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支剪力墙与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6122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框支剪力墙与墙体,框支剪力墙包括第一分体墙、第二分体墙及支撑柱,且第二分体墙与支撑柱分别间隔装设在所第一分体墙上。如此,当第二分体墙与支撑柱随着框支梁发生协调变形时,则有效减小了第二分体墙与支撑柱因强制变形而产生的内力,从而保证了框支剪力墙整体结构的受力安全。同时,当整体框支剪力墙发生协调变形时,第一分体墙由于离框支梁较远,因此,所受强制变形影响大幅降低。因此,本方案将框支剪力墙分为第一分体墙、第二分体墙及支撑柱,能够有效避免随框支梁协调弯曲变形而导致结构损坏。

Frame-supported shear walls and wall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rame-supported shear wall and a wall body. The frame-supported shear wall comprises a first partition wall, a second partition wall and a supporting column, and the second partition wall and the supporting column are separately arranged on the first partition wall. In this way, when the second partition wall and the supporting column deform coordinately with the frame-supported beam, the internal force of the second partition wall and the supporting column caused by the forced deformation is effectively reduced, thus ensuring the safety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frame-supported shear wall.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coordinated deformation of the integral frame-supported shear wall occurs, the influence of forced deformation on the first partition wall is greatly reduced because it is far from the frame-supported beam. Therefore, the scheme divides the frame-supported shear wall into the first partition wall, the second partition wall and the supporting column, which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structural damage caused by the coordinated bending deformation of the frame-supported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框支剪力墙与墙体
本技术及剪力墙
,特别是涉及一种框支剪力墙与墙体。
技术介绍
框支剪力墙是剪力墙的一种,因建筑要求,一部分剪力墙无法直接落地面上,而是直接固定在框支梁上,再通过框支柱支撑该剪力墙与框支梁,这部分的剪力墙称为框支剪力墙。由于框支剪力墙需与框支梁协调变形,因此,当框支梁发生弯曲变形时,框支剪力墙同样会随着框支梁发生同样弯曲变形。这样,很容易导致框支剪力墙因受内力过大而损坏,从而严重影响框支剪力墙整体结构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框支剪力墙与墙体,它能够有效避免随框支梁协调弯曲变形而导致结构损坏。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框支剪力墙,包括:第一分体墙;第二分体墙,所述第二分体墙装设在所述第一分体墙的底部,所述第二分体墙上远离所述第一分体墙的一端用于装设在框支梁上;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装设在所述第一分体墙的底部,且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二分体墙隔开设置,所述支撑柱上远离所述第一分体墙的一端用于装设在框支梁上。上述的框支剪力墙,包括第一分体墙、第二分体墙及支撑柱,且第二分体墙与支撑柱分别间隔装设在所第一分体墙上。由此可知,第一分体墙通过第二分体墙与支撑柱装设在框支梁上,且第二分体墙与支撑柱之间存在间隙,这样有效减少了与框支梁接触墙体的刚度,由于结构在强制变形下的内力与结构在相应变形方向的刚度成正比,因此,当第二分体墙与支撑柱随着框支梁发生协调变形时,则有效减小了第二分体墙与支撑柱因强制变形而产生的内力,从而保证了框支剪力墙整体结构的受力安全。同时,当整体框支剪力墙发生协调变形时,第一分体墙由于离框支梁较远,因此,所受强制变形影响大幅降低。因此,本方案将框支剪力墙分为第一分体墙、第二分体墙及支撑柱,能够有效避免随框支梁协调弯曲变形而导致结构损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体墙的厚度D2大于所述第一分体墙的厚度D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体墙上背向所述支撑柱的一侧面为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分体墙上背向所述支撑柱的一侧面为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框支剪力墙还包括连梁,所述连梁装设在所述第二分体墙上,且所述连梁架设在所述支撑柱的顶部,所述支撑柱通过所述连梁装设在所述第一分体墙的底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梁的厚度D3大于所述第一分体墙的厚度D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二分体墙之间的间距B不超过两倍的所述连梁高度H。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体墙、所述第二分体墙及所述支撑柱为一体化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体墙、所述第二分体墙及所述支撑柱均为混凝土结构。一种墙体,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框支剪力墙,还包括框支梁与框支柱,所述框支梁装设在所述框支柱上;所述框支剪力墙装设在所述框支梁上,其中,所述第二分体墙与所述支撑柱沿着所述框支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分体墙相对于所述支撑柱靠近所述框支柱设置。上述的墙体,通过第二分体墙与支撑柱将第一分体墙装设在框支梁上,且第二分体墙靠近框支柱设置,如此,使得第一分体墙的大部分重量通过第二分体墙传递至框支柱上,从而有效避免框支剪力墙大部分重力承载在框支梁上而加剧框支梁受剪需求与弯曲变形。同时,当整体框支剪力墙发生协调变形时,第一分体墙由于离框支梁较远,其所受的影响大幅降低。因此,本方案将框支剪力墙分为第一分体墙、第二分体墙及支撑柱,能够有效避免随框支梁协调弯曲变形而导致结构损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体墙上背向所述支撑柱的一侧面为第二侧面,所述框支柱上背向所述框支梁的一侧面为第三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位于同一平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框支剪力墙结构示意一视角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框支剪力墙结构示意另一视角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发生变形的传统框支剪力墙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墙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框支剪力墙,110、第一分体墙,111、第一侧面,120、第二分体墙,121、第二侧面,130、支撑柱,140、连梁,200、框支梁,300、框支柱,310、第三侧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一种框支剪力墙100,包括:第一分体墙110、第二分体墙120及支撑柱130。第二分体墙120装设在第一分体墙110的底部,第二分体墙120上远离第一分体墙110的一端用于装设在框支梁200上。支撑柱130装设在第一分体墙110的底部,且支撑柱130与第二分体墙120隔开设置,支撑柱130上远离第一分体墙110的一端用于装设在框支梁200上。上述的框支剪力墙100,包括第一分体墙110、第二分体墙120及支撑柱130,且第二分体墙120与支撑柱130分别间隔装设在所第一分体墙110上。由此可知,第一分体墙110通过第二分体墙120与支撑柱130装设在框支梁200上,且第二分体墙120与支撑柱130之间存在间隙,这样有效减少了与框支梁200接触墙体的刚度,由于结构在强制变形下的内力与结构在相应变形方向的刚度成正比,因此,当第二分体墙120与支撑柱130随着框支梁200发生协调变形时,则有效减小了第二分体墙120与支撑柱130因强制变形而产生的内力,从而保证了框支剪力墙100整体结构的受力安全。同时,当整体框支剪力墙100发生协调变形时,第一分体墙110由于离框支梁200较远,因此,所受强制变形影响大幅降低。因此,本方案将框支剪力墙100分为第一分体墙110、第二分体墙120及支撑柱130,能够有效避免随框支梁200协调弯曲变形而导致结构损坏。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第二分体墙120的厚度D2大于第一分体墙110的厚度D1。如此,通过第二分体墙120支撑第一分体墙110,使得该框支剪力墙100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增强。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2,第一分体墙110上背向支撑柱130的一侧面为第一侧面111。第二分体墙120上背向支撑柱130的一侧面为第二侧面121。第一侧面111与第二侧面121位于同一平面。如此,使得第一分体墙110与第二分体墙120成一个整体,有利于提高该框支剪力墙100的整体效果。同时,也有效避免第一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框支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体墙;第二分体墙,所述第二分体墙装设在所述第一分体墙的底部,所述第二分体墙上远离所述第一分体墙的一端用于装设在框支梁上;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装设在所述第一分体墙的底部,且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二分体墙隔开设置,所述支撑柱上远离所述第一分体墙的一端用于装设在框支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支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体墙;第二分体墙,所述第二分体墙装设在所述第一分体墙的底部,所述第二分体墙上远离所述第一分体墙的一端用于装设在框支梁上;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装设在所述第一分体墙的底部,且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二分体墙隔开设置,所述支撑柱上远离所述第一分体墙的一端用于装设在框支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支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体墙的厚度D2大于所述第一分体墙的厚度D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支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体墙上背向所述支撑柱的一侧面为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分体墙上背向所述支撑柱的一侧面为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位于同一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支剪力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梁,所述连梁装设在所述第二分体墙上,且所述连梁架设在所述支撑柱的顶部,所述支撑柱通过所述连梁装设在所述第一分体墙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支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梁的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永革严仕基谢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