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舌侧矫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4891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舌侧矫治器,至少包括前牙托槽和弓丝;其中,所述前牙托槽包括一与前牙弓粘结的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的托槽本体,所述托槽本体与下牙接触的一侧形成前牙平面导板,所述弓丝穿过所述托槽本体固定所述前牙托槽至前牙舌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舌侧矫治器,根据患者牙齿舌面形态,绘制个性化底板,与患者的舌面牙齿高度吻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咬合过程中,下牙与前牙托槽为面接触,避免咬合干扰,使得前牙咬合精确稳定,同时能够产生压低下前牙的矫治力,有利于深覆合深覆盖的矫治。抗倾斜翼增加了弓丝入槽后冠根向移动受限制的长度,有效弥补了垂直槽沟对前牙轴倾控制不佳的弱点。

A lingual applian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ingual orthodontic appliance, which comprises at least an anterior bracket and an arch wire, wherein the anterior bracket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bonded with the anterior arch, and is located on the bracket body on the bottom plate. The bracket body and the side contacted by the lower teeth form an anterior teeth plane guide plate, and the arch wire passes through the bracket body to fix the anterior bracket to the lingual surface of the anterior teeth. The lingual orthodontic applian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draws a personalized bottom plate according to the lingual shape of the patient's teeth, which is highly anastomosed with the patient's lingual teeth and improves the patient's comfort. In the process of occlusion, the lower teeth contact with the bracket of the anterior teeth face-to-face, avoiding occlusal interference, making the anterior teeth occlusion accurate and stable, and generating the orthodontic force of depressed anterior teeth,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treatment of deep overbite and deep overbite. The anti-tilt wing increases the length of the crown and root movement restricted after the arch wire enters the groove, which effectively compensates for the weakness of the vertical groove in controlling the anterior teeth axis ti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舌侧矫治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舌侧矫治器,尤其涉及一种带平面导板的舌侧矫治器。
技术介绍
正畸治疗是通过矫治器朝特定方向移动牙齿以达到矫正牙列不齐的目的。矫治器按照固定的牙齿位置,可以分为唇侧矫治器和舌侧矫治器。传统的唇侧矫治器固定在牙齿外表面,唇侧矫治器技术相对比较成熟,由于固定在牙齿外表面,操作相对也比较方便,但在矫正过程中,矫治器会暴露在外界视野中,对患者的美观造成较大影响。随着近年来CAD/CAM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设计在牙齿内侧面的舌侧矫治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治疗。虽然目前舌侧托槽均是数字化的个性化设计和制作,但托槽主体结构主要是参考3M公司Incognito的设计。西方人群前牙呈铲状,并且较直立,所以上前牙的舌侧托槽通常不会影响咬合。但是国内人群前牙的边缘嵴较明显,并且深覆合与深覆盖的比例较高,下颌切牙通常首先与上颌的舌侧托槽有咬合接触,对患者的咬合影响较大,也影响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通过将前牙托槽设计成个性化咬合板的形式,根据每位患者初始咬合确定托槽咬合板的位置,使得前牙咬合精确稳定,与初始咬合匹配,且将下牙齿与托槽之间的点接触转变成面接触,让患者在佩戴过程中更加舒适。本技术提供的舌侧矫治器,至少包括前牙托槽和弓丝;其中,所述前牙托槽包括一与前牙弓粘结的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的托槽本体,所述托槽本体与下牙接触的一侧形成前牙平面导板,用于弓丝穿过所述托槽本体固定所述前牙托槽至前牙舌面上。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舌侧矫治器还包括结扎丝或结扎圈,所述托槽本体上还固定连接有一结扎固定件,所述弓丝穿过所述结扎固定件固定所述前牙托槽至前牙舌侧面上,所述托槽本体与所述结扎固定件之间设有结扎沟,所述结扎丝或结扎圈绕过所述结扎下翼套设在所述结扎沟上,以固定所述弓丝。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结扎固定件包括由垂直沟槽分隔成的结扎上翼和结扎下翼,所述结扎上翼、结扎下翼与所述底板围成一U型结构,所述弓丝穿过所述垂直沟槽固定所述前牙托槽至前牙舌面上。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垂直沟槽的开口方向朝向牙齿的冠方,其中所述冠方与牙齿的龈部相对。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结扎上翼的自由面与所述前牙平面导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增大下牙与所述前牙托槽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结扎下翼为包含四个弧形角的板状结构,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托槽本体上还设有抗倾斜翼,所述抗倾斜翼包括与所述垂直沟槽的底沟壁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弓丝接触部和向舌侧凸起的凸起部,以增加前牙托槽与弓丝的接触面积,提高对前牙的控制精度。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弓丝接触部还设有结扎丝固定部,连续结扎丝绕过所述结扎丝固定部,以进一步提高对所述弓丝的控制精度。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舌侧矫治器还可以包括后牙托槽和槽牙托槽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所述弓丝穿过所述后牙托槽和/或槽牙托槽并通过相应的结扎丝或结扎圈固定在所述后牙托槽和/或槽牙托槽上。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舌侧矫治器,根据患者牙齿舌面形态,绘制个性化底板,与患者的舌面牙齿高度吻合,降低了底板的截面厚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咬合过程中,下牙与前牙托槽为面接触,避免咬合干扰,使得前牙咬合精确稳定,让患者在佩戴过程中更加舒适,同时能够产生压低下前牙的矫治力,有利于深覆合深覆盖的矫治。抗倾斜翼增加了弓丝入槽后冠根向移动受限制的长度,有效弥补了垂直槽沟对前牙轴倾控制不佳的弱点。同时采用垂直槽沟结构固定弓丝,咬合板的设计也与垂直沟槽相吻合,不影响治疗程序和结扎过程。本技术提供的舌侧矫治器不仅保证了美学要求,还兼顾了每位患者不同的咬合情况,增加了舒适度,同时保证了舌侧矫治器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舌侧矫治器的制备安装工艺;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舌侧矫治器的咬合结构图;图3中,A为图2中舌侧矫治器在前牙舌侧的安装左视图;B为图2中舌侧矫治器在前牙舌侧的安装主视图;图4为舌侧矫治器的前牙托槽的结构图;图5为结扎圈固定前牙托槽的结构图;图6为连续结扎丝固定前牙托槽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舌侧矫治器的制备安装工艺如图1所示,步骤1,扫描牙齿内侧结构,获取牙齿STL格式模型。步骤2,使用排牙软件,按正常牙合标准排牙,设定合适的舌侧弓形。步骤3、参照牙位设置托槽体,并参照牙齿舌面形态形成托槽底板,将底板和托槽体融合成一个STL文件导出,得出STL模型。步骤4、使用三维蜡型打印机制作步骤3中输出的STL模型,得到蜡型。步骤5、对步骤4得到的蜡型进行包埋、铸造得到金属材质托槽,并对托槽进行打磨、抛光处理。步骤6、将托槽放置于原始牙模,制作个性化托槽。步骤7、将步骤6制作的托槽粘结于临床患者口内,并使用弓丝将托槽固定在前牙内侧。舌侧矫治器结构如图2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舌侧矫治器包括前牙托槽1、后牙托槽、槽牙托槽和弓丝(图中未示出),弓丝穿过前牙托槽1、后牙托槽和槽牙托槽,并将各牙齿托槽固定在对应的牙齿舌侧。其中,前牙托槽包括与前牙舌侧粘结的底板11,位于底板11上的托槽本体,托槽本体与下牙接触的一侧形成前牙平面导板12,弓丝穿过托槽本体11固定前牙托槽至前牙的舌侧面上。为了防止弓丝自托槽本体上脱逃,本技术提供的舌侧矫治器还可以包括结扎丝或结扎圈,相应的,托槽本体11上还固定连接有一结扎固定件,托槽本体与结扎固定件之间设有结扎沟,结扎丝18或结扎圈17绕过结扎固定件的结扎下翼套设在结扎沟上,以固定弓丝。为了降低本技术提供的舌侧矫治器的安装复杂程度,可以在结扎固定件上设置一开口朝向牙齿冠部的垂直沟槽14,垂直沟槽14将结扎固定件分隔成结扎上翼131和结扎下翼132,结扎上翼131、结扎下翼132与底板11围成一U型结构,弓丝穿过垂直沟槽固定前牙托槽至前牙的舌侧面上。为了防止在上、下牙齿咬合的过程中,弓丝自垂直沟槽14中脱出,将垂直沟槽14的开口设置成朝向牙齿的冠方方向,这样,垂直沟槽14的两侧壁会对弓丝形成一阻挡力,其中所述冠方与牙齿的龈部相对。为了进一步提高咬合过程中的舒适度,结扎上翼131的自由面,即可能与下牙咬合接触的一侧面,可以设置成与前牙平面导板1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增大下牙与前牙托槽1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地,结扎下翼132为四角圆润的板状结构,自由端部朝向底板1的一侧倾斜,以进一步降低异物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为了增加对弓丝的控制精度,还可以在托槽本体上设置有抗倾斜翼,抗倾斜翼包括与垂直沟槽14的底沟壁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弓丝接触部和向舌侧凸起的凸起部16,弓丝穿过前牙托槽的过程中,可以将接触部延伸至弓丝接触部,而凸起部16的设置,可以防止前牙轴倾,以增加前牙托槽与弓丝的接触面积,提高对前牙的控制精度。在其他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弓丝接触部还设有结扎丝固定部,连续结扎丝在固定弓丝时可以绕过结扎丝固定部,以进一步提高对弓丝的控制精度,如图6所示。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舌侧矫治器,能够根据患者牙齿舌侧面的形态,绘制个性化底板,与患者的舌面牙齿高度吻合,降低了底板的截面厚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咬合过程中,下牙与前牙托槽为面接触,避免咬合干扰,使得前牙咬合精确稳定,让患者在佩戴过程中更加舒适,同时能够产生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舌侧矫治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前牙托槽和弓丝;其中,所述前牙托槽包括一与前牙弓粘结的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的托槽本体,所述托槽本体与下牙接触的一侧形成前牙平面导板,所述弓丝穿过所述托槽本体固定所述前牙托槽至前牙舌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舌侧矫治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前牙托槽和弓丝;其中,所述前牙托槽包括一与前牙弓粘结的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的托槽本体,所述托槽本体与下牙接触的一侧形成前牙平面导板,所述弓丝穿过所述托槽本体固定所述前牙托槽至前牙舌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舌侧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侧矫治器还包括结扎丝或结扎圈,所述托槽本体上还固定连接有一结扎丝固定件,所述弓丝穿过所述结扎丝固定件固定所述前牙托槽至前牙舌侧面上,所述托槽本体与所述结扎丝固定件之间设有结扎沟,所述结扎丝或结扎圈绕过所述结扎下翼套设在所述结扎沟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舌侧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扎丝固定件包括由垂直沟槽分隔成的结扎上翼和结扎下翼,所述结扎上翼、结扎下翼与所述底板围成一U型结构,所述弓丝穿过所述垂直沟槽固定所述前牙托槽至前牙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国华赵民谢贞艳叶菁楠邱澈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精功齿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