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变电站的顶盖通风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781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箱式变电站的顶盖通风散热结构,包括两个隔热板,两个所述隔热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隔热板的上方对称安装有两个中间板,两个所述中间板的上方对称安装有两个反射板,且两个反射板之间存在空隙,两个所述反射板靠近中间板的一端与中间板共同对称安装有挡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反射层,可有效阻挡阳光的热量,避免阳光直射,通过隔热腔的设计,使得阳光照射的热量难以进入到隔热腔内,可保持定盖内的温度;通过抽吸风扇可抽走变电站内温度较高的空气,配合水平透气腔和竖向散热口将热量排出,同时可保持顶盖内空气流动,防止发生结露现象。

A Ventilation and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for Top Cover of Box Subs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ntilation and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for the top cover of a box-type substation, which comprises two heat insulating plates. The two heat insulating plates are jointly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plate at one end close to each other. Two middle plates are symmetrically installed above the two heat insulating plates, two reflecting plates are symmetrically installed above the two middle plates, and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two reflecting plates and two places. The reflecting plate is symmetrically mounted with a rain shield at one end near the middle plate and the middle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block the heat of sunshine and avoid direct sunshine through the reflecting layer.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heat insulation chamber, the heat of sunshine illumination can hardly enter the heat insulation chamber and keep the temperature in the fixed cover. The air with higher temperature in the substation can be pumped out by the suction fan, and the heat can be discharged with the horizontal air permeability chamber and the vertical heat sink, while maintaining the air in the top cover. Air flow to prevent condens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式变电站的顶盖通风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箱式变电站
,尤其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的顶盖通风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箱式变电站内部设备的更加复杂和智能,对箱式变电站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特变是对箱式变电站的通风散热要求越来越高,而箱式变电站内部的热源主要来源于箱式变电站内部的散热元件和外部环境的温度,特变在炎热的夏季,这样就要求箱式变电站具有更高的隔热和通风的双重作用;目前箱式变电站的顶盖结构,不锈钢顶盖被太阳直射后会将热量从顶盖直接传到箱变内部,会造成箱变内部电器元件因温度过高而损坏;顶盖内侧面由于空气不流通,易产生结露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造成箱内温度过高,顶盖内空气不流通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箱式变电站的顶盖通风散热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箱式变电站的顶盖通风散热结构,包括两个隔热板,两个所述隔热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隔热板的上方对称安装有两个中间板,两个所述中间板的上方对称安装有两个反射板,且两个反射板之间存在空隙,两个所述反射板靠近中间板的一端与中间板共同对称安装有挡雨板。优选地,两个所述隔热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一体成型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竖向散热口,两个所述固定块内开设有水平透气腔,且水平透气腔与竖向散热口相连通。优选地,两个所述隔热板的下端且靠近固定块的位置均安装有抽吸风扇。优选地,所述挡雨板与隔热板、中间板共同形成隔热腔。优选地,所述挡雨板与反射板、中间板共同形成散热腔。优选地,两个挡雨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好处:1、本技术通过反射层,可有效阻挡阳光的热量,避免阳光直射,通过隔热腔的设计,使得阳光照射的热量难以进入到隔热腔内,可保持定盖内的温度;2、通过抽吸风扇可抽走变电站内温度较高的空气,配合水平透气腔和竖向散热口将热量排出,同时可保持顶盖内空气流动,防止发生结露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箱式变电站的顶盖通风散热结构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箱式变电站的顶盖通风散热结构的固定块内部图。图中:1反射板、2散热腔、3中间板、4隔热腔、5挡雨板、6隔热板、7支撑板、8抽吸风扇、9固定块、10竖向散热口、11水平透气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箱式变电站的顶盖通风散热结构,包括两个隔热板6,两个隔热板6相互靠近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两个隔热板6的上方对称安装有两个中间板3,两个中间板3的上方对称安装有两个反射板1,且两个反射板1之间存在空隙,两个反射板1靠近中间板3的一端与中间板3共同对称安装有挡雨板5,反射板1可大大减少阳光照射的热量,支撑板7与两个隔热板6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在变电站箱体上,中间板3与反射板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在隔热板6相互远离的一端上。两个隔热板6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一体成型有固定块9,固定块9上开设有竖向散热口10,两个固定块9内开设有水平透气腔11,且水平透气腔11与竖向散热口10相连通,使得顶盖内保持透气,防止发生结露现象。两个隔热板6的下端且靠近固定块9的位置均安装有抽吸风扇8,抽吸风扇8的排风端均位于靠近水平透气腔11的一端。挡雨板5与隔热板6、中间板3共同形成隔热腔4,通过隔热腔4,可大大减少热量进入到隔热板6之间。挡雨板5与反射板1、中间板3共同形成散热腔2,反射板1通过阳光照射,部分热量进入到散热腔2内。两个挡雨板5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板7上,雨水落入到挡雨板5上进行聚集和流出。本技术使用时,通过反射板1将阳光进行反射,可降低定盖摄入的热量,此时部分热量会通过反射板1进入到散热腔2内,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此时通过隔热腔4,可防止外界的热量进入到隔热腔4内,通过抽吸风扇8,使变电站内的热量进入到隔热板6之间时,通过抽吸空气,使温度较高的空气通过水平透气腔11和竖向散热口10排出,可有效降低顶盖内的温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式变电站的顶盖通风散热结构,包括两个隔热板(6),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隔热板(6)相互靠近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两个所述隔热板(6)的上方对称安装有两个中间板(3),两个所述中间板(3)的上方对称安装有两个反射板(1),且两个反射板(1)之间存在空隙,两个所述反射板(1)靠近中间板(3)的一端与中间板(3)共同对称安装有挡雨板(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式变电站的顶盖通风散热结构,包括两个隔热板(6),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隔热板(6)相互靠近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两个所述隔热板(6)的上方对称安装有两个中间板(3),两个所述中间板(3)的上方对称安装有两个反射板(1),且两个反射板(1)之间存在空隙,两个所述反射板(1)靠近中间板(3)的一端与中间板(3)共同对称安装有挡雨板(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变电站的顶盖通风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隔热板(6)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一体成型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上开设有竖向散热口(10),两个所述固定块(9)内开设有水平透气腔(11),且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杰马志铭马涛
申请(专利权)人:滕州市智星电力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