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I人工智能平台的便携式免散瞳眼底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5422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AI人工智能平台的便携式免散瞳眼底相机,包括:主成像光路系统,用以将辅助照明光源的光线传播至眼底组织,并且收集眼底组织的反射光线;辅助照明光路系统,用以为主成像光路系统提供照明;引导固视光路系统,用以在主成像光路系统中形成固视灯引导图;感光元件,用以将主成像光路系统收集到的眼底反射光信号转换为影像信息;AI人工智能硬件处理平台,用以图像数据处理、智能检测、诊断;移动通信系统,用以进行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的高速数据传输及采集数据的地域信息自动定位;电源系统,用以给眼底相机供电及蓄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快速、准确筛查的目的,有效降低杂散光、鬼影,以提供高质量的眼底图像。

A Portable Pupil-Free Fundus Camera Based on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latfor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rtable pupil-free fundus camera based on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latform, which includes: a main imaging optical path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light from an auxiliary illumination source to fundus tissue and collecting reflected light from fundus tissue; an auxiliary lighting optical path system for providing illumination for the main imaging optical path system; and a guiding fixed-vision optical path system for the main imaging optical path system. Fixed-light guide map is formed in the system; photosensitive elements are used to convert the reflected light signals collected by the main imaging optical system into image information;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rdware processing platform is used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intelligent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used for high-speed data transmission at any time and at any place and for automatic location of the collected data;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power supply and storage of fundus camera.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purpose of rapid and accurate screening, effectively reduces stray light and ghost, and provides high quality fundus im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AI人工智能平台的便携式免散瞳眼底相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眼科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基于AI人工智能平台的便携式免散瞳眼底相机。
技术介绍
便携式眼底相机是用来观察眼底的检视、诊断工具,用以观测视网膜、视盘、血管分布等是否存在异常,是在医院科室、基层社区、学校进行大规模、快速眼底疾病筛查的重要设备。现有的眼底相机进行眼底疾病筛查的一般流程是由筛查人员现场采集数据,并现场由具备专业知识的医生进行诊断或者需将采集的数据提交至医院,由具备专业知识的医生进行滞后诊断。这种方式具有如下缺陷:(1)在专业医师资源严重短缺并且需要大规模快速筛查情况下,耗时较长,时效性不好,实际实施起来变得异常困难;(2)不能及时的进行筛查数据采集,不具备完善的数据库,综合信息不科学、不合理、不全面;(3)具有杂散光、鬼影,眼底图像不高。综上所述,对这种便携式的眼底疾病筛查设备,如何能够高效的、及时的进行筛查数据采集、诊断是目前亟需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AI人工智能平台的便携式免散瞳眼底相机,采用便携式、可移动的AI人工智能硬件平台,在医院科室、基层社区、学校进行大规模、快速眼底疾病筛查时,可以现场、实时的采集数据并自动提供诊断结果,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快速、准确筛查的目的,进一步的,有效降低杂散光、鬼影,以提供高质量的眼底图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基于AI人工智能平台的便携式免散瞳眼底相机,包括:主成像光路系统,用以将辅助照明光源的光线传播至眼底组织,并且收集眼底组织的反射光线;辅助照明光路系统,用以为主成像光路系统提供照明;引导固视光路系统,用以在主成像光路系统中形成固视灯引导图;感光元件,用以将主成像光路系统收集到的眼底反射光信号转换为影像信息;AI人工智能硬件处理平台,用以图像数据处理、智能检测、诊断;移动通信系统,用以进行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的高速数据传输及采集数据的地域信息自动定位;电源系统,用以给眼底相机供电及蓄电。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成像光路系统包括沿着主成像光路系统光轴依次设置的接目物镜、焦平面、后透镜组、手动/自动调焦组件。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辅助照明光路系统包括白光光源组件与红光光源组件,所述白光光源组件经过第一分光镜将白光光源提供至主成像光路系统中,红光光源组件依次经过第二分光镜、第一分光镜将红光光源提供至主成像光路系统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白光光源组件包括同光轴依次设置的闪光灯组件、闪光灯透镜组、闪光灯板。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红光光源组件包括同光轴依次设置的红外灯组件、红外灯透镜组、红外灯板。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引导固视光路系统包括同光轴依次设置的固视灯组件、固视灯透镜组、固视灯板,且引导固视光路系统依次经过第四分光镜、第三分光镜、第二分光镜、第一分光镜在主成像光路系统中形成固视灯引导图。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AI人工智能硬件处理平台包括中央处理器以及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图形处理器、存储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器,所述图形处理器与存储模块相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移动通讯模块以及与移动通讯模块相连接的射频天线,所述移动通讯模块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手动操控系统,用以手动调焦及拍照操作。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与图形处理器相连接的显示触控系统,用以显示影像、检测结果,并可通过触摸显示屏对筛查仪进行操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便携式、可移动的AI人工智能硬件平台,在医院科室、基层社区、学校进行大规模、快速眼底疾病筛查时,可以现场、实时的采集数据并自动提供诊断结果,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快速、准确筛查的目的,进一步的,有效降低杂散光、鬼影,以提供高质量的眼底图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电路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基于AI人工智能平台的便携式免散瞳眼底相机,包括:主成像光路系统,用以将辅助照明光源的光线传播至眼底2组织,并且收集眼底2组织的反射光线;辅助照明光路系统,用以为主成像光路系统提供照明;引导固视光路系统,用以在主成像光路系统中形成固视灯引导图;感光元件10,用以将主成像光路系统收集到的眼底2反射光信号转换为影像信息;AI人工智能硬件处理平台11,用以图像数据处理、智能检测、诊断;移动通信系统12,用以进行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的高速数据传输及采集数据的地域信息自动定位;电源系统15,用以给眼底相机供电及蓄电。进一步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AI人工智能硬件处理平台11可以采用美国高通公司的骁龙600,800系列平台产品,中国台湾联发科公司的P20,X20系列平台产品。具体的,所述主成像光路系统包括沿着主成像光路系统光轴3依次设置的接目物镜4、焦平面5、后透镜组7、手动/自动调焦组件8。更为具体的,所述手动/自动调焦组件8包括手动对焦组件或自动对焦组件,用以找到最清晰抓图位置;所述手动对焦组件包括同光轴的调焦透镜组9、感光元件10,通过在调焦透镜组9上设置有手动调焦装置(图中并未示出)来实现对焦;所述自动对焦组件包括同光轴的调焦透镜组9、感光元件10,通过在调焦透镜组9外设置有调焦马达27来实现对焦。具体的,所述辅助照明光路系统包括白光光源组件与红光光源组件,所述白光光源组件经过第一分光镜6将白光光源提供至主成像光路系统中,红光光源组件依次经过第二分光镜16、第一分光镜6将红光光源提供至主成像光路系统中。其中辅助照明光路系统用以为主成像光路系统提供照明,使得眼底2处照明均匀良好。更为具体的,所述白光光源组件包括同光轴依次设置的闪光灯组件17、闪光灯透镜组18、闪光灯板19。更为具体的,所述红光光源组件包括同光轴依次设置的红外灯组件24、红外灯透镜组25、红外灯板26。具体的,所述引导固视光路系统包括同光轴依次设置的固视灯组件21、固视灯透镜组22、固视灯板23,且引导固视光路系统依次经过第四分光镜20、第三分光镜28、第二分光镜16、第一分光镜6在主成像光路系统中形成固视灯引导图。其中所述引导固视光路系统的固视灯组件21产生的光源可为红色或绿色或蓝色光源,用以将固视灯组件21在主成像光路系统中形成固视灯引导图,引导被观察者1观察不同方位的固视灯组件21,进而可抓拍到眼底2不同部位的图。具体的,所述AI人工智能硬件处理平台11包括中央处理器以及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的图形处理器、存储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器,所述图形处理器与存储模块相连接。进一步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AI人工智能硬件处理平台11中的中央处理器可以采用KryoquadCPU,图形处理器可采用AdrenoGPU,存储模块可采用UFS存储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器可采用HexagorDSP。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AI人工智能硬件处理平台11可以内置本领域公知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诊断算法及智能检测算法,用以图像数据处理、智能检测、诊断。具体的,所述移动通信系统12包括移动通讯模块以及与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AI人工智能平台的便携式免散瞳眼底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成像光路系统,用以将辅助照明光源的光线传播至眼底组织,并且收集眼底组织的反射光线;辅助照明光路系统,用以为主成像光路系统提供照明;引导固视光路系统,用以在主成像光路系统中形成固视灯引导图;感光元件,用以将主成像光路系统收集到的眼底反射光信号转换为影像信息;AI人工智能硬件处理平台,用以图像数据处理、智能检测、诊断;移动通信系统,用以进行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的高速数据传输及采集数据的地域信息自动定位;电源系统,用以给眼底相机供电及蓄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I人工智能平台的便携式免散瞳眼底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成像光路系统,用以将辅助照明光源的光线传播至眼底组织,并且收集眼底组织的反射光线;辅助照明光路系统,用以为主成像光路系统提供照明;引导固视光路系统,用以在主成像光路系统中形成固视灯引导图;感光元件,用以将主成像光路系统收集到的眼底反射光信号转换为影像信息;AI人工智能硬件处理平台,用以图像数据处理、智能检测、诊断;移动通信系统,用以进行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的高速数据传输及采集数据的地域信息自动定位;电源系统,用以给眼底相机供电及蓄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人工智能平台的便携式免散瞳眼底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成像光路系统包括沿着主成像光路系统光轴依次设置的接目物镜、焦平面、后透镜组、手动/自动调焦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人工智能平台的便携式免散瞳眼底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照明光路系统包括白光光源组件与红光光源组件,所述白光光源组件经过第一分光镜将白光光源提供至主成像光路系统中,红光光源组件依次经过第二分光镜、第一分光镜将红光光源提供至主成像光路系统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AI人工智能平台的便携式免散瞳眼底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光光源组件包括同光轴依次设置的闪光灯组件、闪光灯透镜组、闪光灯板。5.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海涛刘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重明鸟苏州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