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翅虫饲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4712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昆虫饲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隐翅虫饲养装置,包括养殖笼、固定架和底座,所述养殖笼、固定架和底座依次活动连接;所述养殖笼为柱体状,内部中空;所述养殖笼侧壁设置有通气孔,通风透气,便于隐翅虫透气晒阳光,所述养殖笼顶端活动设置顶盖,防止隐翅虫从顶部逃跑和便于观察;所述固定架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上设置有穿孔,便于隐翅虫从底座空腔中穿过穿孔进入隔板;所述固定架下端设置有爬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隐翅虫饲养装置,投喂饲料方便,能够模拟自然环境,实现实现隐翅虫的饲养,便于研究和观察。

A Feeding Device for Staphylococcus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insect feeding, in particular to a feeding device for Staphylina, which comprises a cage, a fixing frame and a base, which are connected in turn; the cage is columnar and hollow inside; the side walls of the cage are provided with ventilation holes, which are ventilated and ventilated to facilitate the ventilation and sunshine of Staphylina, and the top movable setting of the cage. The top cover prevents the hidden winged insect from escaping from the top and is convenient for observation; the fixing frame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partition board, and the partition board is provided with perforations to facilitate the hidden winged insect to enter the partition board through perforations from the base cavity;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fix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climbing ladd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eeding device for paederus, which is convenient to feed, can simulat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realize the feeding of paederus, and is convenient for research and obser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翅虫饲养装置
本技术属于昆虫饲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隐翅虫饲养装置。
技术介绍
昆虫学是以昆虫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包括进化、生态学、行为学、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等方面。从事基础研究、揭示昆虫生长发育之规律外,在很多情况下主要是从事有害昆虫的防治研究及有益昆虫的利用研究,已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防止生态平衡严重失衡,酿成灾祸,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比如隐翅虫,白蚁,蟑螂,苍蝇(螺旋蝇),蚊子(疟疾携带)等。在研究昆虫学的过程中,昆虫学家往往需要对昆虫的种类,生长情况等进行研究,因此需要对昆明进行人工饲养以便于可以实时观察起生长过程。对于隐翅虫来说,少数隐翅虫可引起皮肤炎症,要在不伤害隐翅虫以及饲养人员的情况下,进行饲养,目前的饲养装置很难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投喂饲料方便的隐翅虫饲养装置,能够模拟自然环境养殖。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隐翅虫饲养装置,包括养殖笼、固定架和底座,所述养殖笼、固定架和底座依次活动连接;所述养殖笼为柱体状,内部中空;所述养殖笼侧壁设置有通气孔,通风透气,便于隐翅虫透气晒阳光,所述养殖笼顶端活动设置顶盖,防止隐翅虫从顶部逃跑和便于观察;所述固定架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上设置有穿孔,便于隐翅虫从底座空腔中穿过穿孔进入隔板;所述固定架下端设置有爬梯;所述底座内部设置空腔,便于存放隐翅虫的食物,以及方便清洗,防止食物变质污染以及病菌的滋生。进一步,所述养殖笼为圆柱或棱柱。进一步,所述固定架和底座为圆柱或棱柱。进一步,所述养殖笼侧壁通气孔直径小于0.1cm,防止隐翅虫逃跑。进一步,所述穿孔直径大于0.2cm,便于隐翅虫穿过。进一步,所述爬梯表面粗糙且倾斜设置的板条状物,便于隐翅虫攀爬,进入隔板上方。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隐翅虫饲养装置,能够在不伤害饲养员和隐翅虫的情况下投喂饲料和清洗,能够模拟自然环境,实现实现隐翅虫的饲养,便于研究和观察。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隐翅虫饲养装置示意图图2为一种隐翅虫饲养装置的装配图其中,1-养殖笼、101-顶盖、2-固定架、201-隔板、202-穿孔、203爬梯、3-底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的一种隐翅虫饲养装置,包括养殖笼1、固定架2和底座3,所述养殖笼1、固定架2和底座3依次活动连接;所述养殖笼1为柱体状,内部中空;所述养殖笼1侧壁设置有通气孔,所述养殖笼1顶端活动设置顶盖101;所述固定架2内部设置有隔板201,隔板201上设置有穿孔202;所述固定架2下端设置有爬梯203;所述底座3内部设置空腔。进一步,所述养殖笼1为圆柱或棱柱。进一步,所述固定架2和底座3为圆柱或棱柱。进一步,所述养殖笼1侧壁通气孔直径小于0.1cm。进一步,所述穿孔202直径大于0.2cm。进一步,所述爬梯203表面粗糙且倾斜设置的板条状物。工作原理:在底座3的空腔内放置隐翅虫的食物和隐翅虫,依次将养殖笼1、固定架2和底座3以及顶盖101按顺序连接。隐翅虫可以在底部吃食物,通过爬梯203穿过穿孔202在隔板层透气、运动。当需要更换食物时,只需将整个装置倒过来,使得隐翅虫钻入养殖笼1中,将底座3中的食物残渣换掉并进行清洗,然后再重新放上食物将底座3盖上,再将上部装置正放置。这样可以避免与隐翅虫的直接接触,避免被隐翅虫咬伤或者产生过敏反应,也不伤害隐翅虫。也可以在隔板201上方放置食物,以方便进行更换和清洗。更换时只需对养殖笼1进行敲击,是隐翅虫钻入底座3中,将养殖笼1打开,进行更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翅虫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笼(1)、固定架(2)和底座(3),所述养殖笼(1)、固定架(2)和底座(3)依次活动连接;所述养殖笼(1)为柱体状,内部中空;所述养殖笼(1)侧壁设置有通气孔,所述养殖笼(1)顶端活动设置顶盖(101);所述固定架(2)内部设置有隔板(201),隔板(201)上设置有穿孔(202);所述固定架(2)下端设置有爬梯(203);所述底座(3)内部设置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翅虫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笼(1)、固定架(2)和底座(3),所述养殖笼(1)、固定架(2)和底座(3)依次活动连接;所述养殖笼(1)为柱体状,内部中空;所述养殖笼(1)侧壁设置有通气孔,所述养殖笼(1)顶端活动设置顶盖(101);所述固定架(2)内部设置有隔板(201),隔板(201)上设置有穿孔(202);所述固定架(2)下端设置有爬梯(203);所述底座(3)内部设置空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翅虫饲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锋王春梅李华锋王云鹤单庆益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