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MIMO OTA测试的双暗室结构及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3692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MIMO OTA测试的双暗室结构及测试方法,其中双暗室结构包括:第一暗室包含:按照第一被测设备所模拟真实环境分别设置在第一暗室内部的第一被测设备及第一组探头,并且两者之间非接触设置,以辐射的方式传输第一信号;第二暗室包含:按照第二被测设备所模拟真实环境分别设置在第二暗室内部的第二被测设备及第二组探头,并且两者之间非接触设置,以辐射的方式传输第二信号;信道模拟器,包含的一侧的信道端口,通过穿设于第一暗室的第一射频导线,与第一组探头连接,信道模拟器包含的另一侧的信道端口,通过穿设于第二暗室的第二射频导线,与第二组探头连接。

A Double Darkroom Structure and Testing Method for MIMO OTA Testing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double darkroom structure and a test method for MIMO OTA testing, in which the double darkroom structure includes: the first darkroom includes: the first device under test and the first set of probes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first darkroom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ed real environment of the first device under test, and the first signal is transmitted by radiation in a non-contact setting between the two; Includes: the second device under test and the second set of probes are set in the second darkroom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ed real environment of the second device under test, and the second signal is transmitted by radiation in a non-contact setting between the two devices; the channel simulator, which includes a channel port on one si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probe through the first radio frequency wire through the first darkroom, and the channel simulator. The channel ports on the other side are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group of probes by a second radio frequency wire through the second dark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MIMOOTA测试的双暗室结构及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简称MIMO)设备性能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MIMOOTA测试的双暗室结构及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保证生产的产品的质量,生产厂家需要在产品研发阶段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测试。此处产品可以以智能手机为例进行说明。智能终端采用LET协议进行通信,并且LET协议采用了MIMO技术,作为新一代通信的重要技术。而一般MIMO测试方式可以采用空口测试(Over-The-AirTesting,简称OTA)。其中,MIMOOTA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多探头暗室(Multi-ProbeAnechoicChamber,简称MPAC)法。为了大幅度提成频谱效率和网络的性能,随着4G的发展到目前的5G通信中,将大量地采用大规模多入多出(MassiveMIMO)和毫米波技术。参见图1所示,图1为相关技术中5GMassiveMIMO天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使用MPAC的5GMassiveMIMO天线系统包括:处于信道模拟器A3的一端通过探头A6连接于暗室A2,另一端通过射频导线A5连接于终端模拟器A4,将终端模拟器作为一被测设备,设置于暗室内的基站模拟器A1,作为另一被测设备。其中,终端模拟器等同于终端,基站模拟器等同于基站。对于一个5GMassiveMIMO天线系统来说,通常智能终端模拟器会包含数以百计的天线单元,天线众多;并且,5GMassiveMIMO天线系统中的5G终端采用射频一体化的天线,虽然基站模拟器可以采用辐射的方式无线连接的,但是,智能终端模拟器仍然是采用射频导线的形式与信道模拟器连接,这样需要破坏射频一体化的天线,使用射频导线对5G终端进行连接通信,进而完成测试。总之,目前5GMassiveMIMO天线系统存在操作复杂的问题,为后期5GMassiveMIMO天线系统的测试增加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MIMOOTA测试的双暗室结构及测试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5GMassiveMIMO天线系统存在操作复杂的问题,为后期5GMassiveMIMO天线系统的测试增加了难度的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了一种用于MIMOOTA测试的双暗室结构,包括:暗室,所述暗室包含第一暗室、第二暗室;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暗室与所述第二暗室之间的信道模拟器;其中,所述第一暗室包含:设置于所述第一暗室内部的第一被测设备及第一组探头,所述第一被测设备与所述第一组探头按照所述第一被测设备所模拟真实环境,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暗室内部的测试区域中,并且所述第一被测设备与所述第一组探头之间非接触设置,以辐射的方式传输第一信号;所述第二暗室包含:设置于所述第二暗室内部的第二被测设备及第二组探头,所述第二被测设备与所述第二组探头按照所述第二被测设备所模拟真实环境,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暗室内部的测试区域中,并且,所述第二被测设备与所述第二组探头之间非接触设置,以辐射的方式传输第二信号;所述信道模拟器包含的设置于所述信道模拟器一侧的信道端口,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暗室的第一射频导线,与所述第一组探头连接,所述信道模拟器包含的设置于所述信道模拟器另一侧的信道端口,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二暗室的第二射频导线,与所述第二组探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被测设备为基站模拟器;所述基站模拟器与所述第一组探头处于所述第一暗室内部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组探头形成弧面扇形,所述基站模拟器位于所述弧面扇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被测设备为智能终端模拟器;所述第二组探头形成环形,所述智能终端模拟器设置于所述环形的中心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探头的数量与所述信道模拟器的一侧信道端口的数量相匹配;所述第二组探头的数量与所述信道模拟器的另一侧信道端口的数量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暗室的内部的表面和所述第二暗室内部的表面分别覆盖有吸波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探头及所述第二组探头的每个探头分别为喇叭天线。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了一种MIMOOTA测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搭建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双暗室结构;计算所述双暗室结构中探头功率,以及所述探头功率不为0所在的探头位置,所述探头位置包含:第一组探头的第一探头位置及第二组探头的第二探头位置,以及所述探头功率包含:第一组探头的第一探头功率及第二组探头的第二探头功率;按照所述探头位置,将所述第一组探头设置在第一暗室内部的第一探头位置,并将所述第二组探头设置在第二暗室内部的第二探头位置,得到待校准双暗室结构;对所述待校准双暗室结构进行校准;获取信道文件,将所述探头功率作为所述信道文件的探头权重,添加至所述信道文件中;将添加后的信道文件,导入校准后的信道模拟器中运行,直至校准后的暗室之间的双向链路搭建完成,所述双向链路的下行传输状态和上行传输状态如下:所述下行传输状态:第一被测设备以辐射的方式向第一组探头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组探头通过第一射频导线向信道模拟器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所述信道模拟器处理所述第一信号,并将处理后的第一信号通过所述第二射频导线,发送给第二组探头,所述第二组探头接收所述处理后的第一信号,并以辐射的方式向第二被测设备发送所述处理后的第一信号;以及所述上行传输状态:所述第二被测设备以辐射的方式向所述第二组探头发送第二信号,所述第二组探头通过所述第二射频导线向所述信道模拟器发送第二信号,所述信道模拟器处理所述第二信号,并将处理后的第二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射频导线,发送给所述第一组探头,所述第一组探头接收所述处理后的第一信号,并以辐射的方式向所述第一被测设备发送所述处理后的第二信号;测得第一被测设备及第二被测设备的通信数据,其中,所述通信数据包含:峰值、吞吐率及波束能力。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被测设备为基站模拟器;所述基站模拟器与所述第一组探头处于所述第一暗室内部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组探头形成弧面扇形,所述基站模拟器位于所述弧面扇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被测设备为智能终端模拟器;所述第二组探头形成环形,所述智能终端模拟器设置于所述环形的中心位置;其中,所述下行传输状态:基站模拟器以辐射的方式向第一组探头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组探头通过第一射频导线向信道模拟器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所述信道模拟器处理所述第一信号,并将处理后的第一信号通过所述第二射频导线,发送给第二组探头,所述第二组探头接收所述处理后的第一信号,并以辐射的方式向智能终端模拟器发送所述处理后的第一信号;以及所述上行传输状态:所述智能终端模拟器以辐射的方式向所述第二组探头发送第二信号,所述第二组探头通过所述第二射频导线向所述信道模拟器发送第二信号,所述信道模拟器处理所述第二信号,并将处理后的第二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射频导线,发送给所述第一组探头,所述第一组探头接收所述处理后的第一信号,并以辐射的方式向所述基站模拟器发送所述处理后的第二信号。进一步的,采用如下步骤第一组探头的第一探头功率及第二组探头的第二探头功率,以及第一组探头的第一探头位置及第二组探头的第二探头位置:根据获取的目标信道的结构以及同时对所述第一暗室内部的测试区域和第二暗室内部的测试区域进行采样的虚拟天线对,确定所述第一暗室内部的测试区域和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MIMO OTA测试的双暗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暗室,所述暗室包含第一暗室、第二暗室;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暗室与所述第二暗室之间的信道模拟器;其中,所述第一暗室包含:设置于所述第一暗室内部的第一被测设备及第一组探头,所述第一被测设备与所述第一组探头按照所述第一被测设备所模拟真实环境,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暗室内部的测试区域中,并且所述第一被测设备与所述第一组探头之间非接触设置,以辐射的方式传输第一信号;所述第二暗室包含:设置于所述第二暗室内部的第二被测设备及第二组探头,所述第二被测设备与所述第二组探头按照所述第二被测设备所模拟真实环境,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暗室内部的测试区域中,并且,所述第二被测设备与所述第二组探头之间非接触设置,以辐射的方式传输第二信号;所述信道模拟器包含的设置于所述信道模拟器一侧的信道端口,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暗室的第一射频导线,与所述第一组探头连接,所述信道模拟器包含的设置于所述信道模拟器另一侧的信道端口,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二暗室的第二射频导线,与所述第二组探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MIMOOTA测试的双暗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暗室,所述暗室包含第一暗室、第二暗室;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暗室与所述第二暗室之间的信道模拟器;其中,所述第一暗室包含:设置于所述第一暗室内部的第一被测设备及第一组探头,所述第一被测设备与所述第一组探头按照所述第一被测设备所模拟真实环境,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暗室内部的测试区域中,并且所述第一被测设备与所述第一组探头之间非接触设置,以辐射的方式传输第一信号;所述第二暗室包含:设置于所述第二暗室内部的第二被测设备及第二组探头,所述第二被测设备与所述第二组探头按照所述第二被测设备所模拟真实环境,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暗室内部的测试区域中,并且,所述第二被测设备与所述第二组探头之间非接触设置,以辐射的方式传输第二信号;所述信道模拟器包含的设置于所述信道模拟器一侧的信道端口,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暗室的第一射频导线,与所述第一组探头连接,所述信道模拟器包含的设置于所述信道模拟器另一侧的信道端口,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二暗室的第二射频导线,与所述第二组探头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MIMOOTA测试的双暗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被测设备为基站模拟器;所述基站模拟器与所述第一组探头处于所述第一暗室内部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组探头形成弧面扇形,所述基站模拟器位于所述弧面扇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被测设备为智能终端模拟器;所述第二组探头形成环形,所述智能终端模拟器设置于所述环形的中心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MIMOOTA测试的双暗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探头的数量与所述信道模拟器的一侧信道端口的数量相匹配;所述第二组探头的数量与所述信道模拟器的另一侧信道端口的数量相匹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MIMOOTA测试的双暗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暗室的内部的表面和所述第二暗室内部的表面分别覆盖有吸波材料。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MIMOOTA测试的双暗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探头及所述第二组探头的每个探头分别为喇叭天线。6.一种MIMOOTA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搭建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MIMOOTA测试的双暗室结构;计算所述双暗室结构中探头功率,以及所述探头功率不为0所在的探头位置,所述探头位置包含:第一组探头的第一探头位置及第二组探头的第二探头位置,以及所述探头功率包含:第一组探头的第一探头功率及第二组探头的第二探头功率;按照所述探头位置,将所述第一组探头设置在第一暗室内部的第一探头位置,并将所述第二组探头设置在第二暗室内部的第二探头位置,得到待校准双暗室结构;对所述待校准双暗室结构进行校准;获取信道文件,将所述探头功率作为所述信道文件的探头权重,添加至所述信道文件中;将添加后的信道文件,导入校准后的信道模拟器中运行,直至校准后的暗室之间的双向链路搭建完成,所述双向链路的下行传输状态和上行传输状态如下:所述下行传输状态:第一被测设备以辐射的方式向第一组探头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组探头通过第一射频导线向信道模拟器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所述信道模拟器处理所述第一信号,并将处理后的第一信号通过所述第二射频导线,发送给第二组探头,所述第二组探头接收所述处理后的第一信号,并以辐射的方式向第二被测设备发送所述处理后的第一信号;以及所述上行传输状态:所述第二被测设备以辐射的方式向所述第二组探头发送第二信号,所述第二组探头通过所述第二射频导线向所述信道模拟器发送第二信号,所述信道模拟器处理所述第二信号,并将处理后的第二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射频导线,发送给所述第一组探头,所述第一组探头接收所述处理后的第一信号,并以辐射的方式向所述第一被测设备发送所述处理后的第二信号;测得第一被测设备及第二被测设备的通信数据,其中,所述通信数据包含:峰值、吞吐率及波束能力。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被测设备为基站模拟器;所述基站模拟器与所述第一组探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孙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