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器及具有其的超速试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651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尼器及具有其的超速试验机,该阻尼器包括:壳体,芯杆穿设在壳体内;阻尼隔套,阻尼隔套设置在壳体内,以减小芯杆的振动;阻尼座,阻尼座设置在壳体内,并与阻尼隔套连接;检测装置,检测装置设置在壳体上,并通过检测阻尼座的振动以检测芯杆的振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阻尼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阻尼器无法保证超高速试验机安全的问题。

Damper and its overspeed test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amper and an overspeed testing machine with the damper. The damper includes: a shell with a core rod piercing through the shell; a damper sleeve and a damper sleeve arranged in the shell to reduce the vibration of the core rod; a damper seat and a damper seat are arranged in the shell and connected with the damper sleeve; a detection device and a detection device are arranged on the shell and the damper seat are detected. Vibration to detect the vibration of the core rod. The damper of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damper in the prior art can not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the ultra-high speed test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阻尼器及具有其的超速试验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减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阻尼器及具有其的超速试验机。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传统叶轮超速试验机大多是电机直接驱动或皮带传动,转速一般只能是在10000r/min至25000r/min,此时对设备整机的振动并不明显,而当设备运行转速超过40000r/min,此时,试验对设备的运行振动有严格要求,振动过高需要强制停机,否则容易导致设备损坏,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现有设备中一般采用阻尼器等装置来减缓和吸收设备的振动,但现有设备的阻尼器吸振效果并不好,且影响试件的转动速度、消耗功率,只能适应在较低速的转动引起的振动,当试件转动速度较大时,现有的阻尼器无法满足设备的减振及降耗要求,且现有设备无法实时监测振动情况,十分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器及具有其的超速试验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阻尼器无法保证超高速试验机安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阻尼器,包括:壳体,芯杆穿设在壳体内;阻尼隔套,阻尼隔套设置在壳体内,以减小芯杆的振动;阻尼座,阻尼座设置在壳体内,并与阻尼隔套连接;检测装置,检测装置设置在壳体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4),芯杆(100)穿设在所述壳体(24)内;阻尼隔套(21),所述阻尼隔套(21)设置在所述壳体(24)内,以减小所述芯杆(100)的振动;阻尼座(25),所述阻尼座(25)设置在所述壳体(24)内,并与所述阻尼隔套(21)连接;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24)上,并通过检测所述阻尼座(25)的振动以检测所述芯杆(100)的振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4),芯杆(100)穿设在所述壳体(24)内;阻尼隔套(21),所述阻尼隔套(21)设置在所述壳体(24)内,以减小所述芯杆(100)的振动;阻尼座(25),所述阻尼座(25)设置在所述壳体(24)内,并与所述阻尼隔套(21)连接;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24)上,并通过检测所述阻尼座(25)的振动以检测所述芯杆(100)的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4)上设有进油接口(241)和出油接口,所述阻尼隔套(21)上设有第一油路(211),以使油液由所述进油接口(241)流入所述壳体(24)内,并流经所述第一油路(211)后从所述出油接口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隔套(21)包括:芯杆孔(212),所述芯杆孔(212)用于穿设所述芯杆(100);多个第一通孔(213),多个所述第一通孔(213)环绕所述芯杆孔(212)设置,以使油液由所述第一通孔(213)的一端流向所述第一通孔(213)的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还包括:第一振子(22),所述第一振子(22)设置在所述壳体(24)内,所述第一振子(22)用于套设在芯杆(100)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子(22)上设有第二油路(221),以使油液由所述进油接口(241)流入所述壳体(24)内,并经所述第二油路(221)后流入所述第一油路(2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还包括:第二振子(23),所述第二振子(23)套设在所述第一振子(22)的外侧,以对所述芯杆(100)进行减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子(23)上设有第三油路(231),以使油液由所述进油接口(241)进入所述壳体(24)内,并经由所述第三油路(231)流向所述第二油路(221)内。8.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东闯朱燕昌张秀峰黄静夷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