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站建设的分析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631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9:42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站建设的分析方法及装置,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实现了网络建设和网络规划中涉及覆盖、容量、网络质量等宏观性能的量化分析。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区域的MR栅格数据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的预设场景阈值判断所述目标区域是否为问题区域;若是,则进一步确定所述问题区域所属的问题产生原因,所述问题产生原因包括设备故障、基站能力不足、网络布局不合理、退服或零服务小区以及周边环境影响;根据所述问题产生原因匹配相应的解决方案,所述解决方案包括维护类、优化类、调整类和新建类。

An Analysis Method and Device for Base Station Construction

This application provides an analysis method and device for base station construction, which covers the fiel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realizes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acro-performance such as coverage, capacity and network quality in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network planning. The method includes: judging whether the target area is a problem area according to the MR raster data of the target area and the preset scene threshold of the target area; if so, further determining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area, which includes equipment failure, inadequate base station capacity, unreasonable network layout, withdrawal or zero service cell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 Environmental impact; matching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ccording to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the solutions include maintenance class, optimization class, adjustment class and new cla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站建设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建设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移动通信发展到第四代通讯技术(4generation,4G),系统越来越复杂,在网络建设和网络规划方面,对网络覆盖、容量、质量等宏观性能的量化评价显得异常困难。根据移动通信系统及随机信号处理理论,数学建模一直是业界专家们经常考虑的解决工程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构建小区性能评价模型涉及地理模型、用户行为模型、干扰模型、业务模型、终端性能模型等多维度,需要大量理论研究工作,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及工程应用情况,数学建模方法对于移动网络大规模建设初期,网络覆盖、容量的评价是比较适用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但是对于4G时代网络的建设、扩容与优化,数学建模方法存在以下难题与不足:需要基于大量假设作为前提;模型的准确性与泛化性相矛盾;缺乏大量样本支持;误差要求非常宽松,因此数学建模无法满足优化精度要求,对于建设与优化基站没有太大的操作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站建设的分析方法及装置,能够实现网络建设和网络规划中涉及覆盖、容量、网络质量等宏观性能的量化分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站建设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区域的MR栅格数据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的预设场景阈值判断所述目标区域是否为问题区域;若是,则进一步确定所述问题区域所属的问题产生原因,所述问题产生原因包括设备故障、基站能力不足、网络布局不合理、退服或零服务小区以及周边环境影响;根据所述问题产生原因匹配相应的解决方案,所述解决方案包括维护类、优化类、调整类和新建类。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站建设的分析装置,该装置包括:判断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区域的MR栅格数据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的预设场景阈值判断所述目标区域是否为问题区域;确定单元,用于若是,则进一步确定所述问题区域所属的问题产生原因,所述问题产生原因包括设备故障、基站能力不足、网络布局不合理、退服或零服务小区以及周边环境影响;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问题产生原因匹配相应的解决方案,所述解决方案包括维护类、优化类、调整类和新建类。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站建设的分析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用于所述基站建设的分析装置和其他设备或网络通信,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基站建设的分析方法。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基站建设的分析方法。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基站建设的分析方法。本申请提供的基站建设的分析方法及装置,根据多种数据来源精准定位目标区域的网络问题,并根据实际问题匹配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网格为单位实现规建维优一体化基站建设,最大程度的利用投资资源,解决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改善网络现状和用户感知。达到了更高效率的提升网络口碑和用户感知度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建设的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建设的分析方法栅格数据分析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建设的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建设的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建设的分析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建设的分析方法,应用于基站建设和维护的过程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S103:S101、根据目标区域的MR栅格数据以及该目标区域的预设场景阈值判断所述目标区域是否为问题区域。首先打开地图软件加载多个数据图层,该数据图层包括MR差栅格图层、投诉图层、路测图层、卫星图层以及道路图层。获取这些数据图层的数据信息,包括MR栅格数据、工参信息、高倒流小区信息、微网格信息、铁塔站址信息、电信竞合信息以及高铁专网信息。针对现有网络的发展情况,用户感知较差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深度覆盖场景,因此需要根据系统获取的MR栅格数据,来精准定位深度覆盖不足区域。确定深度覆盖不足区域即问题区域的方法包括:首先获取目标区域图层的MR栅格总数,然后统计这些栅格中不符合预设指标的栅格数量,并计算不符合预设指标的栅格数占比,最后根据预设场景阈值判断该目标区域是否为问题区域,若该栅格数占比大于该预设场景阈值,则确定该目标区域为问题区域。确定问题区域的具体过程包括:首先对MR栅格数据的格式进行核查,根据符合格式要求的数据制作Mapinfo栅格点图层,并划分市县场景和乡村场景,利用已经编好的Modeler的流文件,对栅格数据进行处理。参考图2,处理过程为判断该栅格数据的采集总量和综合覆盖是否达到要求,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综合采样数量要求为市县场景采样量大于400,乡村场景采样量大于200,综合覆盖要求为3G综合RSCP低于-100的比例小于20%,4G室内RSRP低于-110的比例小于10%。若采集总量和综合覆盖都达到要求,则删除无问题栅格数据,若否,则进一步判断是否受断站、退服等原因的影响,断站、退服小区影响半径的要求为市县场景小于200米,乡村场景小于350米。若是则输出稳定性类差栅格,若否则判断极值是否达到要求,极值要求为3G市县场景综合RSCP低于-105的比例小于10%且综合RSCP低于-108的比例小于2%;3G乡村场景综合RSCP低于-105的比例小于5%且综合RSCP低于-108的比例小于1%;4G市县场景室内RSCP低于-115的比例小于10%且室内RSCP低于-118的比例小于2%;4G乡村场景室内RSCP低于-115的比例小于5%且室内RSCP低于-118的比例小于1%。若是则输出调整类差栅格,若否则继续判断室内外覆盖是否达到要求,要求为4G市县场景室内RSCP低于-110的比例小于10%;4G乡村场景室外RSCP低于-105的比例小于10%。若是则删除无问题栅格数据,若否则输出建设类差栅格。将输出的稳定性类差栅格、调整类差栅格和建设类差栅格等问题区域做成Mapinfo图层或者KML图层。S102、若是,则进一步确定所述问题区域所属的问题产生原因。通过步骤S101确定了问题区域以及栅格所属类型后,需进一步确定该问题区域所属的问题产生原因,所述问题产生原因包括设备故障、基站能力不足、网络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站建设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目标区域的MR栅格数据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的预设场景阈值判断所述目标区域是否为问题区域;若是,则进一步确定所述问题区域所属的问题产生原因,所述问题产生原因包括设备故障、基站能力不足、网络布局不合理、退服或零服务小区以及周边环境影响;根据所述问题产生原因匹配相应的解决方案,所述解决方案包括维护类、优化类、调整类和新建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站建设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目标区域的MR栅格数据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的预设场景阈值判断所述目标区域是否为问题区域;若是,则进一步确定所述问题区域所属的问题产生原因,所述问题产生原因包括设备故障、基站能力不足、网络布局不合理、退服或零服务小区以及周边环境影响;根据所述问题产生原因匹配相应的解决方案,所述解决方案包括维护类、优化类、调整类和新建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建设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区域的MR栅格数据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的预设场景阈值判断所述目标区域是否为问题区域包括:计算所述MR栅格数据中不符合预设指标的栅格数占比;判断所述栅格数占比是否大于所述预设场景阈值;若是,则所述目标区域确定为问题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建设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计算所有目标区域的网格综合得分;根据所述网格综合得分对所有的目标区域进行价值排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建设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有目标区域的网格综合得分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网格的4维度O域数据和11维度B域数据;按照每个维度的预设权重,计算网格的O域评分和B域评分;根据O域评分和B域评分的预设权重,计算目标区域的网格综合得分。5.一种基站建设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单元,用于根据目标区域的MR栅格数据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的预设场景阈值判断所述目标区域是否为问题区域;确定单元,用于若是,则进一步确定所述问题区域所属的问题产生原因,所述问题产生原因包括设备故障、基站能力不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海波王宜科孔力徐文洪邱涛黄志勇夏学军耿海粟杨国颖桑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