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玻璃面板的包装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567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玻璃面板的包装膜,包括上膜,呈矩形,上膜的尺寸大于玻璃面板且贴附在玻璃面板的上表面上,上膜的四角各具备一个气囊、一个上通孔;沿垂直于上膜平面的视角,气囊呈L形,气囊凸起于上膜表面,气囊与上膜的边沿由若干个外圆角和一个内圆角构成,内圆角朝向上膜的中心点,上通孔位于内圆角与上膜的中心点的连线上;下膜,贴附在玻璃面板的下表面上,下膜的竖向投影与上膜重合,上膜与下膜贴合后,下膜具备与上通孔重合的下通孔。采用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薄膜包装后的玻璃面板的抗冲击性能,特别是对玻璃面板的边角起到更好的保护,通孔还便于包装后的玻璃面板的拿取与进一步的定位包装。

A Packaging Film for Glass Pan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ackaging film applied to the glass panel,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film, which is rectangular, larger in size than the glass panel and is attached to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glass panel. Each corner of the upper film has an air bag and an upper through hole; along the angle perpendicular to the surface of the upper film, the air bag is L-shaped, the air bag protrud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upper film, and the edge of the air bag and the upper film is composed of several outer circles. The inner corner is composed of an inner corner, which faces the central point of the upper membrane, and the upper through hole is located on the line between the inner corner and the central point of the upper membrane. The lower membrane is attached to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glass panel. The vertical projection of the lower membrane coincides with the upper membrane. After the upper membrane and the lower membrane are joined, the lower through hole coincides with the upper through hole.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impact resistance of the glass panel after film packaging, especially the edge corner of the glass panel can be better protected, and the through hole is also convenient for taking and further positioning packaging of the glass panel after packa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玻璃面板的包装膜
本技术涉及包装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玻璃面板的包装膜。
技术介绍
玻璃面板在成为成品后需要经过包装,由于玻璃面板的正反两面的光洁度要求高,所以玻璃面板的正反两面需要包装膜贴附包装,以抵御玻璃面板在周转过程中的冲击、划伤。但是仅被薄膜包覆的玻璃面板其抗冲击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玻璃面板的包装膜,提高了薄膜包装后的玻璃面板的抗冲击性能,特别是对玻璃面板的边角起到更好的保护,通孔还便于包装后的玻璃面板的拿取与进一步的定位包装。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玻璃面板的包装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玻璃面板的包装膜,包括:上膜,呈矩形,上膜的尺寸大于玻璃面板且贴附在玻璃面板的上表面上,上膜的四角各具备一个气囊、一个上通孔;沿垂直于上膜平面的视角,气囊呈L形,气囊凸起于上膜表面,气囊与上膜的边沿由若干个外圆角和一个内圆角构成,内圆角朝向上膜的中心点,上通孔位于内圆角与上膜的中心点的连线上;下膜,贴附在玻璃面板的下表面上,下膜的竖向投影与上膜重合,上膜与下膜贴合后,下膜具备与上通孔重合的下通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膜、下膜对玻璃面板起到全面的密封包裹,防止玻璃面板被划伤,上膜、下膜贴后的多出的一圈对玻璃面板起到密封作用,最主要的是玻璃的边角受平行于其平面的外力时往往比中心受垂直于其表面的外力更易损坏,气囊就是主要起到保护玻璃面板的边角不受平行于其表面的外力磕碰损伤,L形的气囊对边角起到全面的保护,同时上通孔、下通孔重合便于定位,气囊的边角圆滑,不易破漏,同时上通孔的受力方向往往是向外的,正好与气囊的内圆角接触,邻近的气囊正好也起到缓冲作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气囊的上表面为曲面,气囊的下表面与上膜的下表面齐平。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气囊只向上突起,底部还是齐平的,平整的上膜底部能与下膜贴合得更紧密,不易漏气分离。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上通孔与气囊的内圆角接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通孔与内圆角贴近,上通孔受拉力时,气囊上下具备两层膜,直接进行缓冲,防止上通孔周围变形严重。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下膜的下表面凸起有气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气腔对玻璃面板的底部起到缓冲支撑,进一步提高对玻璃面板的保护作用,抵抗垂直于玻璃面板平面上的外力。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沿垂直于下膜平面的视角,气腔呈X形,X形气腔的交叉轨迹与处在对角处的下通孔连线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X形的气腔几乎占满了下膜的底部,对玻璃面板的底部的支撑面较广,竖向缓冲效果好。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气囊、气腔内填充有氮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氮气物理状态稳定,易于获得。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上通孔与下通孔贴合构成孔洞,若干个玻璃面板竖向堆叠,孔洞中穿有捆绳或立柱。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对若干个玻璃面板起到整体定位的作用。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上膜、下膜的材质为尼龙薄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尼龙薄膜是一种非常坚韧的薄膜,透明性好,并具有良好的光泽,抗张强度、拉伸强度较高,还具有较好的耐油性、耐磨性、耐穿刺性优良,阻氧性优良,适于包装玻璃面板这种硬性物品。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上膜的一边具备水平延伸的上凸舌,下膜的一边具备水平延伸的下凸舌,上凸舌、下凸舌位于上膜、下膜的同一侧,上凸舌、下凸舌竖向不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凸舌、下凸舌便于人员快速从玻璃面板上撕开上膜、下膜,提高了拆包装的效率。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上凸舌、下凸舌上具备褶皱区,褶皱区的纹路延伸线与上凸舌、下凸舌的延伸方向垂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褶皱区提高了人员手指与上凸舌、下凸舌接触时的最大摩擦力,便于人员从玻璃面板上撕开上膜、下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应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应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应用示意图。1-上膜;2-下膜;3-气囊;3a-内圆角;4-上通孔;5-玻璃面板;6-气腔;7-下通孔;8-捆绳;9-上凸舌;10-下凸舌;11-褶皱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一种应用于玻璃面板的包装膜,包括:上膜1,呈矩形,上膜1的尺寸大于玻璃面板5且贴附在玻璃面板5的上表面上,上膜1的四角各具备一个气囊3、一个上通孔4;沿垂直于上膜1平面的视角,气囊3呈L形,气囊3凸起于上膜1表面,气囊3与上膜1的边沿由若干个外圆角和一个内圆角3a构成,内圆角3a朝向上膜1的中心点,上通孔4位于内圆角3a与上膜1的中心点的连线上;下膜2,贴附在玻璃面板5的下表面上,下膜2的竖向投影与上膜1重合,上膜1与下膜2贴合后,下膜2具备与上通孔4重合的下通孔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膜、下膜对玻璃面板起到全面的密封包裹,防止玻璃面板被划伤,上膜、下膜贴后的多出的一圈对玻璃面板起到密封作用,最主要的是玻璃的边角受平行于其平面的外力时往往比中心受垂直于其表面的外力更易损坏,气囊就是主要起到保护玻璃面板的边角不受平行于其表面的外力磕碰损伤,L形的气囊对边角起到全面的保护,同时上通孔、下通孔重合便于定位,气囊的边角圆滑,不易破漏,同时上通孔的受力方向往往是向外的,正好与气囊的内圆角接触,邻近的气囊正好也起到缓冲作用。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气囊3的上表面为曲面,气囊3的下表面与上膜1的下表面齐平。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气囊只向上突起,底部还是齐平的,平整的上膜底部能与下膜贴合得更紧密,不易漏气分离。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上通孔4与气囊3的内圆角3a接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通孔与内圆角贴近,上通孔受拉力时,气囊上下具备两层膜,直接进行缓冲,防止上通孔周围变形严重。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下膜2的下表面凸起有气腔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气腔对玻璃面板的底部起到缓冲支撑,进一步提高对玻璃面板的保护作用,抵抗垂直于玻璃面板平面上的外力。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沿垂直于下膜2平面的视角,气腔6呈X形,X形气腔6的交叉轨迹与处在对角处的下通孔7连线重合。图2中用虚线表示了气腔6的轮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X形的气腔几乎占满了下膜的底部,对玻璃面板的底部的支撑面较广,竖向缓冲效果好。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气囊3、气腔6内填充有氮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氮气物理状态稳定,易于获得。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上通孔4与下通孔7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玻璃面板的包装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膜,呈矩形,所述上膜的尺寸大于玻璃面板且贴附在玻璃面板的上表面上,所述上膜的四角各具备一个气囊、一个上通孔;沿垂直于上膜平面的视角,所述气囊呈L形,所述气囊凸起于上膜表面,所述气囊与上膜的边沿由若干个外圆角和一个内圆角构成,所述内圆角朝向上膜的中心点,所述上通孔位于内圆角与上膜的中心点的连线上;下膜,贴附在玻璃面板的下表面上,所述下膜的竖向投影与上膜重合,所述上膜与下膜贴合后,所述下膜具备与上通孔重合的下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玻璃面板的包装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膜,呈矩形,所述上膜的尺寸大于玻璃面板且贴附在玻璃面板的上表面上,所述上膜的四角各具备一个气囊、一个上通孔;沿垂直于上膜平面的视角,所述气囊呈L形,所述气囊凸起于上膜表面,所述气囊与上膜的边沿由若干个外圆角和一个内圆角构成,所述内圆角朝向上膜的中心点,所述上通孔位于内圆角与上膜的中心点的连线上;下膜,贴附在玻璃面板的下表面上,所述下膜的竖向投影与上膜重合,所述上膜与下膜贴合后,所述下膜具备与上通孔重合的下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玻璃面板的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上表面为曲面,所述气囊的下表面与上膜的下表面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玻璃面板的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孔与气囊的内圆角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玻璃面板的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膜的下表面凸起有气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坤吴坤深胡刘义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弈宇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