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羧甲基纤维素钠成品储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566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羧甲基纤维素钠成品储存装置,包括桶体、盖子、通气孔、排放主体和抽动主体,所述盖子插接在桶体的上端,所述通气孔开设在盖子的上端,所述排放主体插接在桶体的后端下部,所述抽动主体插接在排放主体的侧端,所述排放主体包括第一密封垫、第一塞子、第一硬管、第二密封垫、第二塞子、套筒、第二硬管和第三硬管,所述第一密封垫的内侧端固定连接在第三硬管的上部外侧端,所述第一塞子支撑安装在第一密封垫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糊胶需要将容器的盖子打开再进行取用,过程繁杂,且导致羧甲基纤维素钠糊胶大面积与空气接触,容易造成对羧甲基纤维素钠糊胶的污染的问题。

A Storage Device for 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Produc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sodium product storag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rrel body, a lid, an air vent, a discharge body and a pumping body. The cover is insert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barrel body, the air vent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lid, the discharge body is insert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back end of the barrel body, the pumping body is inserted at the side end of the discharge body, and the discharge body includes the first end. The first gasket, the first plug, the first hard pipe, the second gasket, the second plug, the sleeve, the second hard pipe and the third hard pipe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end of the first gasket at the upper and outer end of the third hard pipe, and the first plug support is install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gasket.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paste needs to open the lid of the container for reuse, the process is complicated, and causes the large area of the 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paste to contact with the air, which easily causes the pollution of the 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p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羧甲基纤维素钠成品储存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羧甲基纤维素钠成品储存装置。
技术介绍
羧甲基纤维素钠是白色纤维状或颗粒状粉末,无臭,无味,有吸湿性,不溶于有机溶剂,是当今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用量最大的纤维素种类。在食品工业中用作增稠剂,医药工业中用作药物载体,日用化学工业中用作黏结剂、抗再沉凝剂,印染工业中用作上浆剂和印花糊料的保护胶体等,在石油化工中可作为采油压裂液成分。通常需要将羧甲基纤维素钠直接与水混合,配制成糊状胶液后储存备用。在配置羧甲基纤维素钠糊胶时,先在带有搅拌装置的配料缸内加入一定量的干净的水,在开启搅拌装置的情况下,将羧甲基纤维素钠缓慢均匀地撒到配料缸内,不停搅拌,使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水完全融合、羧甲基纤维素钠能够充分溶化。配置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糊胶需要储存备用,而现有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糊胶多数存放在陶瓷、玻璃、塑料、木制等类型的容器中,在使用时需要将容器的盖子打开,再进行取用,过程繁杂,且导致羧甲基纤维素钠糊胶大面积与空气接触,容易造成对羧甲基纤维素钠糊胶的污染,所以急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新型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羧甲基纤维素钠成品储存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羧甲基纤维素钠成品储存装置,包括桶体、盖子、通气孔、排放主体和抽动主体,所述盖子插接在桶体的上端,所述通气孔开设在盖子的上端,所述排放主体插接在桶体的后端下部,所述抽动主体插接在排放主体的侧端,所述排放主体包括第一密封垫、第一塞子、第一硬管、第二密封垫、第二塞子、套筒、第二硬管和第三硬管,所述第一密封垫的内侧端固定连接在第三硬管的上部外侧端,所述第一塞子支撑安装在第一密封垫的上端,所述第一硬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密封垫远离第一塞子的上端,所述第一硬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密封垫的下端,所述第二塞子支撑安装在第二密封垫的上端,所述套筒固定连接在第二密封垫远离第二塞子的上端,所述第二硬管插接在套筒的后端,所述抽动主体包括把手、活塞、第三密封垫和第四硬管,所述活塞固定连接在把手的侧端,所述把手插接在第三密封垫的内侧端,所述第三密封垫固定连接在第四硬管的侧端。优选的,所述第一塞子和第二塞子结构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三硬管的前端相适配插接在桶体的下部最底端,所述第四硬管远离第三密封垫的侧端相适配插接在第一硬管的侧端。优选的,所述桶体、第三硬管、第一硬管、套筒、第二硬管和第四硬管内部相贯通。优选的,所述活塞的直径与第四硬管的内径相同,所述把手的直径与第三密封垫的内径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三硬管通过第一密封垫、第一硬管、第二密封垫和套筒与第二硬管进行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气孔的设置使桶体的内部与外界大气压相连通,防止了桶体内部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糊胶从第二硬管内部排出后造成桶体内部气压降低,导致后续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糊胶从第二硬管内部排出困难,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的设置使第三硬管、第一硬管和套筒内部密封,保证了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糊胶顺利从第二硬管内部排出,把手的设置方便了使用者通过拉动把手带动活塞在第四硬管内部滑动,桶体、第三硬管、第一硬管、套筒、第二硬管和第四硬管内部相贯通,方便了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糊胶从桶体的内部经过第三硬管、第一硬管、第四硬管和套筒从第二硬管内部排出,活塞的直径与第四硬管的内径相同,所述把手的直径与第三密封垫的内径相同,方便了使用者在拉动把手带动活塞在第四硬管内部滑动时保证第四硬管内部的密封,第三硬管通过第一密封垫、第一硬管、第二密封垫和套筒与第二硬管进行固定连接,使第三硬管、第一密封垫、第一硬管、第二密封垫、套筒和第二硬管成为一个整体,提高了排放主体的稳固性,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更好的满足使用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排放主体结构拆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抽动主体结构拆分示意图。图中:1-桶体、2-盖子、3-通气孔、4-排放主体、5-抽动主体、6-第一密封垫、7-第一塞子、8-第一硬管、9-第二密封垫、10-第二塞子、11-套筒、12-第二硬管、13-第三硬管、14-把手、15-活塞、16-第三密封垫、17-第四硬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羧甲基纤维素钠成品储存装置,包括桶体1、盖子2、通气孔3、排放主体4和抽动主体5,盖子2插接在桶体1的上端,通气孔3开设在盖子2的上端,通气孔3的设置使桶体1的内部与外界大气压相连通,防止了桶体1内部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糊胶从第二硬管12内部排出后造成桶体1内部气压降低,导致后续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糊胶从第二硬管12内部排出困难,排放主体4插接在桶体1的后端下部,抽动主体5插接在排放主体4的侧端,排放主体4包括第一密封垫6、第一塞子7、第一硬管8、第二密封垫9、第二塞子10、套筒11、第二硬管12和第三硬管13,第一密封垫6的内侧端固定连接在第三硬管13的上部外侧端,第一塞子7支撑安装在第一密封垫6的上端,第一硬管8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密封垫6远离第一塞子7的上端,第一硬管8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密封垫9的下端,第二塞子10支撑安装在第二密封垫9的上端,套筒11固定连接在第二密封垫9远离第二塞子10的上端,第二硬管12插接在套筒11的后端,第一密封垫6和第二密封垫9的设置使第三硬管13、第一硬管8和套筒11内部密封,保证了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糊胶顺利从第二硬管12内部排出,抽动主体5包括把手14、活塞15、第三密封垫16和第四硬管17,活塞15固定连接在把手14的侧端,把手14插接在第三密封垫16的内侧端,第三密封垫16固定连接在第四硬管17的侧端,把手14的设置方便了使用者通过拉动把手14带动活塞15在第四硬管17内部滑动。第一塞子7和第二塞子10结构相同,第三硬管13的前端相适配插接在桶体1的下部最底端,第四硬管17远离第三密封垫16的侧端相适配插接在第一硬管8的侧端,桶体1、第三硬管13、第一硬管8、套筒11、第二硬管12和第四硬管17内部相贯通,方便了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糊胶从桶体1的内部经过第三硬管13、第一硬管8、第四硬管17和套筒11从第二硬管12内部排出,活塞15的直径与第四硬管17的内径相同,把手14的直径与第三密封垫16的内径相同,方便了使用者在拉动把手14带动活塞15在第四硬管17内部滑动时保证第四硬管17内部的密封,第三硬管13通过第一密封垫6、第一硬管8、第二密封垫9和套筒11与第二硬管12进行固定连接,使第三硬管13、第一密封垫6、第一硬管8、第二密封垫9、套筒11和第二硬管12成为一个整体,提高了排放主体4的稳固性,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工作原理:将羧甲基纤维素钠直接与水混合,配制成糊状胶液后放置在桶体1的内部,盖上盖子2进行储存备用,在需要使用羧甲基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羧甲基纤维素钠成品储存装置,包括桶体(1)、盖子(2)、通气孔(3)、排放主体(4)和抽动主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2)插接在桶体(1)的上端,所述通气孔(3)开设在盖子(2)的上端,所述排放主体(4)插接在桶体(1)的后端下部,所述抽动主体(5)插接在排放主体(4)的侧端,所述排放主体(4)包括第一密封垫(6)、第一塞子(7)、第一硬管(8)、第二密封垫(9)、第二塞子(10)、套筒(11)、第二硬管(12)和第三硬管(13),所述第一密封垫(6)的内侧端固定连接在第三硬管(13)的上部外侧端,所述第一塞子(7)支撑安装在第一密封垫(6)的上端,所述第一硬管(8)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密封垫(6)远离第一塞子(7)的上端,所述第一硬管(8)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密封垫(9)的下端,所述第二塞子(10)支撑安装在第二密封垫(9)的上端,所述套筒(11)固定连接在第二密封垫(9)远离第二塞子(10)的上端,所述第二硬管(12)插接在套筒(11)的后端,所述抽动主体(5)包括把手(14)、活塞(15)、第三密封垫(16)和第四硬管(17),所述活塞(15)固定连接在把手(14)的侧端,所述把手(14)插接在第三密封垫(16)的内侧端,所述第三密封垫(16)固定连接在第四硬管(17)的侧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羧甲基纤维素钠成品储存装置,包括桶体(1)、盖子(2)、通气孔(3)、排放主体(4)和抽动主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2)插接在桶体(1)的上端,所述通气孔(3)开设在盖子(2)的上端,所述排放主体(4)插接在桶体(1)的后端下部,所述抽动主体(5)插接在排放主体(4)的侧端,所述排放主体(4)包括第一密封垫(6)、第一塞子(7)、第一硬管(8)、第二密封垫(9)、第二塞子(10)、套筒(11)、第二硬管(12)和第三硬管(13),所述第一密封垫(6)的内侧端固定连接在第三硬管(13)的上部外侧端,所述第一塞子(7)支撑安装在第一密封垫(6)的上端,所述第一硬管(8)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密封垫(6)远离第一塞子(7)的上端,所述第一硬管(8)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密封垫(9)的下端,所述第二塞子(10)支撑安装在第二密封垫(9)的上端,所述套筒(11)固定连接在第二密封垫(9)远离第二塞子(10)的上端,所述第二硬管(12)插接在套筒(11)的后端,所述抽动主体(5)包括把手(14)、活塞(15)、第三密封垫(16)和第四硬管(17),所述活塞(15)固定连接在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岭魏旭鉴传侠李亚车忠宝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峰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