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外围设备的发光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37748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计算机外围设备的发光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和多个外围设备,多个外围设备与计算机耦接,计算机包含相互耦接的侦测单元和应用程序;其中,侦测单元侦测多个外围设备是否具有发光模块并将侦测结果发送至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根据侦测结果发送控制命令至具有发光模块的外围设备,具有发光模块的外围设备根据控制命令驱动对应的发光模块发光。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具有发光模块的计算机外围设备能够一起群动产生显示互动的闪烁特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外围设备的发光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控制系统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外围设备的发光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计算机常具有多个接口,以供相应的计算机外围设备的插入,例如鼠标、键盘等。这些计算机外围设备已成为操作一台计算机必备的设备,市面上也出现各式各样的改良。但是这些改良不外乎是外观或者形状上的变化,使得这些设备更符合人体动作习惯,操作起来更为方便。一些计算机外围设备上具有发光模块,当其连接于计算机上时,发光模块发出光线(通常用于表示已经连接成功),效果单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上述的问题,使具有发光模块的计算机外围设备能够一起群动产生显示互动的闪烁特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外围设备的发光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外围设备的发光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和多个外围设备,该多个外围设备与该计算机耦接,该计算机包含相互耦接的侦测单元和应用程序;其中,该侦测单元侦测该多个外围设备是否具有发光模块并将侦测结果发送至该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根据该侦测结果发送控制命令至具有发光模块的外围设备,该具有发光模块的外围设备根据该控制命令驱动对应的发光模块发光。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具有发光模块的外围设备具有与该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与发光模块耦接,该控制电路接收该应用程序发出的控制命令并驱动对应的发光模块发光。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计算机包括多个接口,该多个外围设备通过该多个接口与该计算机耦接。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个接口分别具有相应的接口编码,该应用程序具有转换模块和存储模块,该转换模块与该侦测单元及该存储模块耦接,该侦测单元于侦测该多个外围设备是否具有发光模块后,将耦接了具有发光模块的外围设备的接口的接口编码发送至该转换模块,该转换模块将接收到的接口编码转换为代表对应的具有发光模块的外围设备的位置编码,并将位置编码发送至该存储模块储存。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应用程序还具有输入模块,该输入模块与该存储模块耦接,可通过该输入模块设定控制参数并将该控制参数储存于该存储模块。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控制参数可包括发光模块的闪烁频率或发光亮度或发光颜色。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应用程序还具有驱动模块,该驱动模块与该存储模块耦接,该驱动模块根据存储于存储模块内的控制参数及该位置编码形成控制命令并将控制命令发送至该具有发光模块的外围设备的各个控制电路。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每个发光模块具有多种出光颜色的发光二极管。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控制计算机外围设备发光的方法,包含:步骤S0:提供计算机和多个外围设备,该计算机与该多个外围设备耦接,该计算机包含相互耦接的侦测单元和应用程序;步骤S1:该侦测单元侦测该多个外围设备是否具有发光模块并将侦测结果发送至该应用程序;步骤S2:该应用程序根据该侦测结果发送控制命令至具有发光模块的外围设备;步骤S3:该具有发光模块的外围设备根据该控制命令驱动对应的发光模块发光。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应用程序包括输入模块,该方法于步骤S1与步骤S2之间还包括:步骤S2’:通过该输入模块设定控制参数,该应用程序根据该控制参数形成控制命令。综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计算机内的侦测单元和应用程序可以控制与计算机耦接的具有发光模块的外围设备一起群动并表现出群动的闪烁特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计算机外围设备的发光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计算机外围设备的发光控制系统的模块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计算机外围设备发光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计算机外围设备的发光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计算机外围设备的发光控制系统的模块图。请参考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计算机外围设备的发光控制系统1,包括计算机10和多个外围设备20,多个外围设备20与计算机10耦接,其中,计算机10包括多个接口103,多个外围设备20分别各自通过所述多个接口103的其中之一与计算机10耦接。具体地,计算机10包含相互耦接的侦测单元101和应用程序102,其中,侦测单元101侦测多个外围设备20是否具有发光模块202并将侦测结果发送至应用程序102,应用程序102根据侦测结果发送控制命令至具有发光模块202的外围设备20,具有发光模块202的外围设备20根据控制命令驱动对应的发光模块202发光。于本实施例中,多个外围设备20包括鼠标20A、键盘20B和显示器20C,且本实施例中的多个外围设备20中的鼠标20A和键盘20B具有发光模块202,而显示器20C不具有发光模块202,但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与计算机耦接的多个外围设备均具有发光模块,例如,与计算机耦接的鼠标、键盘和显示器均具有发光模块,当然,外围设备也不限于鼠标、键盘和显示器,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包括其他的外围设备,例如音箱。另,于本实施例中,发光模块202具有多种出光颜色的发光二极管(LED),例如,鼠标20A、键盘20B内的发光模块202均包括红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级管和蓝色发光二级管,但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发光模块也可以只包括一种出光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如此,在后续的操作中,使用者通过应用程序只能设定相应发光模块的闪烁频率、发光亮度等控制参数,而不能通过应用程序设定相应发光模块的发光颜色这一控制参数。需要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外围设备20均通过接口103与计算机10耦接,但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外围设备20也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与计算机10耦接,例如,利用蓝牙无线连接外围设备20和计算机10。请继续参考图2,上述具有发光模块202的外围设备20具有与应用程序102对应的控制电路201,控制电路201与发光模块202耦接,控制电路201接收应用程序102发出的控制命令并根据此控制命令驱动对应的发光模块202发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多个接口103分别具有相应的接口编码,应用程序102具有转换模块1021和存储模块1022,转换模块1021与侦测单元101及存储模块1022耦接,侦测单元101于侦测多个外围设备20是否具有发光模块202后,将耦接了具有发光模块202的外围设备20的接口103的接口编码发送至转换模块1021,转换模块1021将接收到的接口编码转换为代表对应的具有发光模块202的外围设备20的位置编码,并将位置编码发送至存储模块1022储存。需要说明的是,侦测单元101侦测外围设备20是否具有发光模块202的具体过程如下:侦测单元101首先侦测接口103是否连接有外围设备20(于此过程中,侦测单元101发出第一侦测信号至每个接口103以侦测接口103是否连接有外围设备20,具体地,接口103接收到第一侦测信号后将返回第一反馈信号或第二反馈信号至侦测单元101,若接口103返回第一反馈信号则表示该接口103连接有外围设备20,若接口103返回第二反馈信号则表示该接口103未连接有外围设备20);然后再侦测外围设备20是否具有发光模块202(于此过程中,侦测单元101发出第二侦测信号至外围设备20以侦测外围设备20是否具有发光模块202,具体地,外围设备20接收到第二侦测信号后将返回第三反馈信号或第四反馈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外围设备的发光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和多个外围设备,该多个外围设备与该计算机耦接,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包含相互耦接的侦测单元和应用程序;其中,该侦测单元侦测该多个外围设备是否具有发光模块并将侦测结果发送至该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根据该侦测结果发送控制命令至具有发光模块的外围设备,该具有发光模块的外围设备根据该控制命令驱动对应的发光模块发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外围设备的发光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和多个外围设备,该多个外围设备与该计算机耦接,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包含相互耦接的侦测单元和应用程序;其中,该侦测单元侦测该多个外围设备是否具有发光模块并将侦测结果发送至该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根据该侦测结果发送控制命令至具有发光模块的外围设备,该具有发光模块的外围设备根据该控制命令驱动对应的发光模块发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发光模块的外围设备具有与该应用程序对应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与发光模块耦接,该控制电路接收该应用程序发出的控制命令并驱动对应的发光模块发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包括多个接口,该多个外围设备通过该多个接口与该计算机耦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接口分别具有相应的接口编码,该应用程序具有转换模块和存储模块,该转换模块与该侦测单元及该存储模块耦接,该侦测单元于侦测该多个外围设备是否具有发光模块后,将耦接了具有发光模块的外围设备的接口的接口编码发送至该转换模块,该转换模块将接收到的接口编码转换为代表对应的具有发光模块的外围设备的位置编码,并将位置编码发送至该存储模块储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应用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延霖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