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下吸式秸秆炭化炭气联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5915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下吸式秸秆炭化炭气联产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塔体内中部设有芯管,所述芯管外侧设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上端的芯管上设有拨料杆,所述齿轮轴中部外侧设有布风调速杆,所述齿轮轴下端的芯管上设有蒸汽调温杆,布风调速杆和蒸汽调温杆上分别布置有空气调速喷口和蒸汽调温喷口,芯管上部设有芯管蒸汽进口和芯管空气进口;所述蒸汽调温杆下端的芯管上设有旋转炉排,旋转炉排下侧的塔体上设有燃气出口,塔体下端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下侧设有旋转刮炭器,塔体底部设有出炭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生物质秸秆资源,同时能够得到高品质秸秆炭和生物质燃气,实现了生物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A Downdraft Cogeneration Device for Carbonized Straw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owndraft type carbon-gas cogeneration device for straw carbonization, which comprises a tower body, an upper end of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feed port, a core tube in the middle of the tower body, a gear shaft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core tube, a feed ro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gear shaft, a wind distribution speed regulating ro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middle part of the gear shaft, and steam on the core tube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gear shaft. The air speed regulating nozzle and steam temperature regulating nozzle are arranged on the temperature regulating rod, the air distribution speed regulating rod and the steam temperature regulating rod respectively,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re tube is provided with the steam inlet of the core tube and the air inlet of the core tube; the lower part of the steam temperature regula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rotary grate, the lower side of the rotary grate is provided with a gas outlet, the lower end of the tow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frame, and the lower side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rotary carbon scraper. A carbon outle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ody.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full use of biomass straw resources, and can obtain high-quality straw carbon and biomass gas, thus realizing the maximum utilization of biomass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下吸式秸秆炭化炭气联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质利用
,具体为一种用于下吸式秸秆炭化炭气联产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每年产生的秸秆资源有9亿吨,加工副产物有5.8亿吨,这些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率平均不到40%,60%以上的副产物被随意堆放、丢弃或用作肥料还田、生活燃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浪费,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无可避免的污染。近年来,国内新建了很多秸秆直燃电厂,将秸秆直接转化为电能利用,但由于秸秆原料的热值较低,水分含量高,生物质灰熔点低,导致秸秆电厂的效率较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存艰难。秸秆直接还田又造成病虫害、土壤板结等其他问题。在国家秸秆禁烧令的高压线下,如何处理秸秆问题,让农民、企业有利可图,如何让秸秆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下吸式秸秆炭化炭气联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下吸式秸秆炭化炭气联产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塔体内中部设有芯管,所述芯管外侧设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外侧设有若干破拱刀具,所述齿轮轴上端的芯管上设有拨料杆,所述齿轮轴中部外侧设有布风调速杆,所述齿轮轴下端的芯管上设有蒸汽调温杆,布风调速杆和蒸汽调温杆上分别布置有空气调速喷口和蒸汽调温喷口,芯管上部设有芯管蒸汽进口和芯管空气进口;所述蒸汽调温杆下端的芯管上设有旋转炉排,所述旋转炉排下侧的塔体上设有燃气出口,所述塔体下端设有支撑架,芯管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架上,支撑架上布置有炉排运动轨道支架,旋转炉排安装在炉排运动轨道支架上,所述支撑架下侧设有旋转刮炭器,塔体底部设有出炭口,出炭口上设有炭收集箱,旋转刮炭器上布置有蒸汽降温喷口,炭收集箱底部布置有炭冷却螺旋输送机。所述塔体中部一侧设有水冷盘管,所述支撑架为内部中空结构,支撑架内填充有水,支撑架一侧设有支撑架进水口,水冷盘管一端连接于支撑架、另一端水蒸汽由蒸汽调温管道和蒸汽降温管道分别经芯管蒸汽进口、蒸汽降温喷口进入到芯管和旋转刮炭器内部。所述旋转炉排外端设有旋转炉排端口,旋转炉排端口外侧连接于炉排动力装置,旋转炉排布置在炉排运动轨道支架上;由炉排动力装置带动旋转炉排的转动;芯管由旋转炉排带动旋转,从而实现芯管分别带动拨料杆、布风调速杆、蒸汽调温杆、旋转刮炭器同时转动。所述在芯管表面两侧分别布置有两条齿轮轴,齿轮轴上布置有若干个齿轮,齿轮一侧与齿轮轴连接、齿轮另一侧固定有破供刀具;破拱刀具与齿轮轴之间夹角为α,破拱角度α为30°~90°。所述拨料杆上布置有两对可自由变化角度的拨料器具Ⅰ和拨料器具Ⅱ,拨料器具Ⅰ与拨料杆形成角度可变化的拨料角度β,拨料器具Ⅱ与拨料杆形成角度可变化的拨料角度γ,拨料角度β范围在:15°~60°;拨料角度γ范围在:30°~120°。所述拨料杆和布风调速杆上下可调节的安装在芯管上,布风调速杆距离气化反应层5~10cm,拨料杆距离气化反应层20~30cm。所述布风调速杆呈米字结构,布风调速杆上布置的空气调速喷口间间距按照1:1.42:1.77:2.27:2.89:3.68:4.68比例从外至内依次增加。所述旋转炉排为双层结构,旋转炉排8上层与齿轮轴连接,齿轮轴移动时带动上层炉排转动,两层旋转炉排相对旋转调整炉排孔面积大小,炉排孔面积变化范围为50%~100%。与已公开技术相比,本技术存在以下优点:1)布置在装置上部的拨料杆能够根据不同形状的秸秆原料调整拨料角度,使秸秆生物质原料能够均匀分布在炉内,有利于气化反应的正常进行。2)对布置在装置中部的布风调速杆中通入空气,进行强制布风,提高反应场的均匀性;通过对布置在装置中部的蒸汽调温杆通入蒸汽,掌控反应层内部运行温度,控制秸秆炭的产率。3)布置在装置内部的拨料杆和布风调速杆可在转动的同时实现上下移动,能够避免因不同特性的秸秆生物质原料进入炉内后造成温度场分布不均匀,阻碍气化反应的进程。4)通过装置中部布置的旋转炉排,炉排上打有孔,通过改变孔隙,实现不同秸秆原料的炭化。5)芯管两侧布置有破拱刀具,通过芯管转动带动破拱刀具转动,实现对芯管侧壁不易移动的秸秆生物质原料进行破拱防止架桥,增强原料在气化反应层内反应的均匀性,加快气化反应进程。6)通过装置中部布置的水冷盘管,实现了系统蒸汽的自给自足,对自身的余热进行了优化利用。7)通过装置底部布置的支撑架,控制内部通水,实现对产生的秸秆炭进行初步降温;通过布置在装置底部旋转刮炭器上的蒸汽降温喷口,实现对气化反应产生的秸秆炭进行最终降温,并通过蒸汽与炭接触反应,以提高秸秆炭的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拨料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破拱刀具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工作流程、使用方法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下吸式秸秆炭化炭气联产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上端设有进料口2,所述塔体内中部设有芯管17,所述芯管17外侧设有齿轮轴16,所述齿轮轴16外侧设有若干破拱刀具18,所述齿轮轴16上端的芯管17上设有拨料杆3,所述齿轮轴16中部外侧设有布风调速杆5,所述齿轮轴16下端的芯管17上设有蒸汽调温杆6,布风调速杆5和蒸汽调温杆6上分别布置有空气调速喷口19和蒸汽调温喷口20,芯管17上部设有芯管蒸汽进口1和芯管空气进口15;所述蒸汽调温杆6下端的芯管17上设有旋转炉排8,所述旋转炉排8下侧的塔体上设有燃气出口23,所述塔体下端设有支撑架11,芯管17通过轴承13安装在支撑架11上,支撑架11上布置有炉排运动轨道支架9,旋转炉排8安装在炉排运动轨道支架9上,所述支撑架11下侧设有旋转刮炭器12,塔体底部设有出炭口14,出炭口14上设有炭收集箱26,旋转刮炭器12上布置有蒸汽降温喷口21,炭收集箱26底部布置有炭冷却螺旋输送机27。所述塔体中部一侧设有水冷盘管7,所述支撑架11为内部中空结构,支撑架11内填充有水,支撑架11一侧设有支撑架进水口25,水冷盘管7一端连接于支撑架11、另一端水蒸汽由蒸汽调温管道4和蒸汽降温管道10分别经芯管蒸汽进口1、蒸汽降温喷口21进入到芯管17和旋转刮炭器12内部;水从支撑架进水口25进入后,流经支撑架11,最终进入水冷盘管7,由于装置内部运行温度较高,进入水冷盘管7内部的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汽。所述旋转炉排8外端设有旋转炉排端口22,旋转炉排端口22外侧连接于炉排动力装置24,旋转炉排8布置在炉排运动轨道支架9上;由炉排动力装置24带动旋转炉排8的转动;芯管17由旋转炉排8带动旋转,从而实现芯管17分别带动拨料杆3、布风调速杆5、蒸汽调温杆6、旋转刮炭器12同时转动;支撑架11通过轴承13与芯管相17连接,支撑架11固定在装置底部,不影响芯管17的传动。所述在芯管17表面两侧分别布置有两条齿轮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下吸式秸秆炭化炭气联产装置,包括: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塔体内中部设有芯管,所述芯管外侧设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外侧设有若干破拱刀具,所述齿轮轴上端的芯管上设有拨料杆,所述齿轮轴中部外侧设有布风调速杆,所述齿轮轴下端的芯管上设有蒸汽调温杆,布风调速杆和蒸汽调温杆上分别布置有空气调速喷口和蒸汽调温喷口,芯管上部设有芯管蒸汽进口和芯管空气进口;所述蒸汽调温杆下端的芯管上设有旋转炉排,所述旋转炉排下侧的塔体上设有燃气出口,所述塔体下端设有支撑架,芯管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架上,支撑架上布置有炉排运动轨道支架,旋转炉排安装在炉排运动轨道支架上,所述支撑架下侧设有旋转刮炭器,塔体底部设有出炭口,出炭口上设有炭收集箱,旋转刮炭器上布置有蒸汽降温喷口,炭收集箱底部布置有炭冷却螺旋输送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下吸式秸秆炭化炭气联产装置,包括: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塔体内中部设有芯管,所述芯管外侧设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外侧设有若干破拱刀具,所述齿轮轴上端的芯管上设有拨料杆,所述齿轮轴中部外侧设有布风调速杆,所述齿轮轴下端的芯管上设有蒸汽调温杆,布风调速杆和蒸汽调温杆上分别布置有空气调速喷口和蒸汽调温喷口,芯管上部设有芯管蒸汽进口和芯管空气进口;所述蒸汽调温杆下端的芯管上设有旋转炉排,所述旋转炉排下侧的塔体上设有燃气出口,所述塔体下端设有支撑架,芯管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架上,支撑架上布置有炉排运动轨道支架,旋转炉排安装在炉排运动轨道支架上,所述支撑架下侧设有旋转刮炭器,塔体底部设有出炭口,出炭口上设有炭收集箱,旋转刮炭器上布置有蒸汽降温喷口,炭收集箱底部布置有炭冷却螺旋输送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吸式秸秆炭化炭气联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中部一侧设有水冷盘管,所述支撑架为内部中空结构,支撑架内填充有水,支撑架一侧设有支撑架进水口,水冷盘管一端连接于支撑架、另一端水蒸汽由蒸汽调温管道和蒸汽降温管道分别经芯管蒸汽进口、蒸汽降温喷口进入到芯管和旋转刮炭器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吸式秸秆炭化炭气联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炉排外端设有旋转炉排端口,旋转炉排端口外侧连接于炉排动力装置,旋转炉排布置在炉排运动轨道支架上;由炉排动力装置带动旋转炉排的转动;芯管由旋转炉排带动旋转,从而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守军陈温福赵成武孟军鲁万宝孙永明冯干李益瑞吴银龙程东海宋俊阳张政王亚军贾国亮张守峰胡鹏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德博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