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升降机构及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5566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升降机构及自行车,该座椅升降机构包括主车架;在主车架前段的前端部附近设有用于安装车架上管的第一圆孔;在车架上管的前端部设有装入所述第一圆孔的转轴;在主车架前段的后部设有避震取付;在车架上管的后段前部设有装入滑块的滑槽;在所述滑块和所述避震取付之间设有避震器;该自行车包括该座椅升降机构;由于采用了转轴、滑块、滑槽,达到了调节方便的目的。

A Seat Lifting Mechanism and Bicy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at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bicycl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frame; a first round hole for installing the upper tube of the frame is arranged near the front end of the front section of the main frame; a rotary shaft for installing the first round hole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upper tube of the frame; a shock absorber is arranged at the back of the front section of the main frame; and a sliding device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section of the upper tube of the frame. The bicycle includes a seat lifting mechanism, and the purpose of convenient adjustment is achieved by adopting a rotating shaft, a slider and a sliding gro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升降机构及自行车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升降机构及自行车。
技术介绍
目前的自行车座管一般为上下调节;避震器都垂直设置;无法改变避震器的角度进行调节;出现了调节方式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座椅升降机构,以解决在现有技术中调节方式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座椅升降机构,包括主车架;所述主车架由主车架前段和主车架后段组成;所述主车架前段与所述主车架后段呈钝角展开;在所述主车架前段的前端部附近设有用于安装车架上管的第一圆孔;所述车架上管由车架上管前段和车架上管后段组成;所述车架上管前段与所述车架上管后段呈小于所述主车架的钝角展开;所述车架上管的总长度小于所述主车架的总长度;在所述车架上管的前端部设有装入所述第一圆孔的转轴;在所述主车架前段的后部设有避震取付;在所述车架上管的后段前部设有装入滑块的滑槽;在所述滑块和所述避震取付之间设有避震器。进一步地,在所述滑块上设有第二圆孔;在所述滑槽的上部向下穿入侧剖面呈丁字型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由圆形挡片和内螺纹管组成;螺杆从所述滑块的下部穿过所述第二圆孔锁紧到所述内螺纹管中。进一步地,所述圆形挡片的直径大于所述滑槽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内螺纹管的外直径小于所述滑槽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下部设有搓板状的下齿面;在所述滑块的上部设有与所述下齿面相对应的搓板状上齿面。进一步地,在所述滑块的上部还设有伸入所述滑槽用于导向的第一导滑块、第二导滑块。进一步地,在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二圆孔之间还设有用于防滑的华司。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的下部设有带孔的第一耳片、第二耳片;第一螺丝经所述第一耳片、所述避震器的上端孔、所述第二耳片、第二螺母将所述滑块与所述避震器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避震取付由带孔的第三耳片、第四耳片组成;第二螺丝经所述第三耳片、所述避震器的下端孔、所述第四耳片、第三螺母将所述避震器与所述主车架固定。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座椅升降机构的自行车,其包括上述座椅升降机构。在本技术提供的座椅升降机构中,由于采用了转轴、滑块、滑槽,达到了调节方便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座椅升降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座椅升降机构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座椅升降机构在避震器处于垂直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座椅升降机构在避震器处于倾斜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车架上管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自行车在避震器处于垂直状态的整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自行车在避震器处于倾斜状态的整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座椅升降机构,包括主车架;所述主车架由主车架前段和主车架后段组成;所述主车架前段与所述主车架后段呈钝角展开;在所述主车架前段的前端部附近设有用于安装车架上管的第一圆孔;所述车架上管由车架上管前段和车架上管后段组成;所述车架上管前段与所述车架上管后段呈小于所述主车架的钝角展开;所述车架上管的总长度小于所述主车架的总长度;在所述车架上管的前端部设有装入所述第一圆孔的转轴;在所述主车架前段的后部设有避震取付;在所述车架上管的后段前部设有装入滑块的滑槽;在所述滑块和所述避震取付之间设有避震器。在本技术提供的座椅升降机构中,由于采用了转轴、滑块、滑槽,达到了调节方便的目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一种座椅升降机构,包括主车架1;主车架1由主车架前段2和主车架后段3组成;主车架前段2与主车架后段3呈钝角展开;在主车架前段2的前端部附近设有用于安装车架上管4的第一圆孔5;车架上管4由车架上管前段6和车架上管后段7组成;车架上管前段6与车架上管后段7呈小于主车架1的钝角展开;车架上管4的总长度小于主车架1的总长度;在车架上管4的前端部设有装入第一圆孔5的转轴8;在主车架前段2的后部设有避震取付9;在车架上管4的后段前部设有装入滑块10的滑槽11;在滑块10和避震取付9之间设有避震器12;在避震取付9(shockmount;也叫防震安装支架)、避震器12和滑块10的作用下,车架上管4就以转轴8为圆心支点,达到上下减震的效果;同时采用滑槽11可以使滑块10安装方便;也产生了不但可以垂直减震,也能斜向减震的效果;进而达到了调节方便的目的。进一步地,在滑块10上设有第二圆孔13;在滑槽11的上部向下穿入侧剖面呈丁字型的第一螺母14;第一螺母14由圆形挡片15和内螺纹管16组成;螺杆17从滑块10的下部穿过第二圆孔13锁紧到内螺纹管16中;这样就达到了把滑块10固定到滑槽11上的目的。进一步地,圆形挡片15的直径大于滑槽11的宽度;这样就保证了第一螺母14就不会从滑槽11中滑出。进一步地,内螺纹管16的外直径小于滑槽11的宽度;这样就保证了第一螺母14能可靠地通过螺杆17把滑块10固定住;同时要求第一螺母14的圆形挡片15和内螺纹管16连接强度要好,才能保证剪切力、抗拉力不至于将第一螺母14折断。进一步地,滑槽11的下部设有搓板状的下齿面18;在滑块10的上部设有与下齿面18相对应的搓板状上齿面19;这样就可以通过调节上齿面19和下齿面18的啮合位置来达到改变滑块10的前后位置,进而达到调节避震器12的倾斜角度的目的;这样就可以产生避震器12不但可以上下避震,也可以斜向避震的效果;可以根据不同的骑行姿势来灵活调节。进一步地,在滑块10的上部还设有伸入滑槽11用于导向的第一导滑块20、第二导滑块21;这就可以方便地把滑块10安装到滑槽11中,同时也改善了滑块10的受力强度。进一步地,在螺杆17与第二圆孔13之间还设有用于防滑的华司22;华司22(springwasher;弹簧垫片的俗称)可以保证螺杆17不容易在震动中脱出。进一步地,滑块10的下部设有带孔的第一耳片23、第二耳片24;第一螺丝25经第一耳片23、避震器12的上端孔、第二耳片24、第二螺母26将滑块10与避震器12固定;这样就达到了把滑块10固定到避震器12上端孔的目的。进一步地,避震取付9由带孔的第三耳片27、第四耳片28组成;第二螺丝29经第三耳片27、避震器12的下端孔、第四耳片28、第三螺母30将避震器12与主车架1固定;这样就达到了把避震器12可靠地固定在主车架1上的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座椅升降机构的自行车,其包括上述座椅升降机构。总之,本技术由于采用了转轴、滑块、滑槽,达到了调节方便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车架;所述主车架由主车架前段和主车架后段组成;所述主车架前段与所述主车架后段呈钝角展开;在所述主车架前段的前端部附近设有用于安装车架上管的第一圆孔;所述车架上管由车架上管前段和车架上管后段组成;所述车架上管前段与所述车架上管后段呈小于所述主车架的钝角展开;所述车架上管的总长度小于所述主车架的总长度;在所述车架上管的前端部设有装入所述第一圆孔的转轴;在所述主车架前段的后部设有避震取付;在所述车架上管的后段前部设有装入滑块的滑槽;在所述滑块和所述避震取付之间设有避震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车架;所述主车架由主车架前段和主车架后段组成;所述主车架前段与所述主车架后段呈钝角展开;在所述主车架前段的前端部附近设有用于安装车架上管的第一圆孔;所述车架上管由车架上管前段和车架上管后段组成;所述车架上管前段与所述车架上管后段呈小于所述主车架的钝角展开;所述车架上管的总长度小于所述主车架的总长度;在所述车架上管的前端部设有装入所述第一圆孔的转轴;在所述主车架前段的后部设有避震取付;在所述车架上管的后段前部设有装入滑块的滑槽;在所述滑块和所述避震取付之间设有避震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块上设有第二圆孔;在所述滑槽的上部向下穿入侧剖面呈丁字型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由圆形挡片和内螺纹管组成;螺杆从所述滑块的下部穿过所述第二圆孔锁紧到所述内螺纹管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挡片的直径大于所述滑槽的宽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升降机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贝奇儿童用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