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注射器演示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7608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注射器演示模型,包括下管,所述下管的外表面一侧嵌接有撑杆,所述下管的一端卡接有下壳,所述下管的另一端卡接有上管。该种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本产品属于医疗专业人员向患者演示真正药品如何操作的演示模型,包括注射前状态、注射时和注射后的状态、以及如何返回到注射前状态,返回到注射前只有演示模型有此功能,真正药品属于一次性操作,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便于操作,省去患者误操作的风险,在演示注射时和注射结束后都是声音提示开始与结束,在注射前,上过必须向右旋转一定角度后按键才可以操作,注射结束后必须使用撑杆才可以实现再一次复位,实现重复演示,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适合广泛推广。

A Demonstration Model of Automatic Inje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monstration model of an automatic syringe, which comprises a lower pipe, one side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lower pipe is embedded with a support rod, one end of the lower pipe is clamped with a lower shell,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lower pipe is clamped with a upper pipe. The utility model is reasonable in design and convenient in use. It belongs to a demonstration model for medical professionals to show patients how to operate real drugs, including pre-injection state, injection state and post-injection state, and how to return to pre-injection state. Only the demonstration model has this function before injection. The real drug belongs to one-time ope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through convenient operation. Operation, eliminating the risk of misoperation of patients, voice prompts start and end at the time of demonstration injection and after injection. Before injection, the button can be operated only by rotating a certain angle to the right before injection. After injection, the brace must be used to achieve re-reset and repeat demonst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in operation and suitable for wide promo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注射器演示模型
本技术涉及医疗行业演示模型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注射器演示模型。
技术介绍
在医疗行业上述
中,一般是使用双重开关解锁后方可使用,这样会造成患者使用繁琐、增加患者使用难度。在注射完成后没有提示音来提醒患者已注射完成,一般都是靠感观时间长短来做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注射器演示模型,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注射器演示模型,包括下管,所述下管的外表面一侧嵌接有撑杆,所述下管的一端卡接有下壳,所述下管的另一端卡接有上管,所述上管的底端一侧开有卡槽,所述上管的内部设置有上管扣,所述上管的内部一端滑动连接有按键,所述按键的内部一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中部表面设置有螺旋,所述转轴的表面上方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和螺旋之间设置有转轴槽,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内转件,所述内转件的内部设置有卡扣,所述内转件的一端与按键卡接,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套管扣,所述套管的表面设置有套管槽和套管滑道,所述套管的一端和转轴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所述套管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下壳的内部设置有阻力杆,所述阻力杆的顶端设置有嵌片,所述阻力杆的内部与转轴的一端套接。进一步地,所述下壳的顶端设置有下壳管,所述下壳管为中空结构,所述下壳管贯穿下壳的底端中部,所述下壳的底端为平面结构,所述下壳的底端一侧开有与撑杆相匹配的槽。进一步地,所述阻力杆的外径与下壳管的内径间隙配合,所述阻力杆的底端设置有底锥,所述底锥的为圆锥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中部为螺纹结构,所述转轴的一端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转轴的一端圆柱形结构嵌入阻力杆内。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的底端四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为凸台结构,所述底座的直径等于下管的内径。进一步地,所述下管的内壁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的直径小于底座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本产品属于医疗专业人员向患者演示真正药品如何操作的演示模型,包括注射前状态、注射时和注射后的状态、以及如何返回到注射前状态,返回到注射前只有演示模型有此功能,真正药品属于一次性操作,该技术通过便于操作,省去患者误操作的风险,在演示注射时和注射结束后都是声音提示开始与结束,在注射前,上过必须向右旋转一定角度后按键才可以操作,注射结束后必须使用撑杆才可以实现再一次复位,实现重复演示,该技术操作简单,适合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的整体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技术的注射前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3为技术的注射时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4为技术的注射后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5为技术的上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技术的上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技术的内转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技术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技术的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技术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中:1、按键;2、内转件;201、卡扣;3、上管;301、卡槽;302、上管扣;4、转轴;401、限位块;402、螺旋;403、转轴槽;5、扭力弹簧;6、套管;601、套管槽;602、套管扣;603、套管滑道;604、底座;7、弹簧;8、阻力杆;801、底锥;802、嵌片;9、下管;901、挡块;10、撑杆;11、下壳;1101、下壳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技术。如图1-10所示,一种自动注射器演示模型,包括下管9,所述下管9的外表面一侧嵌接有撑杆10,所述下管9的一端卡接有下壳11,所述下管9的另一端卡接有上管3,所述上管3的底端一侧开有卡槽301,所述上管3的内部设置有上管扣302,所述上管3的内部一端滑动连接有按键1,所述按键1的内部一端设置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中部表面设置有螺旋402,所述转轴4的表面上方设置有限位块401,所述限位块401和螺旋402之间设置有转轴槽403,所述转轴4的外表面设置有内转件2,所述内转件2的内部设置有卡扣201,所述内转件2的一端与按键1卡接,所述转轴4的外表面套接有套管6,所述套管6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套管扣602,所述套管6的表面设置有套管槽601和套管滑道603,所述套管6的一端和转轴4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5,所述套管6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7,所述下壳11的内部设置有阻力杆8,所述阻力杆8的顶端设置有嵌片802,所述阻力杆8的内部与转轴4的一端套接。其中,所述下壳11的顶端设置有下壳管1101,所述下壳管1101为中空结构,所述下壳管1101贯穿下壳11的底端中部,所述下壳11的底端为平面结构,所述下壳11的底端一侧开有与撑杆10相匹配的槽。其中,所述阻力杆8的外径与下壳管1101的内径间隙配合,所述阻力杆8的底端设置有底锥801,所述底锥801的为圆锥形结构。其中,所述转轴4的外表面中部为螺纹结构,所述转轴4的一端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转轴4的一端圆柱形结构嵌入阻力杆8内。其中,所述套管6的底端四周设置有底座604,所述底座604为凸台结构,所述底座604的直径等于下管9的内径。其中,所述下管9的内壁设置有挡块901,所述挡块901的直径小于底座604的直径。需要说明的是,技术为一种自动注射器演示模型,在使用过程中,注射前,内转件2被卡槽301卡住,套管槽601挂在卡扣201上,弹簧7向下压缩集聚力量,套管扣602左旋挂在限位块401上,此时扭力弹簧5被压缩,扭力弹簧5左旋并集聚力量,在注射时,上管3向右旋转,601套管槽从卡扣201中逃出,而套管滑道603挂进上管扣302,压下按键1,套管滑道603逃脱出上管扣302,套管6瞬间被弹簧7释放三分之一,此时底锥801撞击下壳管1101而发出第一次响声,螺旋402在嵌片802的螺纹下缓慢下降,下降到转轴槽403时,套管6瞬间被释放,此时底座604撞击在挡块901上发出第二次响声,在需要复位时,即返回注射前的状态,将撑杆10取下,并从下壳11出压入下管9内部,推动底座604,此时套管6带动阻力杆8一起向上平移,套管6在向上平移的同时,套管6移动卡扣201,然后套管6挂在卡扣201上,与此同时,内转件2推动按键1,按键1带动上管3向左复位。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技术范围内。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注射器演示模型,包括下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9)的外表面一侧嵌接有撑杆(10),所述下管(9)的一端卡接有下壳(11),所述下管(9)的另一端卡接有上管(3),所述上管(3)的底端一侧开有卡槽(301),所述上管(3)的内部设置有上管扣(302),所述上管(3)的内部一端滑动连接有按键(1),所述按键(1)的内部一端设置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中部表面设置有螺旋(402),所述转轴(4)的表面上方设置有限位块(401),所述限位块(401)和螺旋(402)之间设置有转轴槽(403),所述转轴(4)的外表面设置有内转件(2),所述内转件(2)的内部设置有卡扣(201),所述内转件(2)的一端与按键(1)卡接,所述转轴(4)的外表面套接有套管(6),所述套管(6)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套管扣(602),所述套管(6)的表面设置有套管槽(601)和套管滑道(603),所述套管(6)的一端和转轴(4)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5),所述套管(6)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7),所述下壳(11)的内部设置有阻力杆(8),所述阻力杆(8)的顶端设置有嵌片(802),所述阻力杆(8)的内部与转轴(4)的一端套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注射器演示模型,包括下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9)的外表面一侧嵌接有撑杆(10),所述下管(9)的一端卡接有下壳(11),所述下管(9)的另一端卡接有上管(3),所述上管(3)的底端一侧开有卡槽(301),所述上管(3)的内部设置有上管扣(302),所述上管(3)的内部一端滑动连接有按键(1),所述按键(1)的内部一端设置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中部表面设置有螺旋(402),所述转轴(4)的表面上方设置有限位块(401),所述限位块(401)和螺旋(402)之间设置有转轴槽(403),所述转轴(4)的外表面设置有内转件(2),所述内转件(2)的内部设置有卡扣(201),所述内转件(2)的一端与按键(1)卡接,所述转轴(4)的外表面套接有套管(6),所述套管(6)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套管扣(602),所述套管(6)的表面设置有套管槽(601)和套管滑道(603),所述套管(6)的一端和转轴(4)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5),所述套管(6)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7),所述下壳(11)的内部设置有阻力杆(8),所述阻力杆(8)的顶端设置有嵌片(802),所述阻力杆(8)的内部与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马骏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三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