端设有连接机构,处于带子外部的倒锥形托板(15)下部面中部与带子连接,在倒锥形托板的上部设有环板(12),在环板四周设有至少两个豁口(14),环板内倒锥形托板上部设置的挤压气囊(7)连接带子内对应处的气囊(22),盖板(5)处于环板内挤压气囊的上部,所述盖板四周设有对应环板豁口的凸出片(6),橡皮筋(1)的两端分别连接环板两侧,橡皮筋的中部压在所述盖板上部获取挤压气囊气腔(28)内气体往气囊中的挤压;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橡皮筋使盖板挤压倒锥形托板内挤压气囊内的气体压缩进入气囊,由气囊压迫针眼进行止血,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成本相对较低且止血效果较好。

A double balloon tournique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ouble balloon tourniquet, which relates to a hemostatic device. A connec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belt (21), an inverted conical bracket (15) outside the belt is connected with the belt in the middle of the lower surface, an annular plate (12)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inverted conical bracket, at least two notches (14) are arranged around the annular plate, and an extrusion balloon (7) connecting belt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inverted conical bracket in the annular plate. The inner corresponding air bag (22) and the cover plate (5) are locat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extrusion air bag in the ring plate. The cover plate is surrounded by a protruding sheet (6) corresponding to the ring plate opening. The two ends of the rubber band (1) are connected to the two sides of the ring plate respectively. The middle of the rubber band is press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ver plate to obtain the extrusion of the gas in the extrusion air bag (28); the rubber band is used to extrude the cover plate upside down. The conical bracket extrudes the gas in the balloon into the balloon, and the balloon compresses the needle eye for hemostasis. The cost of the invention is relatively low and the hemostasis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气囊止血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止血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气囊止血带。
技术介绍
在手臂或脚的穿刺部位使用穿刺针进行穿刺过程中,通常穿刺针具有一定的直径,利用穿刺针的内孔以及联通的导管内孔可将插入血管等病变部位的组织进行抽取,以便进行治疗、检查工作,由于穿刺针使用拔去后,要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医院常用的止血带有日本产的球囊式止血带“申请公布号、JP2002323940;公开日、2004年6月3日”,该专利在使用时需要配合空气注射器对球囊进行加气,由球囊压迫穿刺部位,获取止血效果,但该专利使用过程较为不便,由于是一次性的,导致病患医疗成本过高“每个达到人民币300元左右”;还有一种是日本产的弹簧式“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3027724A”,该专利在使用时依靠弹簧形成的压力,获取止血效果和观察血孔状况,由于该专利的附图标记垫部42要担负着观察任务,所以制作为平地面,受到人体骨骼影响,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对于压迫点不能完全压住导致作用减少,不能达到真正施压止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气囊止血带,利用橡皮筋使盖板挤压倒锥形托板内挤压气囊内的气体压缩进入气囊,由气囊压迫针眼进行止血,由于气囊为可拆卸结构,所以气囊为一次性的,而其它部位可消毒后多次使用;本专利技术使用成本相对较低且止血效果较好。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气囊止血带,包括带子、倒锥形托板、挤压气囊、气囊、盖板和橡皮筋,在带子的两端设有连接机构,处于带子外部的倒锥形托板下部面中部与带子连接,在倒锥形托板的上部设有环板,在环板四周设有至少两个豁口,环板内倒锥形托板上部设置的挤压气囊连接带子内对应处的气囊,盖板处于环板内挤压气囊的上部,所述盖板四周设有对应环板豁口的凸出片,橡皮筋的两端分别连接环板两侧,橡皮筋的中部压在所述盖板上部获取挤压气囊气腔内气体往气囊中的挤压。所述的双气囊止血带,带子的中部设有孔B,倒锥形托板下口的环管插在带子中部的孔B内,所述环管下端外缘设有下凸起环,环管内的孔A中部设有缩径环,气囊上部的环形槽卡在所述缩径环上,气囊的上部通过软管连接倒锥形托板内的挤压气囊。所述的双气囊止血带,所述气囊的上部设有插管B,在插管B的中部设有中部凸起环,所述中部凸起环下部为环形槽,插管B插接连接软管一端的连接套B,软管另一端的连接套A与挤压气囊下部的插管A插接连接。所述的双气囊止血带,所述连接套A与连接套B为相同结构,连接套A的上部面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底部设有缩径孔底,挤压气囊的插管A插在连接套A的盲孔中,在连接套A的一侧设有联通缩径孔底的侧管,所述侧管通过热熔连接软管的另一端;同理连接套B的下部面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底部设有缩径孔底,气囊的插管B插在连接套B的盲孔中,在连接套B的一侧设有联通缩径孔底的侧管,所述侧管通过热熔连接软管的一端。所述的双气囊止血带,在盖板的上部面中部设有上凸起块,所述上凸起块上部设有提拉环。所述的双气囊止血带,上凸起块的两侧分别设有侧凸起块,两侧凸起块的贴近上凸起块上部分别设有用于橡皮筋中部放置的槽。所述的双气囊止血带,在环板的四周等距设有四个豁口,所述盖板的四周设有对应环板四个豁口的四个凸出片。所述的双气囊止血带,所述盖板为中部高四周低的锥形结构。所述的双气囊止血带,在环板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侧柱体。所述的双气囊止血带,在带子的一端外侧面设有公连接片,所述带子的另一端内侧面设有母连接片,由带子两端的公连接片和母连接片形成所述连接机构。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气囊止血带,利用带子两端的公连接片和母连接片获取在手腕处的固定,由盖板和倒锥形托板的挤压使盖板与倒锥形托板之间的挤压气囊气腔内气体压缩进入气囊,这一过程可通过橡皮筋的中部压在盖板的侧凸起块上,橡皮筋的两端分别通过环板两侧的侧柱体借力获取气囊压迫针眼进行止血;本专利技术的气囊为可拆卸结构,所以气囊为一次性的,而其它部位可消毒后多次使用;本专利技术使用成本相对较低且止血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橡皮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盖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倒锥形托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倒锥形托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挤压气囊、软管和气囊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带子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橡皮筋;2、提拉环;3、上凸起块;4、侧凸起块;5、盖板;6、凸出片;7、挤压气囊;8、插管A;9、连接套A;10、软管;11、连接套B;12、环板;13、侧柱体;14、豁口;15、倒锥形托板;16、环管;17、下凸起环;18、插管B;19、中部凸起环;20、环形槽;21、带子;22、气囊;23、公连接片;24、母连接片;25、槽;26、孔A;27、缩径环;28、气腔;29、通孔;30、侧管;31、缩径孔底;32、孔B;33、穿刺部位;34、手腕。【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结合附图1~7所述的一种双气囊止血带,包括带子21、倒锥形托板15、挤压气囊7、气囊22、盖板5和橡皮筋1,在带子21的一端外侧面设有公连接片23,所述带子21的另一端内侧面设有母连接片24,处于带子21外部的倒锥形托板15下部面中部与带子21连接,在倒锥形托板15的上部设有环板12,在环板12的四周等距设有四个豁口14,环板12内倒锥形托板15上部设置的挤压气囊7连接带子21内对应处的气囊22,盖板5为中部高四周低的锥形结构,所述盖板5处于环板12内挤压气囊7的上部,所述盖板5的四周设有对应环板12四个豁口14的四个凸出片6,橡皮筋1的两端分别连接环板12两侧的侧柱体13,橡皮筋1的中部压在所述盖板5上部获取挤压气囊7气腔28内气体往气囊22中的挤压。结合附图1、4、5、6或7,带子21的中部设有孔B32,倒锥形托板15下口的环管16插在带子21中部的孔B32内,所述环管16下端外缘设有下凸起环17,环管16内的孔A26中部设有缩径环27,气囊22上部的环形槽20卡在所述缩径环27上,所述气囊22的上部设有插管B18,在插管B18的中部设有中部凸起环19,所述中部凸起环19下部为环形槽20,插管B18插接连接软管10一端的连接套B11,软管10另一端的连接套A9与挤压气囊下部的插管A8插接连接;所述连接套A9与连接套B11为相同结构,连接套A9的上部面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底部设有缩径孔底31,挤压气囊7的插管A8插在连接套A9的盲孔中,在连接套A9的一侧设有联通缩径孔底31的侧管30,所述侧管30通过热熔连接软管10的另一端;同理连接套B11的下部面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底部设有缩径孔底,气囊22的插管B18插在连接套B11的盲孔中,在连接套B11的一侧设有联通缩径孔底的侧管,所述侧管通过热熔连接软管10的一端。结合附图1或2,在盖板5的上部面中部设有上凸起块3,所述上凸起块3上部设有提拉环2,上凸起块3的两侧分别设有侧凸起块4,两侧凸起块4的贴近上凸起块3上部分别设有用于橡皮筋1中部放置的槽25。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气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气囊止血带,包括带子(21)、倒锥形托板(15)、挤压气囊(7)、气囊(22)、盖板(5)和橡皮筋(1),其特征是:在带子(21)的两端设有连接机构,处于带子(21)外部的倒锥形托板(15)下部面中部与带子(21)连接,在倒锥形托板(15)的上部设有环板(12),在环板(12)四周设有至少两个豁口(14),环板(12)内倒锥形托板(15)上部设置的挤压气囊(7)连接带子(21)内对应处的气囊(22),盖板(5)处于环板(12)内挤压气囊(7)的上部,所述盖板(5)四周设有对应环板(12)豁口(14)的凸出片(6),橡皮筋(1)的两端分别连接环板(12)两侧,橡皮筋(1)的中部压在所述盖板(5)上部获取挤压气囊(7)气腔(28)内气体往气囊(22)中的挤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气囊止血带,包括带子(21)、倒锥形托板(15)、挤压气囊(7)、气囊(22)、盖板(5)和橡皮筋(1),其特征是:在带子(21)的两端设有连接机构,处于带子(21)外部的倒锥形托板(15)下部面中部与带子(21)连接,在倒锥形托板(15)的上部设有环板(12),在环板(12)四周设有至少两个豁口(14),环板(12)内倒锥形托板(15)上部设置的挤压气囊(7)连接带子(21)内对应处的气囊(22),盖板(5)处于环板(12)内挤压气囊(7)的上部,所述盖板(5)四周设有对应环板(12)豁口(14)的凸出片(6),橡皮筋(1)的两端分别连接环板(12)两侧,橡皮筋(1)的中部压在所述盖板(5)上部获取挤压气囊(7)气腔(28)内气体往气囊(22)中的挤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囊止血带,其特征是:带子(21)的中部设有孔B(32),倒锥形托板(15)下口的环管(16)插在带子(21)中部的孔B(32)内,所述环管(16)下端外缘设有下凸起环(17),环管(16)内的孔A(26)中部设有缩径环(27),气囊(22)上部的环形槽(20)卡在所述缩径环(27)上,气囊(22)的上部通过软管(10)连接倒锥形托板(15)内的挤压气囊(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气囊止血带,其特征是:所述气囊(22)的上部设有插管B(18),在插管B(18)的中部设有中部凸起环(19),所述中部凸起环(19)下部为环形槽(20),插管B(18)插接连接软管(10)一端的连接套B(11),软管(10)另一端的连接套A(9)与挤压气囊下部的插管A(8)插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玉军
申请(专利权)人:潘玉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