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层建筑智能防护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6193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智能防护平台。包括架体,架体包括两根内立柱和两根外立柱,内立柱与外立柱之间通过三角架连接,两根内立柱与两根外立柱形成的框架内设有平台板,架体前侧设有与内立柱连接的滑轨,滑轨对面的墙上设有若干与滑轨配合的防坠落附墙装置,架体下端设有底部横梁,底部横梁两端分别设有滚轮,三角架下端设有电动葫芦,电动葫芦与三角架之间设有重力传感器,电动葫芦下端的挂钩连接有链条,链条绕过底部横梁两端的滚轮与中部的防坠落附墙装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电动葫芦带动钢丝绳收缩实现架体的升降动作,方便快捷,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An Intelligent Protection Platform for Super High-rise Building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protection platform for super high-rise buildings. The frame body includes two inner columns and two outer columns. The inner column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columns through a triangle frame. The frame formed by the two inner columns and the two outer columns is provided with a platform plate. The front side of the fram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lide rail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columns. On the wall opposite to the slide rail, a number of anti-falling wall attachments are arranged with the slide rail. The lower end of the fram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ottom cross beam and the bottom is horizontal. Rollers are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beam, electric hoists are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tripod, gravity sensor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electric hoists and the tripod, and the hooks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electric hoists are connected with chains, and the chains are fixed connected with the anti-falling wall device at the middle through the rollers at both ends of the bottom cross bea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By adopt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electric hoist drives the wire rope to shrink to realize the lifting action of the frame body, which is convenient and fast, thereby greatly improving the work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层建筑智能防护平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智能防护平台。
技术介绍
全钢爬架是建筑施工、装饰工程和维修工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施工装备,主要用来提供人员操作通道和小量堆物放料及安全防护,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大量涌现,附着式升降全钢爬架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对附着式升降全钢爬架使用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高空坠落在建筑施工事故中占有很高比例,而附着式升降全钢爬架在随结构升降过程中同样存在很大的坠落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个简单有效的快速反应装置,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制动,防止架体坠落,确保绝对安全。整体市场前景而言,全钢爬架将在附着式升降全钢爬架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全面演变成通用任何建筑:高层住宅、高层写字楼、工业建筑等,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全钢爬架将会直接取代之前国内70、80年代的,钢管架、钢管悬挑架、盘扣架、门型架等,全钢爬架是低碳、环保、周转性能高、人工智能科技含量高、降低项目措施费降低等优点,随着国内市场建筑的高度不段提升,全钢爬架将会扮演者高层建筑中最重要的施工机械。现如今的高层建筑都会采用铝模板进行固定支撑,运用该材料进行建筑项目的整体施工,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工程的施工效率,而且还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然而铝模板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总需要吊装工具将材料吊装上来才可以进行铝模板安装,影响工程进度的同时,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危险系统也大大增加,于是如何有效的进行铝模板正常安装,使用成为铝模板行业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全钢爬架自身所具备的可提升性能,不仅给铝模板施工带来益处,同样对于安装施工人员也能够提供一份安全保障,如今,“铝模+爬架”已经在建筑市场中普及开来,很多项目摒弃早先应用的竹木模板+安全网,以“铝模+爬架”的施工方式取而代之,这不仅带动了爬架与铝模市场的需求,当然也对行业发展起着重要意义。铝模爬架这对黄金搭档,其施工建设提振效益价值很显著,由此产生的安全、进度、质量、成本等各项效益在施工过程中也逐步凸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架体升降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的一种超高层建筑智能防护平台。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两根内立柱和两根外立柱,内立柱与外立柱之间通过三角架连接,两根内立柱与两根外立柱形成的框架内设有平台板,两根内立柱及两根外立柱的外侧均设有防护网,所述架体前侧设有与内立柱连接的滑轨,所述滑轨对面的墙上设有若干与滑轨配合的防坠落附墙装置,所述架体下端设有底部横梁,所述底部横梁两端分别设有滚轮,其中一三角架下端设有电动葫芦,所述电动葫芦与三角架之间设有重力传感器,电动葫芦下端的挂钩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绕过底部横梁两端的滚轮与中部的防坠落附墙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架体外侧设有防护架,所述架体与防护架通过导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动葫芦连接有远程遥控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台板位于三角架上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网为全钢框及冲孔钢板网组成,所述冲孔钢板网的孔隙率低于3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台板为镀锌花纹钢板或镀锌波纹钢板。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采用本技术结构,电动葫芦带动钢丝绳收缩实现架体的升降动作,方便快捷,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架体、2是内立柱、3是外立柱、4是三角架、5是平台板、6是滑轨、7是防坠落附墙装置、8是底部横梁、9是滚轮、10是电动葫芦、11是重力传感器、12是挂钩、13是钢丝绳、14是防护架。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超高层建筑智能防护平台,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包括两根内立柱2和两根外立柱3,内立柱2与外立柱3之间通过三角架4连接,两根内立柱2与两根外立柱3形成的框架内设有平台板5,两根内立柱2及两根外立柱3的外侧均设有防护网,所述架体1前侧设有与内立柱2连接的滑轨6,所述滑轨6对面的墙上设有若干与滑轨6配合的防坠落附墙装置7,所述架体1下端设有底部横梁8,所述底部横梁8两端分别设有滚轮9,其中一三角架4下端设有电动葫芦10,所述电动葫芦10与三角架4之间设有重力传感器11,电动葫芦10下端的挂钩12连接有钢丝绳13,所述钢丝绳13绕过底部横梁8两端的滚轮9与中部的防坠落附墙装置7固定连接,所述架体1外侧设有防护架14,所述架体1与防护架14通过导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动葫芦10连接有远程遥控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台板5位于三角架4上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网为全钢框及冲孔钢板网组成,所述冲孔钢板网的孔隙率低于3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台板5为镀锌花纹钢板或镀锌波纹钢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层建筑智能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两根内立柱和两根外立柱,内立柱与外立柱之间通过三角架连接,两根内立柱与两根外立柱形成的框架内设有平台板,两根内立柱及两根外立柱的外侧均设有防护网,所述架体前侧设有与内立柱连接的滑轨,所述滑轨对面的墙上设有若干与滑轨配合的防坠落附墙装置,所述架体下端设有底部横梁,所述底部横梁两端分别设有滚轮,其中一三角架下端设有电动葫芦,所述电动葫芦与三角架之间设有重力传感器,电动葫芦下端的挂钩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绕过底部横梁两端的滚轮与中部的防坠落附墙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架体外侧设有防护架,所述架体与防护架通过导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层建筑智能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两根内立柱和两根外立柱,内立柱与外立柱之间通过三角架连接,两根内立柱与两根外立柱形成的框架内设有平台板,两根内立柱及两根外立柱的外侧均设有防护网,所述架体前侧设有与内立柱连接的滑轨,所述滑轨对面的墙上设有若干与滑轨配合的防坠落附墙装置,所述架体下端设有底部横梁,所述底部横梁两端分别设有滚轮,其中一三角架下端设有电动葫芦,所述电动葫芦与三角架之间设有重力传感器,电动葫芦下端的挂钩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绕过底部横梁两端的滚轮与中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旦军王锋王万元刘新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元模架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