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原钢筋混凝土柱上部的新增接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622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原钢筋混凝土柱上部的新增接柱结构,新增接柱的底脚部位连接有法兰;环绕原钢筋混凝土柱在楼板底面的位置设置有固定角钢,固定角钢与原钢筋混凝土柱通过抗剪锚栓固定;对拉锚栓穿过楼板并通过连接所述法兰与固定角钢将原钢筋混凝土柱和新增接柱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原有钢筋混凝土建筑在改建或加层时原柱加高。

A New Joint Column Structure Bas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Original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ly added column structure bas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original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with flanges at the bottom of the newly added column; fixed angle steel is arranged around the original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at the bottom of the floor; fixed angle steel and the original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are fixed by shear anchor bolts; opposite tension anchor bolts pass through the floor and connect the flange and fixed angle steel to make the original steel bar. Concrete columns are connected with new joints. The utility model is applicable to the original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 when it is rebuilt or storey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原钢筋混凝土柱上部的新增接柱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柱接长技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有些建筑需要加高或局部改建,这将牵涉到原有的钢筋混凝土柱的接高。而接柱的连接强度必须满足新增纵向钢筋受拉受压的锚固要求,这是设计的重点。因此要将新增接柱的纵向钢筋或锚栓植入原钢筋混凝土柱,由于新增接柱的纵向钢筋或锚栓植入深度比较大,同时节点核心区钢筋密集,植筋空间小,施工困难,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所以,既要使新增接柱牢固可靠,又要使工艺简便易行,这就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现有建筑需要加高时牵涉到原有的钢筋混凝土柱新增接柱的牢固可靠且工艺简便易行的一种结构方案。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原钢筋混凝土柱上部的新增接柱结构,其特征是,新增接柱的底脚部位连接有法兰;环绕原钢筋混凝土柱在楼板底面的位置设置有固定角钢,固定角钢与原钢筋混凝土柱通过抗剪锚栓固定;对拉锚栓穿过楼板并通过连接所述法兰与固定角钢将原钢筋混凝土柱和新增接柱连接为一体。优选方案,新增接柱由新钢筋混凝土柱构成,所述法兰由角钢焊接构成,角钢的两翼缘之间通过焊接均布有若干加劲肋板;新钢筋混凝土柱当中的纵筋与角钢焊接。优选方案,新增接柱由新增钢柱构成,所述法兰由钢板与新增钢柱的底脚部位焊接构成,钢板的尺寸大于原钢筋混凝土柱的截面尺寸并满足对拉锚栓连接的边距要求,新增钢柱的底脚部位与所述钢板之间均布设置有若干加劲肋板。优选方案,构成所述固定角钢的角钢两翼缘之间通过焊接均布若干加劲肋板。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角钢的下端焊接有增强钢板,增强钢板的厚度与固定角钢的翼缘的厚度相等;增强钢板折成直角后紧贴在原钢筋混凝土柱的转角表面并在与固定角钢的下端焊接后通过抗剪锚栓与原钢筋混凝土柱固定。优选方案,固定角钢包括四块,每一块扣在原钢筋混凝土柱的侧边一个转角处,同一个转角处由两块角钢按直角关系焊接构成一块所述的固定角钢,两块角钢的长度之和与增强钢板的展开长度相等,固定角钢与增强钢板的两端部位分别抵压或靠近原钢筋混凝土柱在楼板底面位置的纵横两根梁的侧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操作非常方便;2、连接牢固可靠;3、对原有结构不会造成破坏性损伤;4、可满足多种不同的建筑,例如对于木屋结构也可以稍加改良即可应用;5、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附图3为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图3的俯视示意图。图中,新增接柱11;纵筋12;新增钢柱13;法兰2;角钢21;钢板22;加劲肋板3;原钢筋混凝土柱4;纵梁41;横梁42;楼板5;固定角钢6;抗剪锚栓7;对拉锚栓8;增强钢板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基于原钢筋混凝土柱上部的新增接柱结构,新增接柱11由新钢筋混凝土柱构成,新增接柱11的底脚部位连接有法兰2,法兰2由角钢21焊接构成,角钢21的两翼缘之间通过焊接均布有若干加劲肋板3;新钢筋混凝土柱当中的纵筋12与角钢21焊接;环绕原钢筋混凝土柱4在楼板5底面的位置设置有固定角钢6,固定角钢6与原钢筋混凝土柱4通过抗剪锚栓7固定;对拉锚栓8穿过楼板5并通过连接所述法兰2与固定角钢6将原钢筋混凝土柱4和新增接柱11连接为一体。同样地,构成所述固定角钢6的角钢两翼缘之间通过焊接均布若干加劲肋板3。固定角钢6的下端焊接有增强钢板9,增强钢板9的厚度与固定角钢6的翼缘的厚度相等;增强钢板9折成直角后紧贴在原钢筋混凝土柱4的转角表面并在与固定角钢6的下端焊接后通过抗剪锚栓7与原钢筋混凝土柱4固定。固定角钢6包括四块,每一块扣在原钢筋混凝土柱4的侧边一个转角处,同一个转角处由两块角钢按直角关系焊接构成一块所述的固定角钢6,两块角钢的长度之和与增强钢板9的展开长度相等,固定角钢6与增强钢板9的两端部位分别抵压或靠近原钢筋混凝土柱4在楼板5底面位置的纵梁41、横梁42的侧边。参见图2。实施例2:新增接柱由新增钢柱13构成,新增钢柱13的底脚部位连接有法兰,法兰由钢板22与新增钢柱22的底脚部位焊接构成,钢板22的尺寸大于原钢筋混凝土柱4的截面尺寸并满足对拉锚栓8连接的边距要求,新增钢柱的底脚部位与所述钢板之间均布设置有若干加劲肋板。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参见图3、图4。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且制造成本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原钢筋混凝土柱上部的新增接柱结构,其特征是,新增接柱的底脚部位连接有法兰;环绕原钢筋混凝土柱在楼板底面的位置设置有固定角钢,固定角钢与原钢筋混凝土柱通过抗剪锚栓固定;对拉锚栓穿过楼板并通过连接所述法兰与固定角钢将原钢筋混凝土柱和新增接柱连接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原钢筋混凝土柱上部的新增接柱结构,其特征是,新增接柱的底脚部位连接有法兰;环绕原钢筋混凝土柱在楼板底面的位置设置有固定角钢,固定角钢与原钢筋混凝土柱通过抗剪锚栓固定;对拉锚栓穿过楼板并通过连接所述法兰与固定角钢将原钢筋混凝土柱和新增接柱连接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原钢筋混凝土柱上部的新增接柱结构,其特征是,新增接柱由新钢筋混凝土柱构成,所述法兰由角钢焊接构成,角钢的两翼缘之间通过焊接均布有若干加劲肋板;新钢筋混凝土柱当中的纵筋与角钢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原钢筋混凝土柱上部的新增接柱结构,其特征是,新增接柱由新增钢柱构成,所述法兰由钢板与新增钢柱的底脚部位焊接构成,钢板的尺寸大于原钢筋混凝土柱的截面尺寸并满足锚栓连接的边距要求,新增钢柱的底脚部位与所述钢板之间均布设置有若干加劲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陈立文叶伟平
申请(专利权)人:央固工程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