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阻尼支撑的新型后锚固节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6220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阻尼支撑的新型后锚固节点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在上梁的中部和立柱的基础之间设置的阻尼支撑的两端设置锚固节点,上梁的中部下侧设置上梁中节点,立柱的基础端设置柱根节点,上梁中节点和柱根节点采用灌浆料浇筑,内配钢筋,钢筋与原结构梁柱化学植筋连接,上梁中节点和柱根节点浇筑前,预埋锚固件;阻尼支撑的两端分别与上梁中节点和柱根节点的预埋锚固件的锚板焊接。设置上梁中节点和柱根节点,在各节点植筋,是简捷、有效的阻尼支撑连接与锚固技术,预埋锚固件,并将锚板与阻尼支撑先焊接,而后找准方位再注胶,配合精度容易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非常方便,适应各种既有建筑的防震加固,可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

A New Post-Anchored Joint Structure Connecting Damping Brac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Post-Anchored joint structure connected with damping support,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nchored joints are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damping support between the middle of the upper beam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lumn, the middle and lower sides of the upper beam are arranged with the middle joints of the upper beam, the base end of the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the column root joints, the joints of the upper beam and the root of the column are grouted with steel bars. The reinforcing ba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emical planting steel bar of the original beam-column structure, and the anchor plate of the pre-embedded anchor of the upper beam and the column-root joints is welded with the two ends of the damping support respectively before the pouring of the upper beam and the column-root joints. It i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technology of damp support connection and anchorage to install joints in upper beam and column roots, embedding anchorage pieces, welding anchor plate and damp support first, then locating orientation and then injecting glue. The matching accuracy is easy to control. The utility model is very convenient to operate, adapts to the seismic reinforcement of various existing buildings, and can meet various nee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阻尼支撑的新型后锚固节点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针对防震的结构加固锚固节点结构。
技术介绍
消能减震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抗震加固中,能够显著提升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具有效果好、成本低的突出优点,尤其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旧有建筑的加固改造项目中。但与新建项目相比,对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阻尼器产品与主体结构的连接锚固难度比较大。传统的做法是采用钢节点,与主体结构采用化学锚栓连接,节点与主体结构之间的间隙采用后灌环氧胶密实。但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发现,这个传统做法有诸多不足:一是安装过程中可调空间小,要求产品和节点的配合精度高。而既有建筑尺寸往往与图纸偏差大,高精度的配合一般达不到,最终影响质量;二是化学锚栓定位难度大。化学锚栓往往受原结构钢筋的影响,定位无法完全按照图纸,现场调整势必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三是用钢量大,成本高,甚至节点的成本超过了产品本身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减少阻尼支撑在安装时对节点配合的精度控制难度,提高可施工性和安装质量,并能降低成本的新型后锚固节点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连接阻尼支撑的新型后锚固节点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在上梁的中部和立柱的基础之间设置的阻尼支撑的两端设置锚固节点,上梁的中部下侧设置上梁中节点,立柱的基础端设置柱根节点,上梁中节点和柱根节点采用灌浆料浇筑,内配钢筋,钢筋与原结构梁柱化学植筋连接,上梁中节点和柱根节点浇筑前,预埋锚固件;阻尼支撑的两端分别与上梁中节点和柱根节点的预埋锚固件的锚板焊接。优选方案,上梁中节点和柱根节点的节点内的化学植筋定位与原结构梁柱的实际钢筋布置相适配。优选方案,预埋锚固件的方向和深浅高度与阻尼支撑的长度及方位相适配。优选方案,所述柱根节点分别在相交成直角关系的立柱端部及下梁端部设置网状交叉的化学植筋,预埋锚固件植入所述网状交叉之中。优选方案,上梁中节点设置一锥台形状的连接点,锥台的对应两侧面对称地各设置一件预埋锚固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设置上梁中节点和柱根节点,在各节点植筋,是简捷、有效的阻尼支撑连接与锚固技术;2、预埋锚固件,并将锚板与阻尼支撑先焊接,而后找准方位再注胶,配合精度容易控制;3、锚固件及植筋的配置,或对称,或交叉,配置合理,连接可靠,防震性能优良;4、操作非常方便;5、适应各种既有建筑的防震加固,可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附图3是图1的B-B剖面示意图;附图4是图1的C-C剖面示意图;附图5是图1的D-D剖面示意图;附图6是预埋锚固件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现有技术的阻尼支撑连接示意图。图中,上梁1;立柱2;阻尼支撑3;上梁中节点4;锥台41;柱根节点5;化学植筋6;预埋锚固件7;钢筋71;锚板72;下梁8;灌浆料浇筑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连接阻尼支撑的新型后锚固节点结构,包括在原有建筑的上梁1的中部和立柱2的基础之间设置的阻尼支撑3的两端设置锚固节点,上梁1的中部下侧设置上梁中节点4,立柱2的基础端设置柱根节点5,上梁中节点4和柱根节点5采用灌浆料浇筑,内配钢筋,钢筋与原结构梁柱化学植筋6连接,上梁中节点4和柱根节点5浇筑前,先要预埋锚固件7,预埋锚固件7就是将锚固件包括钢筋71置入预先在节点处预留的空隙中,阻尼支撑3的两端分别与上梁中节点4和柱根节点5的预埋锚固件7的锚板72焊接。上梁中节点4和柱根节点5的节点内的化学植筋6定位与原结构梁柱的实际钢筋布置相适配,预埋锚固件7的方向和深浅、高度与阻尼支撑3的长度及方位相适配;由于原建筑的立柱2端部及下梁8端部为相交成直角关系的连接构成,所以因地制宜地在立柱2端部及下梁8端部设置网状交叉的化学植筋6,然后将预埋锚固件7植入网状交叉之中,并在将阻尼支撑3的端部钢板与锚固件的锚板72焊接之后,经过细调阻尼支撑3的方位而后再在空隙中灌浆料浇筑9。参见图2、图3。上梁中节点4设置一锥台41形状的连接点,锥台41的对应两侧面对称地各设置一件预埋锚固件7,从而达到对称地设置阻尼支撑3,这利于两侧的支撑力平衡。参见图4、图5。图6是预埋锚固件7的结构示意图。作为对比,图7展示现有技术的阻尼支撑3连接示意图。本技术设置化学植筋和预埋锚固件,并将锚板与阻尼支撑先焊接而后找准方位再注胶,配合精度容易控制,比现有技术节省材料,且操作方便、可满足各种不同建筑改造的需求。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阻尼支撑的新型后锚固节点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在上梁的中部和立柱的基础之间设置的阻尼支撑的两端设置锚固节点,上梁的中部下侧设置上梁中节点,立柱的基础端设置柱根节点,上梁中节点和柱根节点采用灌浆料浇筑,内配钢筋,钢筋与原结构梁柱化学植筋连接,上梁中节点和柱根节点浇筑前,预埋锚固件;阻尼支撑的两端分别与上梁中节点和柱根节点的预埋锚固件的锚板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阻尼支撑的新型后锚固节点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在上梁的中部和立柱的基础之间设置的阻尼支撑的两端设置锚固节点,上梁的中部下侧设置上梁中节点,立柱的基础端设置柱根节点,上梁中节点和柱根节点采用灌浆料浇筑,内配钢筋,钢筋与原结构梁柱化学植筋连接,上梁中节点和柱根节点浇筑前,预埋锚固件;阻尼支撑的两端分别与上梁中节点和柱根节点的预埋锚固件的锚板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阻尼支撑的新型后锚固节点结构,其特征是,上梁中节点和柱根节点的节点内的化学植筋定位与原结构梁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黄坤耀肖周保
申请(专利权)人:央固工程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