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形反射型保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7194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球形反射型保温结构,包括若干保温单元,所述每个保温单元为形状相同的弧形,其两侧边缘为相互对应的凸台阶或凹台阶,并在该两侧边缘分别设有搭扣,使各保温单元之间能够相互拼接,构成半球形或球形的围拢结构;所述保温单元包括上保温块和下保温块;该上保温块和下保温块均为中空块状,由金属制成,内部设有填充单元;所述上保温块的下端和所述下保温块的上端相互拼接,形成一个保温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使生产和安装更加方便,不仅妥善解决了核电球形管道或设备的保温问题,而且还避免了粉尘等有害物质的产生,充分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形反射型保温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温结构,尤其是适用于核电管道及设备的保温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球形反射型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核电站的许多管道和设备都是在高温工况运行。为减少管道和设备的热损失,保证核电站混凝土壁面温度和热应力符合设计要求,提高电站运行的热经济性,必须在高温管道和设备外壁包覆保温层。由于核电站内的高放射性,一般工业管道及设备采用的非金属保温材料不适用于核电场合,其主要原因是非金属保温材料经受长期的辐照后会被放射性活化,产生大量的放射性粉尘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并对人体有害,保温性能也会有所下降,从而缩短非金属保温材料的使用寿命,难以满足60年使用寿命的要求。而且核电站发生失水事故(LOCA)时,非金属保温材料经水浸泡后容易失重流失,堵塞地坑过滤器。因此核电站特别是核岛内的设备及管道普遍采用金属反射式保温层。但根据申请人检索,目前现有的管状或平板状金属保温层无法适用于球形管道或设备。因此,急需设计一种能够满足核电站使用的球形管道或设备的金属保温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球形反射型保温结构,能够妥善解决核电球形管道或设备保温问题,且不会产生粉尘等有害物质,满足市场需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球形反射型保温结构,包括若干保温单元,所述每个保温单元为形状相同的弧形,其两侧边缘为相互对应的凸台阶或凹台阶,并在该两侧边缘分别设有搭扣,使各保温单元之间能够相互拼接,构成半球形或球形的围拢结构;所述保温单元包括上保温块和下保温块;该上保温块和下保温块均为中空块状,由金属制成,内部设有填充单元;所述上保温块的下端和所述下保温块的上端相互拼接,形成一个保温单元。进一步的,所述填充单元包括多层相互交替叠放的平板不锈钢箔和波纹不锈钢箔,能够有效阻隔热传递。进一步的,所述波纹不锈钢箔为平板状,其上均布若干向上或向下突出的凹槽状凸起;各方向的凸起均为半球状,且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上保温块的下端和所述下保温块的上端为相互对应的台阶状,且分别设有搭扣,使该上保温块和下保温块能够相互拼接。进一步的,所述上保温块和下保温块的外表面上均设有提手。进一步的,所述上保温块和下保温块的内面板上均焊接有锯齿状弹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使生产和安装更加方便,不仅妥善解决了核电球形管道或设备的保温问题,而且还避免了粉尘等有害物质的产生,充分满足了市场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上保温块的外侧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上保温块的内侧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下保温块的外侧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下保温块的内侧面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填充单元的外观示意图。图7是图6中A-A剖面图。其中:1-上保温块;2-下保温块;3-提手;4-弹簧;5-平板不锈钢箔;6-波纹不锈钢箔;7-搭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球形反射型保温结构,包括若干保温单元。所述每个保温单元为形状相同的弧形,够相互拼接,构成半球形或球形的围拢结构。所述保温单元包括上保温块1和下保温块2。所述上保温块1的下端和所述下保温块2的上端为相互对应的台阶状,使该上保温块和下保温块能够相互拼接,再通过设在其边缘的搭扣7,将两者牢固的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保温单元。同时,该上保温块1和下保温块2的同一侧边为形状相同的、外凸或内凹的台阶,使各保温单元之间能够通过侧边相互拼接,再同样通过设在其边缘的搭扣7,将各保温单元牢固连接起来,最终形成半球形或球形的围拢结构。优选的,所述上保温块1和下保温块2可以通过折弯钣金和焊接等工艺制成,使其内外表面尽可能接近圆弧面。所述上保温块1和下保温块2均为中空块状,由金属制成,内部填满填充单元。该填充单元包括多层相互交替叠放的平板不锈钢箔5和波纹不锈钢箔6,能够有效阻隔热传递。所述波纹不锈钢箔6为平板状,其上均布若干向上或向下突出的凹槽状凸起。各方向的凸起均为半球状,且间隔设置。优选的,该平板不锈钢箔5和波纹不锈钢箔6均由厚度为0.06mm—0.10mm,粗糙度Ra≤0.05μm,法向发射率ε≤0.23的304不锈钢箔压制而成。进一步的,所述上保温块1和下保温块2的外表面上均设有提手3,方便安装时对其进行抓握和提拉等。进一步的,所述上保温块1和下保温块2的内面板上均焊接有锯齿状弹簧4,可将该弹簧4抵靠在其所包裹的物体上,使所述保温结构更加稳固。本专利技术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形反射型保温结构,包括若干保温单元,其特征是所述每个保温单元为形状相同的弧形,其两侧边缘为相互对应的凸台阶或凹台阶,并在该两侧边缘分别设有搭扣,使各保温单元之间能够相互拼接,构成半球形或球形的围拢结构;所述保温单元包括上保温块和下保温块;该上保温块和下保温块均为中空块状,由金属制成,内部设有填充单元;所述上保温块的下端和所述下保温块的上端相互拼接,形成一个保温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形反射型保温结构,包括若干保温单元,其特征是所述每个保温单元为形状相同的弧形,其两侧边缘为相互对应的凸台阶或凹台阶,并在该两侧边缘分别设有搭扣,使各保温单元之间能够相互拼接,构成半球形或球形的围拢结构;所述保温单元包括上保温块和下保温块;该上保温块和下保温块均为中空块状,由金属制成,内部设有填充单元;所述上保温块的下端和所述下保温块的上端相互拼接,形成一个保温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反射型保温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填充单元包括多层相互交替叠放的平板不锈钢箔和波纹不锈钢箔,能够有效阻隔热传递。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小明陈斌虎梁华森方久刚孔旭东周东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晨光东螺波纹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