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液循环再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3501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浆液循环再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湿浆回收池、若干个沉淀池、以及清水池,所述湿浆回收池中设置有可提升的滤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湿浆回收池用于接收造浆、制湿胚的废水,并利用滤篮初步回收浆料,然后通过多级静置沉淀,最后在清水池中获得满足造浆要求的回收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效果明显,浆料和水的回收利用率高,而且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推广。

Slurry recycl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lurry recycl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sequentially connected wet slurry recovery tank, several sedimentation tanks and a clear water tank, in which a liftable filter basket is arranged. The wet slurry recovery tank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to receive waste water from pulping and wet embryo production, and preliminarily recover slurry by using a filter basket, and then through multi-stage static precipitation, the recycled water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pulping is finally obtained in the clean water tank; the utility model has obvious effect, high recovery utilization ratio of slurry and water, and has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and is convenient for popula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浆液循环再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密封材料制作
,具体涉及到一种浆液循环再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密封材料的传统水法制造工艺造包括造浆、制湿胚、干燥等步骤,在造浆过程中会消耗大量水,在制湿胚时又会产生大量包含有浆料的废水。通常,采用静置的方式可以分离出废水中的浆料,然后进行重复利用,但由于废水静置需要较长的时间,而静置罐中浆料的取用不便、静置罐的容量也有限,因此静置法一般只用于辅助,更多情况下,制湿胚的废水要么经专业设备作无害处理,要么直接排放,前者成本居高不下,后者环境污染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密封材料制备过程中原材料利用率并降低环境污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的浆液循环再利用系统。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浆液循环再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湿浆回收池、若干个沉淀池、以及清水池,所述湿浆回收池中设置有可提升的滤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湿浆回收池用于接收造浆、制湿胚的废水,并利用滤篮初步回收浆料,然后通过多级静置沉淀,最后在清水池中获得满足造浆要求的回收水;本技术效果明显,浆料和水的回收利用率高,而且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推广。优选的:包括一个设置在地面的循环水池,所述循环水池被隔板分割成按2x4布置的8个小池,其中一端的两个小池分别为所述湿浆回收池与清水池,其余6个小池为所述沉淀池,所述循环水池中的水流方向呈U形,始于所述湿浆回收池、终于所述清水池。优选的:所述隔板上方设有缺口,作为相邻小池间的溢流通道。优选的:所述缺口的下沿水流方向逐渐降低。优选的:同一个所述小池的两个所述缺口设置在对角线位置。优选的:所述滤篮为斜底,且斜底迎向水流方向。优选的:所述滤篮的两侧设提升吊耳、较深的一侧设倾斜吊耳。优选的:所有所述隔板的铺设有走道。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滤篮提升时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滤篮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省略走道。湿浆回收池1、沉淀池2、清水池3、滤篮4、隔板5、缺口6、走道7、斜底401、提升吊耳402、倾斜吊耳40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一种浆液循环再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湿浆回收池1、若干个沉淀池2、以及清水池3,所述湿浆回收池1中设置有可提升的滤篮4。本实施例的湿浆回收池1用于接收造浆、制湿胚的废水,并利用滤篮4初步回收浆料,然后通过多级静置沉淀,最后在清水池3中获得满足造浆要求的回收水;本技术效果明显,浆料和水的回收利用率高,而且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推广。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包括一个设置在地面的循环水池,所述循环水池被隔板5分割成按2x4布置的8个小池,其中一端的两个小池分别为所述湿浆回收池1与清水池3,其余6个小池为所述沉淀池2,所述循环水池中的水流方向呈U形,始于所述湿浆回收池1、终于所述清水池3。本实施例结构占地面小,而且沉淀池2的级数多,沉淀效果好,水流速度也易于控制。沉淀池2中的沉淀物可定期清理,补充为造浆的原材料。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隔板5上方设有缺口6,作为相邻小池间的溢流通道。本实施例采用溢流口的结构作为小池间的通道,使得浆液只有上次较清的液体进入下一阶段,以保证良好的静置效果。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缺口6的下沿水流方向逐渐降低。本实施例结构,使每个小池中的液面依次降低,能避免浆液回流引起的絮流,以保证沉淀池2的静置沉淀效果。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同一个所述小池的两个所述缺口6设置在对角线位置。本实施例结构增加了浆液的流动距离,间接增加了静置时间,提升了静置效果。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滤篮4为斜底401,且斜底迎向水流方向。本实施例结构能提高滤篮的浆料回收效果。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滤篮4的两侧设提升吊耳402、较深的一侧设倾斜吊耳403。本实施例的提升吊耳402、倾斜吊耳403配合吊机使用,提升吊耳402用于提升,倾斜吊耳403用于使滤篮4倾斜便于取料。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有所述隔板5的铺设有走道7。本实施例结构的走道7方便对不同小池中的水质进行检视,如果小池尺寸较大时,也便于在不同位置捞料。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例。而这些属于本技术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浆液循环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湿浆回收池(1)、若干个沉淀池(2)、以及清水池(3),所述湿浆回收池(1)中设置有可提升的滤篮(4);包括一个设置在地面的循环水池,所述循环水池被隔板(5)分割成按2x4布置的8个小池,其中一端的两个小池分别为所述湿浆回收池(1)与清水池(3),其余6个小池为所述沉淀池(2),所述循环水池中的水流方向呈U形,始于所述湿浆回收池(1)、终于所述清水池(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浆液循环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湿浆回收池(1)、若干个沉淀池(2)、以及清水池(3),所述湿浆回收池(1)中设置有可提升的滤篮(4);包括一个设置在地面的循环水池,所述循环水池被隔板(5)分割成按2x4布置的8个小池,其中一端的两个小池分别为所述湿浆回收池(1)与清水池(3),其余6个小池为所述沉淀池(2),所述循环水池中的水流方向呈U形,始于所述湿浆回收池(1)、终于所述清水池(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液循环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5)上方设有缺口(6),作为相邻小池间的溢流通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全波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市新晟密封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