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自爬升升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535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易自爬升升降平台,包含上平台、下平台以及连接在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的升降机;上平台包括上平台架体以及伸缩连接在上平台架体角部的插管;所述下平台包括下平台架体以及连接在下平台架体角部的伸缩支撑组件,其中伸缩支撑组件包括插接在矩形框空心管件内的支撑管和连接在支撑管外端的底轮;此外还设置有辅助支撑组件,包括与下平台铰接的连接杆以及连接在连接杆外端的可调支座。通过上下平台的交替升降支撑,可完成狭小空间内垂直施工作业,并由底轮和辅助支撑组件共同承担下平台的支撑,可增强其受上部荷载性能,本装置可以预制拼装,且操作简易,可有效提高施工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自爬升升降平台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简易自爬升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中,有大量材料的使用和运输,尤其在电梯井、不同的楼层间的材料运输是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在电梯井、楼层间等狭小空间的垂直运输一般采用起吊装置和升降台,但对于起吊装置需要占用较大的施工场地且对操作空间的限制要求较多,而对于升降台的移动及转运会花费大量的施工时间和人工,其升降的高度也存在局限性,尤其在多层楼板浇筑后和空间狭小时运输,其不能满足灵活运转,随建筑高度而爬升的功能,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满足狭小空间的垂直物料的运输,且可随建筑高度不断自行爬升的简易升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简易自爬升升降平台,用以解决在狭小空间内的垂直物料运输的问题,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种简易自爬升升降平台,包含包括上平台、下平台以及连接在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的升降机;所述上平台包括上平台架体以及伸缩连接在上平台架体角部的插管;所述下平台包括下平台架体以及连接在下平台架体角部的伸缩支撑组件。所述上平台架体为封闭的矩形框,矩形框中至少一组对边为空心管件,其中平行的两个空心管件两端分别对称插接有一个插管。所述插管通过插管套筒插接在对应空心管件内;其中插管套筒嵌固在空心管件的内侧、且与插管滑动连接。所述下平台架体为封闭的矩形框,矩形框中至少一组对边为空心管件,其中平行的两个空心管件两端分别对称插接有一组伸缩支撑组件。所述伸缩支撑组件包括插接在矩形框空心管件内的支撑管和连接在支撑管外端的底轮。所述支撑管通过支撑管套筒插接在对应空心管件内;其中支撑管套筒嵌固在空心管件的内侧、且与支撑管滑动连接。所述底轮包含定向轮和/或万向轮,相同类型的底轮设置在下平台架体的同侧。简易自爬升升降平台还包括辅助支撑组件,所述辅助支撑组件有四组、对称分布在下平台架体一组空心管件的外侧,包括与空心管件铰接的连接杆以及连接在连接杆外端的可调支座。所述可调支座包括竖向的螺杆和连接在螺杆下端部的底板;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外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升降机基础上连接上下平台,通过上平台的插管搭接在上部已浇筑的建筑上,使得升降机可以在多层建筑中爬升,并通过下平台的带有伸缩支撑管的底轮和可调支座实现升降机的灵活移动和有效支撑,其中底轮分为定向和万向的,易于转运,连接杆的铰接和可调支座的设置可有效辅助平台的下部支撑体系,其中支座的高度可通过调节螺杆进行调整;上平台和下平台采用的插管和伸缩支撑在操作时可有效的节省升降平台的平面使用空间,且上下平台均可根据升降机的尺寸和运输空间的大小进行预制拼装,使其有较强的适用性,且有效的节省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简易自爬升升降平台示意图;图2是上平台俯视图;图3是下平台俯视图;图4是下平台正视图。附图标记:1-上平台、2-上平台架体、3-插管套筒、4-插管、5-升降机、6-下平台、7-下平台架体、8-底轮、9-支撑管、10-支撑管套筒、11-连接杆、12-可调支座、13-螺杆、14-底板、15-套筒、16-上部建筑平面、17-下部建筑平面、18-电机。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一种简易自爬升升降平台,包含上平台1、下平台6以及连接在上平台1和下平台6之间的升降机5;上平台1包括上平台架体2以及伸缩连接在上平台架体2角部的插管4;所述下平台6包括下平台架体7以及连接在下平台架体7角部的伸缩支撑组件。实施例参见图2所示,上平台1采用纵向对边为空心管的钢制构件,焊接成封闭的矩形框,且在空心管件两端通过插管套筒3分别对称插接有一个插管4,其中插管套筒3为钢制空心筒,用以限定插管的深入长度,插管采用实心钢制构件。实施例参见图3所示,下平台6所包含的伸缩支撑组件为插接在矩形框空心管件内的支撑管9和连接在支撑管9外端的底轮8,其中支撑管9通过支撑管套筒10插接在空心管件内,其中支撑管套筒10用以限定支撑管9的插入深度,而底轮8分为两个定向轮和两个万向轮,其中定向轮和万向轮相同类型设置在同一侧。实施例参见图4所示,在下平台6上还设置了辅助支撑组件,共四组均分布在下平台架体7空心管件的外侧,辅助支撑组件包含的连接杆11以及连接在连接杆11外端的可调支座12,其中连接杆为实心钢管,11一端与下平台架体7铰接,一端焊接可调支座12;可调支座12由包含带螺纹的螺杆13和焊接在螺杆13下端部的圆形钢制底板14;所述螺杆13上螺纹连接有套筒15;其中套筒15外表面焊接在连接杆11的端部,其中支座的支设高度可通过调节螺栓进行调整。以垂直方向上楼板施工作业为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步骤如下:步骤一,施工首层楼板时,将升降平台置于地面,通过定向轮和万向轮综合作用在地面上水平移动,最终定位在要施工的楼板下方。步骤二、支设辅助支撑组件,打开连接杆11,使得连接杆11与纵向空心管的夹角为90°,并在连接杆11的套筒15的上旋紧带有底板14的螺杆13,并调整高度,使得底板14支撑在地面上。步骤三、启动电机18,将升降机5升至首层楼板标高,进行物料的运输,或提升升降机5安放上部平台插管4,使其搭设在首层楼板上进行施工操作;首层作业完毕后提升升降机5,由此开始第二层楼板的物料运输或施工作业。步骤四、完成第二层楼板的施工后,将升降机5升至第二层楼板标高并超过一定距离,此距离可适应安装上平台1中插管4,待插管4安放完毕,将升降机5落下,使得插管4搭接在第二层楼板处。步骤五,将下平台6的底轮8由支撑管9收缩、可调支座12卸下,并收起连接杆11,以上平台1搭接的第二层楼板为支点,提升下平台6至首层楼板,并超过一定距离,此距离可伸展支撑管9并可安放底轮8,打开连接杆11,安装可调支座12,然后下降升降机5,使得底轮8和可调支座12支撑在首层楼板上。步骤六、提升升降机,当第三层楼板运输或施工作业完毕,以底二层楼板为下部建筑平面17,以其为下平台6支撑,第三层楼板为上部建筑平面16,并以其为上平台1支点,进行升降机5中下平台6由首层楼板向上提升至第二层楼板的工序,并由此开展第四层的物料运输及施工作业,如此循环操作,完成整体楼板物料运输和施工作业。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突出特点所作的阐释,而并非是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说明的使用基础上仍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若未对其进行创造性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自爬升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含包括上平台(1)、下平台(6)以及连接在上平台(1)和下平台(6)之间的升降机(5);所述上平台(1)包括上平台架体(2)以及伸缩连接在上平台架体(2)角部的插管(4);所述下平台(6)包括下平台架体(7)以及连接在下平台架体(7)角部的伸缩支撑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自爬升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含包括上平台(1)、下平台(6)以及连接在上平台(1)和下平台(6)之间的升降机(5);所述上平台(1)包括上平台架体(2)以及伸缩连接在上平台架体(2)角部的插管(4);所述下平台(6)包括下平台架体(7)以及连接在下平台架体(7)角部的伸缩支撑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自爬升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台架体(2)为封闭的矩形框,矩形框中至少一组对边为空心管件,其中平行的两个空心管件两端分别对称插接有一个插管(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简易自爬升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4)通过插管套筒(3)插接在对应空心管件内;其中插管套筒(3)嵌固在空心管件的内侧、且与插管(4)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自爬升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台架体(7)为封闭的矩形框,矩形框中至少一组对边为空心管件,其中平行的两个空心管件两端分别对称插接有一组伸缩支撑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简易自爬升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江李波黄旭腾侯志刚谢建刚王旭李怡李传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